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56005395580
-
2 # 速速影片
一個本很有作為的明君,卻看上了自己的兒媳婦,並佔為己有。從此帝王沉迷於女人香,不僅荒廢了朝政,還引起了安史之亂。雖沒有斷送一個朝代,但直接導致了唐朝的衰落。所以人們都咒罵楊玉環,是第二個蘇妲姬,禍國殃民,從此“紅顏禍水”也成了帝王逃避責任的最好藉口。但當我真正面對《長生殿》時,被震驚了,也讓我有了很深的思考。不管我的觀念是否成熟,我還是壓抑不住要傾訴的慾望。“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誠不散,終成連理。萬里何愁南共北,兩心那論生和死。笑人問兒女悵緣怪,無情耳。感金石,迴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幸.總由情至.先聖不曾側鄭衛,吾濟取義翻宮傲。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情”確實是《長生殿》與眾不同的地方,白居易和白樸筆下的李楊愛情故事帶有濃厚的理想色彩,並以同情的態度讚頌了他們的愛情悲劇,但洪昇卻以歌頌生死不渝的愛情作為基本主題。這就使人看過更多的從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待楊貴妃,看待揚李之間的感情,看待安史之亂。楊、李之間的愛情是真摯的。尤其是楊玉環.可謂達到痴情的地步。作者“歌頌了他們美麗而崇高的靈魂,歌頌了他們愛情的勝利”。從對李、楊各自態度的描寫上看,這種愛情理想便是“真摯專一”,“富於犧牲精神”,“不太重視生活享受、物質慾望”,“至死不渝,超越生死”。但與此同時,作者一方面又透過總結愛情悲劇而勸戒統治者,昭明窮奢極欲必禍敗隨之,反對縱慾主義傾向;另一方面又透過總結愛情悲劇而表現興亡之嘆,寄寓了深層的愛國情感。愛情是沒有對錯的,但愛情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起的,平頭百姓什麼都沒有卻可以擁有愛情,帝王什麼都有卻不能選擇愛情。江山、美人歷來是每個帝王所讓人羨慕的,他們應該是最幸福的,但擁有美人不代表擁有愛情,當帝王真正遇到自己所心儀的摯愛時,往往又不得不捨美人,要江山,試問有多少帝王是可以“愛江山,更愛美人”呢?唐明皇就是這樣的尷尬的帝王,曾經締造的輝煌功績在與楊貴妃的纏綿愛情中灰飛湮滅,但最終為了江山和自己,捨棄了愛情。唐明皇是風流天子形象,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本就是宮廷式的帝王和妃子的愛情。而這種宮廷式愛情具有明顯的侷限性、殘酷性、剝削性、脆弱性和政治性。這充分表現在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寵愛、楊貴妃對唐明皇的痴情及他們愛情的最後結局上。但儘管如此,作者對李、楊愛情的描寫在讚揚和批判中依然重在歌頃。並且頌揚愛情的主題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從全劇著眼,李楊的愛情生活和愛的心緒心靈佔據了重頭,全劇共五十出,寫情的筆墨達三十出,尤其是下半部,刻意繪寫李隆基對楊玉環的追憶、思念和尋覓,寫出他的“但教心似金鈾堅,天上人間會相見”的過程。在《長生殿》裡,李、楊的愛情是純潔的,是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因而讓人看了“獨愴然而淚下”。首先在“定情”“春睡”兩出,李楊二人還談不上有什麼愛情,李隆基此時對楊玉環只是欣賞她的姿色美麗,所謂“庭花不及嬌模樣”、“愛他,紅玉一團,壓著鴛帳側臥”之類的詞句都是對她體態的讚賞,對她姿色的留連。楊玉環對李隆推也停留於對聖恩浩蕩的感激而已。從“獻發”到“絮閣”是他們愛情的自覺意識和發展階段。第三者的介入,使李楊二人產生矛盾,楊玉環被遺回家,分離後,他們卻共同識到,誰也離不開誰了,一個剪斷青絲寄上真情,一個是躁怒異常心緒不獷愛情終於超越了體態姿色的豔羨階段。在此基礎上,楊玉環更加要求李隆基對她愛份專一,不允許介質的摻入,於是便有了“絮閣”一場鬧騰,李隆基也因此對楊玉環更加一往悄深。與此同時,“制譜”“偷曲”“舞盤”等出又寫出他們才藝卜的棍互瞭解知甲萬愉佩,賦予了他們天情更具體的內涵。貫穿《長生殿》全劇50出的這種愛情達到最高峰的場面之一,也就是在作為標題採用的長生殿,唐玄宗和楊貴妃於七夕之夜向牛朗織女雙星發誓要永遠相愛的第22出《密誓》。—當時是天寶十載,七月七日夜晚,在驪山華清宮的長生殿.楊貴妃正流著眼淚向夭孫乞巧。當突然出現在那裡的唐玄宗間她流淚的原因時,楊貴妃答道:“妾想牛郎織女.雖則一年一見,卻是地久夭長。只恐陛下與妾的恩情,不能夠似他長遠。”因此.受了感動的唐玄宗就發出了山盟海誓,說:“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夭長地久有時盡,此誓綿綿無絕期” 愛情之花終於完全綻放。這兩個人發誓的情景,被天上的牛郎織女雙星看到了,雙星見唐玄宗如此神情,就打算讓他做人間情場的管領。不過,此時唐玄宗和楊貴妃生離死別的劫難(楊貴妃馬巍之死)將近,假如經過這場考驗而唐玄宗仍能誠篤如初,那麼那時候兩個人完美團圓,已成為愛情的邏輯必然。《埋玉》一出是既《密誓》一出後,又一個高潮。這齣戲是表現經“七夕盟誓”之後締成了“精誠不散,終成連理”的情緣的李隆基與楊玉環面臨生離死別的一場考驗。以前的很多作者都把這寫成了唐明皇為自己的生而捨棄楊貴妃,楊貴妃怕死而求生。但在《長生殿》裡,洪異筆下的李隆基、楊玉環在“馬巍事變”中的表現則大不相同。先是救駕的禁軍將專權召亂的楊國忠殺了,後又提出“不殺貴妃,誓不救駕”這一要求,這時李隆基面對陳玄禮為楊玉環作了辯護,並向陳玄禮傳旨要他對“懲狂言沒些高下”的啟駕禁軍進行管束。可是陳玄禮面對譁變的六軍也只能自嘆無力進行彈壓。在這一危急的情況下,楊玉環主動請求李隆基割愛:也,“算將來無計解軍譁,殘生願甘罷,殘生願甘罷! ”“是前生事已定,薄命應折罰。望吾皇急切拋奴罷,只一句傷心話……”。而這時候的李隆基則表示“決不肯拋舍”楊玉環,甚至下決心“拼代你隕黃沙”:“妃子說那裡話!你若捐生, 膚雖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則 甚!寧可國破家亡,決不肯舍你也 ”“若是再禁加,拼代你隕黃沙。” 面對李隆基“一繼裝聾啞”、“拼代你隕黃沙”的錯誤想法,楊玉環再一次主動要求:“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李隆基在楊玉環一再主動提出“望賜自盡”的情況下,不得不將楊玉環割恩正法,成全她的心願,但一句“百年離別在須臾,一代紅顏為君盡”,“當年貌比桃花、桃花,今年命比梨花、梨花”的悲痛感嘆中,我們看到不僅是唐明皇的心碎了,所有能懂“情為和物”的人,心都一起痛了。唐明皇在失去愛人之後,真摯的不可抑制的愛情愈益強烈地從他的內心流瀉出來。《聞鈴》、《哭像》、《雨夢》等出,淋漓盡致地寫出了明皇對貴妃的思念。而楊玉環死後,她的鬼魂在冷釋荒垣中,在蒼煙寒月裡飄蕩,“一想一涕零”地追憶生前和明皇的歡情密意,忍受著不能再回到明皇身邊的懲罰,她認識到自己的“立逼投緝”是自己造成的。於是她向天哀悼,懺悔自己的重重罪惡,認識到“兄弟姐妹,挾勢弄權,罪惡滔天,總皆由我”但儘管她什麼都悔,卻獨獨不悔對唐明皇的一片痴情,並說:“天呵,只是奴家您般孽重,敢仍望做蓬萊座的仙班,只願還楊玉環舊日的匹聘!”(《情悔》)《補恨》一出表示“倘得情絲再續情願滴下仙班。”仙界不由感嘆她“是兒好痴情也”(〈神訴〉)。於是替她考驗李隆基是否值承受她的一片痴情在玄宗以他的“精誠相思和極度痛悔證明自己並非‘薄悻男兒輩’時仙界才因他們‘兩下真情,合是一對’而使之‘永得成雙”,李楊歷盡劫難,愛的力量使他們經受住了生和死的考驗,終於“笑騎雙飛鳳,瀟灑到天宮”(重圓))。我想說的是:人們讚美愛情,並不因為其給人們了什麼社會功利,而是感動於那種超凡脫俗的美感。比如人們之所以歌頌弄玉和蕭史、韓憑夫婦、梁祝等人,並不因為他們給別人帶來了多大的社會功利,而是因為他們纏綿徘側、頑豔悽麗的摯愛深情給人們的感情世界以人性的熨貼;而受蜀人歌頌的李冰父子,通西域的張賽,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者蔡倫、畢昇等人,卻也並不見他們在愛情婚姻上有什麼特別動人之處。因此,愛情評價和社會功利評價是兩回事。所以,不能因為唐玄宗寵幸楊貴妃及楊姓外戚和以他們為代表的上層的奢靡、醜陋的生活,就否定他們之間的真情。更何況,並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有真情存在而造成對社會的危害,恰恰相反,悲劇的根源是特殊身份而使他們的愛情中必然地摻進了許多雜質,以至成為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催化劑。也就是說,帝妃的身份斷送了他們的塵緣。洪昇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長生殿〉裡使得這一對有情人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後,最終在仙界實現了他們的誓言“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結為永世夫妻。
回覆列表
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被詔進宮,天寶四年正式冊封為貴妃,從此開始了與玄宗食則同席、寢則同榻的專寵生活。在楊貴妃與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間(開元二十八年至天寶十四年),玄宗雖偶有拈花惹草,但對楊貴妃一直是比較專一的,可以說將其全部的感情、愛心都寄託在楊貴妃身上。如果僅從其美貌並不能說明問題,楊貴妃雖姿色出眾,但後宮中的絕色佳人並非沒有,何況玄宗已年過花甲,情慾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對楊貴妃如此醉心,應該說,主要的原因是兩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據史書記載,楊貴妃曾兩次被遣回孃家。第一次是天寶5年,即楊貴妃被冊封的第二年,貴妃因嫉妒觸怒了玄宗,被遣回孃家。貴妃被趕出宮後,玄宗忽然感到人去樓空,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孤獨感和空虛感。玄宗茶飯不思,還動不動就對左右侍從亂髮脾氣。隨即就令人將御膳送去,當夜將貴妃接回宮中,從此對貴妃更加恩愛。玄宗與貴妃雖是帝王與妃子的關係,但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可以發現,他們象一對和睦相愛的夫婦,更象熱戀中的少男少女。擴充套件資料:下落成謎死於馬嵬坡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譁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後人傳說貴妃沒死,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