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正常人類被研究員

    我看好多答案都是覺得結局不會變,其實要是真換成庫爾斯克戰役的德軍和指揮的話。諾曼底登陸一定會失敗的。但德國戰敗的結局不會改變,最多是晚半年。從雙方的兵力對比就可以看出,庫爾斯克中的德軍有南面集團軍群的兩個軍(第四裝甲集團軍和肯夫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的第九集團軍。而由於登陸作戰本身限制性的原因(船隻運兵的限制,士兵灘頭作戰的限制 注:著名的一天之內一挺mg42在奧哈馬海灘造成美軍四千多傷亡案例)。

    盟軍方面百萬大軍在第一天登陸的總人數在十八萬左右。這些人在海灘上坦率地說還不夠強大的擁有大量坦克飛機(庫爾斯克會戰是史上最大的坦克會戰)的德軍生力軍塞牙縫的。所以若是庫爾斯克戰役的德軍來守諾曼底,美軍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登陸的。

    有趣的是當時防守諾曼底的德軍部隊實力較弱,但艾森豪威爾仍然覺得盟軍不一定會成功。他當時準備了兩份霸王行動實施後的演講稿,一份為成功的,一份為失敗的。因為當時普遍認為若是德軍裝甲部隊在盟軍登陸後直取諾曼底那盟軍是毫無勝算的。而六月六日那天德軍裝甲部隊卻幾乎動都沒動。

  • 2 # 夜晚的暴雨

    1943年,和44年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如果盟軍提前一年登陸,在43年德國還是很強大的,工業設施沒有遭受太大轟炸損毀,經驗豐富計程車兵也多,所以盟軍也是看準時機才選擇44年諾曼底登陸的!

  • 3 # 我只能為你點贊

    諾曼底登陸的五個灘頭中有三個灘頭的防守力量都十分薄弱,在此登入的盟軍損失非常的小,而在奧馬哈和猶他灘一線,德軍雖然防守嚴密,但有的陣地竟然打光了彈藥,可見當時德國的後勤補給已經嚴重不足。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換誰這場戰役也難贏下來。

  • 4 # 戰略論

    換成庫爾斯克會戰的德軍部隊也夠嗆,兵力還是不足以守住如此漫長的海岸線,如果是在原有德軍的基礎上加上這100萬的精銳德軍的話,那就完全可以改變戰局了。

    德國的大西洋壁壘遠遠沒有完善,只是在一些德國認為盟軍極有可能登陸的地區做了重點防禦(加萊地區),相對於其他地區,無論是防禦工事還是防禦部隊的訓練程度都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尤其是部隊的戰鬥力很低,缺乏重要的重武器和運輸車輛,很難保證能在盟軍的猛烈進攻下堅守住陣地。

    所以即使換成那100萬精銳軍隊還是改變不了西線兵力不足的基本狀況,還是隻能實行重點防禦的方法,很有可能諾曼底地區的兵力依舊會不足。

    最好辦法就是在已有的防禦部隊基礎上在增加庫爾斯克戰役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關鍵地域用精銳部隊充實,尤其是諾曼底地區等防禦薄弱的地段。此外可以留置出足夠的裝甲部隊擔任預備隊,有了充足的預備隊,就可以不用把裝甲師放置於大後方(由於德軍預備隊的不足,裝甲師都放置大後方以便向任何防線支援,導致增援速度太慢),而是距離海岸線較近的地方便於快去支援。

    關於裝甲師在開進途中在盟軍絕對的空襲力度面前能否有效的作戰問題很多人持懷疑態度。可是隻有裝甲部隊可以做到向防線的快速移動,並且具有強大的炮火力量,讓步兵師更加不可能做到快速支援。在盟軍空襲下不可否認會遭到慘重的損失,可是也必須這麼做,只有在盟軍登陸未穩的情況下,一舉將其趕下大海,才可能取得勝利,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所以即使是再大的冒險,德軍的裝甲部隊也要堅決的全部投入對盟軍的反擊中。

    所以德軍在西線的失敗,最關鍵的原因便是沒有強大的空軍,致使陸軍無法展開有效的作戰行動,後勤補給也運轉困難!即使換成東線的精銳陸軍也難以絕對改變戰局,假使德軍能保證有限的制空權,保證德軍後方的運輸的暢通,德國陸軍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

    舉一個例子,德軍西線最為強大的裝甲訓練師,成員大部分為裝甲兵學院的骨幹,還有大量的豹式、虎式坦克,可是在開進到諾曼底前線的過程中,便損失掉了近三分之一的重灌備,並且部隊根本無法做有效的編組,根本無法進行作戰,最後不得不轉入防禦。可見盟軍的空襲力量之強。即使是最為精銳的德軍裝甲部隊也難以發揮出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姚明在現如今小球時代還能站穩腳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