回覆列表
  • 1 # 畢信奪1

    根本就不可能,宇航員在太空站裡,尚不能隨心所欲的自由活動,更不要說出艙活動了,在設計巧妙的太空服的保護下,人體都能發微妙的結構失銜,在太空活動中,人是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可是我們的太空技術有限,既使現在的太空站,也己經到了報廢的時候,我們用什麼東西捉住小行星哪?難道是騎著火箭,拿著繩子,來把它捉住,牽回地球嗎?這當然是不可能,因此這個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在現階段中,這只是人類的一個夢而己。

  • 2 # 徐德文科學頻道

    很難,要捕獲小行星,首先要控制它,但小行星的飛行速度非常快,而且是在太空裡,要控制談何容易。

    目前人類科技能達到與既定軌道上的空間站對接,轉移人員和裝置物資,但這是在地球或月球軌道附近,航天器都處於穩定飛行狀態。而要去外太空捕獲一顆小行星,相當於用導彈攔截洲際導彈,而且還要完美地把它控制住,俘獲回來研究。不,應該還要更困難,因為洲際導彈的速度最末端可達7公里/秒,但也比小行星低多了,小行星的速度普遍在10到20公里/秒之間,你能想象哪個國家可以把別人的洲際導彈毫髮無損地攔截下來嗎?

    雖然很難,但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日本的隼鳥一號已經從小行星上取樣返回,隼鳥二號也剛到達另一顆小行星,即將開始取樣,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捕捉”吧。

    我們可以選取一個小一點的小行星,比如只有幾十釐米大小的,當然要在茫茫太空中找到這樣的小行星極為困難,但只要精確測定了它的軌道,就可派飛船守株待兔,慢慢靠近它並將它納入囊中,並透過火箭、氣囊或降落傘減速,在地球上著陸。中國已有科學家計劃在2034年捕捉一顆小行星帶回地球了,捕捉小行星並獲取上面的礦產資源很可能成為人類社會未來的大行業。

  • 3 # 洪良

    這是很有可能的!不久前,中國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李明濤研究員團隊就提出了這樣的設想:在未來15-20年內捕獲一顆外太空的小天體,操控其安全穿過稠密大氣層,著陸地球表面無人區!李明濤研究員本人還在我們北京日報科技版撰長文詳細解說了這個設想。

    李明濤團隊設想捕捉小天體的概念圖

    千萬不要以為李明濤研究員的想法是異想天開,他和他和團隊已經為這個設想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努力。

    李明濤研究員表示,他們的設想受到了美國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務(ARM)的啟發。2011年,美國Keck空間研究中心提出了將一顆近地小行星捕獲到月球軌道的任務構想,後來演化為ARM任務。這個任務分為機器人任務和載人任務兩個階段。機器人任務將從一顆小行星上獲取一塊直徑數米的岩石,將岩石帶到月球軌道上。隨後實施載人任務,宇航員將搭乘“獵戶座”飛船登陸月球軌道上的岩石,從而實現載人登陸小行星目標。

    2014財年,奧巴馬政府為ARM任務預算了1.05億美金,主要用於開展目標天體遴選、操控平臺設計以及大功率太陽能電推進等研究。但2017年,ARM任務被終止,部分關鍵技術轉移到“深空門戶”月球軌道站上。雖然計劃夭折,但是這個設想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科學地開展了小天體操控任務論證。

    李明濤研究團隊提出的設想更為大膽,他們的目標是操控與地球“擦肩而過”的近地小天體,給小天體裝上發動機,操控其安全進入地球軌道上空;給小天體穿上防熱減速“外套”,操控其安全著陸無人區,從而實現摘星計劃。一次性可以拖回百噸級小天體。

    他們的計劃已經鎖定了目標小天體——2014 HB177,這是一顆直徑約6.4米的小天體,於2014年4月29日被美國夏威夷巡天望遠鏡發現。該小天體會週期性穿越地球軌道,下次近距離光顧地球發生在2034年,屆時距離地球僅約20萬公里。據估計,該小天體重量約為385噸。

    2014 HB177軌道示意圖

    按著李明濤團隊的設想,採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2029年發射,2034年可以將數百噸重的2014 HB177小天體帶回地球。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設計了小天體操控平臺。操控平臺借鑑了美國ARM任務的口袋式抓捕機構。抵達小天體附近後,操控平臺將旋轉到與小天體同樣的自旋速度,利用口袋式抓捕機構將小天體整體捕獲,然後利用姿控發動機消除小天體的自轉。

    小天體操控平臺概念設計圖

    與美國ARM任務不同,我們的計劃目標是把小天體帶回地球,要經歷大氣層高溫的考驗,因此需要將新型充氣防熱減速機構安裝在捕獲的小天體上,並且確保機構能夠在軌展開。

    充氣防熱機構概念設計圖

    李明濤團隊還在為他們的夢想積極努力中,我們真心希望他們能夢想成真,這是他們的夢,也是華人的航天強國夢。

  • 4 # 霹靂火觀察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對於近地軌道上的小天體基本已經探明,並進行了跟蹤和編號,那麼有沒有可能將小天體透過火箭帶回地球呢?就目前來說,答案是否定的,當小天體一旦進入地球引力軌道,以人類如今的火箭推進技術,僅僅只能微調小天體的方向,抵抗天體間的引力,人類的發動機技術還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由於引力關係,小天體飛行速度非常快, 與大氣層產生摩擦後迅速燒燬或是撞向地表,進行拖回技術難度大,還言之尚早。

    最初提出這些想法的是美國國家航天局,只要技術成熟,將多枚推進火箭降落規定在小天體表面,透過不同力方向上的引導,使得小天體以人類可控的速度飛往地球,透過大功率的發動機來抵抗地球對於小天體的加速引力,使得小天體的加速度不至於與大氣層產生過大的摩擦,最終以“降落”的方式將小天體拖回地球,從理論上來說,這套方案是可以實施的,但是存在諸多的問題,首先,作為小天體,即便是不大的地球,對周邊物質所產生的引力也是龐大的,將一艘上百噸的宇宙飛船發射進入太空就要動用功率最大的發動機,更何況是阻止質量上萬噸、數十萬噸的小天體小天體呢?

    而一但速度過快,小天體就會與大氣層進行摩擦,所有輔助推進裝置都會在高溫中被毀,那麼所有努力都將浪費,小天體會以極高的速度撞向地球,引發災難,因此,這些推進裝置不僅要改變小天體軌道,還要對抗地球的引力,將小天體的墜地速度低到不會與大氣層產生熱能摩擦,就如今的科技來說,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水平,需要實現這樣大膽的設想,非得再過上上百年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橋樑的樁是怎麼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