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ripo7991

    在公元前的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大約2500年前,孫丘最早談到了人性。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斷言人性本善的是戰國中期的孟軻。他是孔子孫子的學生,對孔子極端敬重,曾明確表態:“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他把仁義禮智這些所謂的善,當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個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為堯舜”,關鍵在你是否能“盡心”、“知性”,挖掘、培養這些善的萌芽。至於什麼是人性,孟子沒定義;為什麼人性本善,孟子沒作出嚴謹的論述。他對自己的主張,儘管滿腔熱情地到處宣揚、口誅筆伐地到處遊說,總讓人覺得有點強詞奪理的味道。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華人,比孟子小70多歲。孟子死時,荀子才10多歲。荀子是戰國時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先秦儒學的發展上有其承先啟後的地位。在人性問題上,孟子主張本善,荀子主張本惡。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張透過教化,扶植和培養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發揚光大;荀子主張透過教化,限制惡的趨勢,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不過,正是有人性,才會有善惡,這是毫無疑問的。人性是向善還是向惡,就好比水是向上還是向下,前者難而後者易。所以,對待人性就好比對待水,宜疏不宜堵,宜順其自然而不宜違抗扭曲。水性因重力而善下,可以渠疏,可以壩堵,疏堵得法,則水利無窮;人性因自私而易為惡,可以道德疏導,可以法律限制,疏限得當,則其創造力無限。所以,相信“人性本惡”,不過透過自省以及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本性,就像人都想過好日子,但大多數人不會去偷去搶,因為有道德和法律約束。

  • 2 # 使用者5010666567480

    人性無善無惡!

    “美之為美,斯不美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老子很早就論述美醜善惡之間的辨正關係。美麗的事物之所以能被稱之為美麗或讓我們認為美麗是因為有不美的東西存在,或者說,沒有不美的東西我們就沒法知道美是什麼。所以美是來源於不美的。同樣善是來源於惡的。這麼說你可能不太能夠理解,甚至會覺得這有點抬槓。但現實確實如此,善惡美醜都只是個相對的概念,我們所有人都長成絕對的美人,那世界就變得蒼白無聊。當然我們同樣沒法做到樹立一個善得標準,讓所有人都成為這個絕對的善人,首先,你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其次,即使你作到了,那就無所謂善了。那我們確實也就沒得最求了。

    所以,你即沒有個標準不變得座標,也沒有一個靜止不懂得絕對世界,你怎麼說人類是善還是惡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首歌曲中間叫煮一壺老酒慢慢細嘗歌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