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宣姑娘
-
2 # 漢字說文之澄衷蒙
考研數學就是對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的測試。
這三門都是以後從事更高,更深研究的基礎,故而要重視。
微積分,各種導數,偏導數的計算是以後機器學習,求最優的基礎。
線性代數是以後矩陣分析的基礎,矩陣又是以後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特徵向量選取,歸一化的基礎。
機率論是隨機過程的基礎,他們都是非監督學習,監督學習的基礎。
所以這三門學不好,考研一是看不上,二是即便微弱優勢上線,以後也會很痛苦。
怎麼學好呢?基礎教材加自學。把不會的,犯迷糊的弄明白就行。
-
3 # 牡丹江中公考研
第一階段:基礎階段(3~5月)在我的數學複習中,打基礎佔了一半左右的時間。這可能和大多數人一上來就用複習全書有很大的差別。從3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這段時間主要是看課本,做課本上的習題,每天基本保持三到四個小時的學數學時間。高數與線代用的都是同濟大學的教材,機率用的是浙大的教材,順便看了看原來大一大二時上課用的教材上面曾經做的筆記和上課時候的聯絡冊裡勾畫的難題。在這一過程中課本看得很細,同時做了詳細的筆記,記的大多是一些定理,概念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這一過程現在看來很笨,但事實上越到考研的後一階段它的效用就越發明顯,而且不論考題如何變動,掌握了基礎的東西,隨機應變的主動權始終在你手中。關於線代,我看完課本後,還買了李永樂的現代輔導講義,仔細的研究了一遍,因為看課本的時候感覺沒個章節很混亂,而所有考過的學姐學長都說線代是最容易拿分的,在考試中堅決不能丟分,所以我線上代上還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再看課本的同時我還買了李永樂的《基礎660題》,每看完一個部分就做相應的習題;由於660上面的題對剛開始的人來說還是比較難的,當時我的正確率也很低,有時候有種很挫敗的感覺,尤其是那些題目只有看了答案才能找到技巧,自己獨立做的話幾乎找不到思路,而且計算量很大,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事實也證明,堅持是最好的方法。應該說我的複習進度還是比較快的,原因大概也是因為我每天用在數學上的時間一直都保持在三小時之上。第二階段:強化階段(6~9月)從六月份開始我開始做複習全書,整理題型和例題,每天學習時間大概是四個小時以上,有的時候我會學習六個小時的數學。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將基礎階段的概念定理等基礎知識轉變成做題的思路和工具。我覺得我之所以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一個原因是我善於總結筆記,這點是我從高中開始就引以為傲的。一般我都是先看一遍書,然後把重點和問題圈出來,再整理,對於不會做的題在整理前再自己做一遍理清思路和技巧,然後記到筆記本上。我的筆記是按章節分的,每章都有知識框架、內容要點、題型分類三個方面內容,這裡面的知識框架在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很難概括出來的,如果放在這一階段後期做會更好,內容要點主要用自己的語言把定理概念寫出來;由於這一階段已經做了不少的習題,因此更注重一些題型分類,把一類題歸結在一起找出難點,舉一反三,才能有所有提高。我總結筆記的時候在每頁紙的靠邊一側留下了一條空白,這樣便於之後再有的新的理解可以補充在旁邊。除了自己學習外,我還報了輔導班,每天聽完課之後,我都會回去總結當天的筆記,相當於複習一遍。第三階段:提高階段(10~11月)十月份就要開始做試題,每天一套,並且是給自己定時做。前面按套題做完後,可以把後面按章節的再做一遍。試題做完了接著就是各種模擬題,包括400題、超越135分,合肥工大五套卷和衝刺班葉老師給的資料,裡面有解讀大綱、考前點題和全真模擬三部分。每一套模擬我都做了兩遍,有的第一遍做的很不好,但是認真總結後再做第二遍你會發現有了更多的理解,疑團就順利打開了。當然我不建議大家做這麼多模擬題,尤其是時間不夠的同學,這個階段可能更多的時間要放在政治和專業課上。數學模擬其實用葉盛標老師的就很好,400題太偏太難,我認為那不代表考研數學的主流,是非主流的。合肥工大五套卷其實也還可以,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葉老師的模擬代表了考研數學的主流方向。其實不僅是數學,政治也是一樣,有些偏的怪的難的有爭議的知識點是不會出現在考研試卷中的,考研數學注重的還是基礎知識的應用,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放棄一些你認為的偏難題,把握住主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了。葉老師的模擬和解讀大綱我都仔細的做了,雖然做的時候感覺不難,但我們從歷年試題中也發現了,數學難度每年都保持在0.5左右,一般不會有太難或者太簡單的情況。第四階段:衝刺階段(12月~考前)這一階段主要是回顧以前的筆記,也可以把課本拿出來翻翻,其實你會發現課本上的例題是很經典的,弄懂了例題就可以解決一類問題。所以哪個問題不清楚明確的時候可以翻開課本看看,基本的知識弄懂了,根基牢了,什麼問題都好解決。除了回顧知識,還需要做的就是背誦常用公式,以免自己在考場上臨時記不起來,那樣會很虧的,因為你想你的知識結構和做題思路都很好了,可是就是因為幾個小公式,導致最後數學差了,這樣多不值得。
-
4 # 考研童鞋圈
數學在考研考試中同樣佔據著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管理類聯考的綜合科目中,可以說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儘管只有25道小題,但是它卻決定這大家不能否在標準時間內完成答題。
在備考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總結知識點,避免出現知識漏洞。基本上在每年9月份之前,考研考試大綱就會更新出來,大家一定要根據考試大綱的內容,完善自己的複習內容,包括課本知識的重難點,考試所涉到的其它相關知識點等等,比如高數中的不定式的極限,大家不僅要掌握不定式極限的各種方法,對函式的連續性探討也是需要把握的重點內容。
二、學會分析總結真題規律。其實每年的數學考試內容與前幾年都有很大的重複率,儘管題目不同但是題型基本類似,往往只改變考題的數字或者換另一種說法,但是解題思路基本是沒有變化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對真題的練習,同時還要學會總結和分析。
教材書上的重難點也是考研試卷上的常考知識點,對於一些典型性、靈活性和綜合性的題,大家一定要注重對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的培養,不要在答題步驟上失分。
三、做題不翻書,一遍不夠刷兩遍。數學是一個神奇的科目,想要學好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還得有能舉一反三的能力,不然很難考到高分。其實很多同學就是基礎掌握不牢固,數學公式記不住或者理解不到位,每次寫題都要翻書再看一遍才能寫出來,但是考場不能翻書,所以平時練習時也需要注意這點,一定要先把公式記牢才行。
另外就是數學真題刷一遍肯定是不夠的,多刷幾遍總結規律,掌握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行。
四、不要急功近利,提高是一個過程。很多同學在複習數學的時候,總是報班聽名師講答題技巧,但是大家一定不要迷戀過於技巧,根據眾多考研過來人的經驗,答題技巧聽時一時爽,自己做題時也能運用到,但是到考場答題完全看不到兩者有什麼關係,找不到技巧。
提高數學成績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要認真對待,踏實做好自己該做的,在不斷地複習中提高自己,1000題、1800題刷完之後,總會看到一些進步的。
考研數學能考到140分的考生也是有的,關鍵還是要靠大家的努力,相信大家也都能考到130+,考研加油!
回覆列表
樓主一定要記住我說的下面三點。
第一:不論是聽別人講數學題還是看書上的例題,千萬不能光聽懂看懂,一定要親自動手把這個題給算一遍,一定要完完全全的獨立算出來。
第二:千萬不要只沉迷於看影片講解,要學會總結自己看過的知識點,要把這些知識點及時的消化掉。
第三:對待全書,對待真題,對待一道題一個知識點,這道題你會不會,掌握還是沒掌握,懂還是不懂。只有你自己知道,千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不要單純的追求遍數,不要為了比較而趕進度,一定要認認真真的踏踏實實的去複習。
如果樓主脫離了這三點,那麼我的回答也變得毫無意義。考研數學想考高分一定要及時的把知識點消化和吸收。千萬不要以為你看了影片聽課了就是你的了,你花一個小時看影片,那麼你就需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是三個小時去消化它,怎麼消化?練習做題,多做多練,自己給自己提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不懂得記下來問老師,去影片裡面找答案。
時常回顧筆記,把做過的筆記都拿出來,把裡面的知識點再看一遍,看看自己能不能達到老師說的知識點融會貫通。
對於剛開始複習的同學,尤其是基礎差的,希望你可以抓住機會,及早複習,尤其是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