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繡中華一捧土

    如果美國執意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那麼俄羅斯絕對不會不採取反制措施。如果反制措施到位,那麼俄羅斯導彈一定會瞄準部署在歐洲的中導基地,歐洲顯然就是美俄爭奪的戰場。一旦戰爭爆發,不要說美俄是不是不毛之地,反正歐洲是第一波就成為毀壞的物件!

    如果都沒有進入互相毀滅的模式,那麼俄歐互相抵消就成為家常便飯。俄歐進入惡性迴圈的模式,美國也就失去了俄羅斯和歐洲的發現挑戰,美元霸權就會成為永遠。

  • 2 # 老闆凳008

    你提出的問題,是歐洲各國與俄羅斯之間地沿戰略有關連之事,老美退導,應該是虛恍一槍,試歐受俄威脅,觀歐什麼走勢,這是特朗普利用軍事戰略退態,實玩金觸戰略睹注討價。如識穿妄圖。歐洲必然會產生新的異嚮應對他們的盟主。這一切對中國來講,不理不採是上策,管它春夏與秋冬。走自路,幹自己事。

  • 3 # 茅茅35

    《中導條約》簽訂於1987年。當時處於東方.西方二大陣營直接面對面對壘的冷戰時期。雙方劍抜弩張.形勢比較緊張.並且在經濟領域的交往非常有限。至今已經三十二年過去了。世界格局與歐洲的格局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蘇聯的解體.華約的解散.社會主義陣營的不復存在.北約的東擴.歐盟的成立.歐元的產生.以及世界經濟版圖的東移和中國的崛起等等。從蘇美二亇超級大國爭霸變為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蘇聯的繼承者除軍事力量以外已經淪為二.三流的國家。另外我們中國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現在美俄二國都宣佈要退出《中導條約》.退約程式需要有六亇月的時間,也就是說有六亇月的緩衝時間。現在來分析美國與俄羅斯在退出《中導條約》事件過程中所作所為的演變過程以及對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和我們中國的影響。

    一.歐洲政治版圖的變化

    在《中導條約》簽訂時歐洲幾乎一分為二.涇渭分明。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原來對壘的東歐.西歐除俄羅斯以外幾乎成了一條戰線的戰友。還有一亇奇特的現象就東歐國家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反俄的欣向比老歐洲國家還要強烈。這樣一來老歐洲與俄羅斯之間有了一塊隔離帶.避兔了老歐洲國家自己直接部署中導的必要性。部署中導的事就由原東歐國家來承擔.這些國家與俄羅斯歷史上的恩恩怨怨矛盾很深.而且還非常願意部署.不知什麼原因.這些國家好象不怎麼怕俄羅斯。可能是背後有亇北約的原故。

    二.經濟聯絡的緊密度的變化

    在《中導條約》簽訂時.北約國家與華約國家基本不做生意.華約國家有互經會.北約國家有關貿總協定。只要看看現在俄羅斯的鐵路軌道的寬度就曉得當時俄羅斯與西歐的經濟聯絡狀況了。

    現在不一樣了.在烏東事件與克里米亞公投入俄事件前俄歐貿易佔俄羅斯對外總額75%以上.現在還有50%以上.可以這樣講.對歐盟的貿易是俄羅斯經濟的生命線.當然俄羅斯的能源對老歐洲國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俄羅斯與歐盟國家尤其是老歐洲的大陸國家共同點大於分岐.只要雙方不誤判.保持高層聯絡管道暢通。應該不會發生不可収拾的事件.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會爆發俄歐戰爭.連武裝衝突都不會.目前還看不出俄歐有什麼根本利害衝突。

    . 三.歐美經濟實力與利益格局的變化

    二戰以後.歐洲百廢待興.仰杖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經濟得以迅速恢復與發展.特別是本世紀以來,歐盟的成立.歐元的創立.對美國.對美元造成了一定的挑戰.。歐美的利益不象以前那麼的一致了.有時的利益分岐還是很嚴重的.如現在歐美的貿易磨擦.防衛費分擔等等。但是歐美同屬一亇陣營.歐美的分吱也不應該過度解讀。可是歐美利益衝突與分岐是客觀存在的.不和以前一樣鐵板一塊了。

    四.中國的崛起

    ..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世界最大的事件就是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崛起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政治版圖與經濟版圖。其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由於中國的發展模式異於西方模式.加上中國有一些經濟學家不適當的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超過美國了.還是一點三二倍.烏呼。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受的刺激肯定是很大的。

    由於《中導條約》中國不是簽約方.對中國沒有約束力.現在中國雖然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軍事裝備還比較落後.歷史欠帳不少.也就是最近十幾年才有了一些不小的進步。

    ...美國這一次退出《中導條約》的舉動與我們中國的崛起不無關係.也與我們中國的軍事裝備和俄美二國比還有很大差距不無關係。

    . 總之美俄二國退出《中導條約》對歐洲有影響.影響不大.。有影響的防衛費可能要歐洲自已多承擔一些。對中國來說要想出亇積極應對的辦法.

    我們中國沒有敵人.現在也沒有人能夠成為我們中國的敵人。

  • 4 # 和為貴族

    這就對了,因為《中導條約》保護了歐洲,像一把巨傘,給歐洲遮風擋雨,而久而久之,歐洲卻不領情,不知感恩,卻經常譏諷和加損於恩主,廢掉這個條約後,歐洲每年的防務開支會增加數倍甚至數十倍。嚐嚐這個滋味吧。

  • 5 # 閒看秋風999

    閒看秋風已經對《中導條約》有關問題回答過N 次了,從各種角度做過分析和解讀。其實,美國的真正目的不是歐洲,而是另有所指。

    本來《中導條約》僅僅是美國和蘇聯(俄羅斯)兩家之間的博弈,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有能力研製發展中程導彈的玩家多了去了。美國擔心自己的航空母艦受到中程導彈的威脅,這才提出退出原來的《中導條約》,再來一個多邊協議,限制所有國家的中程導彈。

    美國是這樣的國家,是一個將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別人不安全之上的國家。都沒有中程導彈,美國的航空母艦打擊群可以橫行霸道,在世界所有水域遊弋。

    伊朗就偏偏不畏懼美國的威脅,就在幾天前,伊朗公開了自己的一款射程為一千兩百多公里的導彈(陸基),目標就是直指美國在波斯灣的航空母艦和阿聯酋卡達的美國軍事基地。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川普立刻呼籲俄羅斯談判新的《中導條約》2.0。俄羅斯心領神會,要美國將所有有關國家參加談判簽約。

    希拉里不是說川普退出條約是給普京“送大禮”嗎?其實,美國還沒有退約的時候,俄羅斯就在“飛地”加里寧格勒部署了四套伊斯坎德爾(中程導彈)。

    而美國也早就在歐洲相關國家部署了導彈防禦系統比如“薩德”。美國和俄羅斯的競爭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中程導彈,還有太空,還有北冰洋等等。

    拿《中導條約》說事兒,不過是限制其它所有國家發展自己的國土防禦的藉口而已。

  • 6 # 柳暗花明9093

    德媒有故意放大,激發矛盾的引導者,按德媒說法,實際不是打仗,是拿生命毀掉地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會發生的。

  • 7 # 幸福地帶2

    德國和美國鬥爭了兩百年多年,對於美國的所作所為早就心知肚明,這點小把戲又怎麼能夠瞞得著呢?

    《中導條約》原來就是為歐洲國家的安全設計的,希望在美國和蘇聯的軍事競賽中為確實保障歐洲國家的安全。

    現在美國私自撕毀《中導條約》,實際上就是把整個歐洲國家都給出賣了。美國和俄羅斯雙方都退出了《中導條約》,就是將整個歐洲國家的利益推向了危險的境地。

    德國新聞媒體就美國單方面撕毀了《中導條約》進行了認真豈正確的分析,對於美國的自私自利表現出來的憤怒可見強烈。未來的世界將會被美國拖入到更加危險的境地,這也是全球性危險,而不是僅僅歐洲國家,而是整個世界。

  • 8 # 新文化街男孩

    現在總感覺只有德華人的心裡"裝著整個歐洲,它不僅是歐盟的大奶牛,對歐盟成員國的貢獻最大,而且也是歐盟的老祖母,替大家操不完的心,更像是隻老母雞,保護著全家不被外來勢力欺負著。

    原來歐盟有三駕馬車,其中英國因為自私和自負,要退出歐盟,卻因為內部意見不同意,自身實力又不夠,現在受盡硬脫歐的煎熬,給妄想脫歐者敲響警鐘。

    另一駕馬車法國,雖然自身經濟發展無力,內部矛盾多多,卻依然胸懷全世界,追隨著美國到處煽風點火。現在即將被黃背心運動拖垮,即將展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實一面。

    現在只剩德國老驥伏櫪,處處維護歐盟的利益。一邊應付特朗普的無理挑釁,一邊與別人眼裡的惡魔普京唱著的“情歌”。透過建設北溪二號線,穩定歐洲核心區能源的長期供應。透過保持與普京的對話和接觸,讓俄羅斯與歐盟不再相互視為惡魔。透過向外界發表獨立的聲音,捍衛歐盟第三極角色。透過減少內部指責和增強協調,讓成員國都有成就感和安全感。

    但美俄退出《中導條約》,讓原有的東西歐裂痕又開始浮現。美國為了找到戰略支點,不斷挑唆原華約成員國與俄羅斯挑戰。而由於地緣政治原因,東歐國家為了尋求自保,拼命追隨美國,甚至不惜放棄主權尊嚴,引進美軍進駐。

    作為老歐洲的核心,德國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德國當然知道戰爭的魔力和破壞力。所以對於東歐的狂躁和西歐的冷漠,德國都不以為對,大聲疾呼歐洲人要團結起來,不要與美俄共舞,要保持自己的節奏。

    我們看到,德國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極力阻止不要讓歐洲成為俄美的角鬥場,更不要有內部成員引狼入室,從內部瓦解歐盟的團結。

    最近默克爾關閉了自己網路互動平臺,開始邁出淡出政治舞臺的第一步。我們有理由對歐洲的未來感到擔心,因為不知道沒有默克爾的德國,是否還能繼續保持強健,也不知道沒有德國作為堅強核心,歐盟是否還能繼續存在。

  • 9 # 石隙甘泉

    這是顯而易見的結果。美俄退出中導條約,歐洲記憶之中不寒而慄的核戰爭恐怖威脅再次籠罩歐洲,作為一心謀求佔據多極化一極的歐洲而言,無疑是釜底抽薪前功盡棄。

    二戰之後的歐洲始終籠罩在美蘇爭霸的陰影之中,在蘇聯解體之前,不堪忍受軍備競賽之苦的前蘇聯,在與美國無數輪談判之後,簽訂了中導條約,限制美蘇(俄)雙方500--5500公里射程的路基彈道導彈。這個射程的導彈是美蘇雙方部署數量最多,射程針對整個歐洲的戰略威懾力量,中導條約的簽署,是歐洲在二戰之後,第一次感覺到和平是如此的幸福,和平是多麼的珍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迅速衰敗,美國得意忘形,使得歐洲看到了重新建立一個自信獨立的新歐洲的希望,經過了希拉剋、施羅德精心協調,經過默克爾、薩科齊、奧朗德十幾年不斷的努力,歐盟成為了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隻重要力量,在伊核問題上,在烏克蘭問題上,歐洲的聲音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歐洲在世界的地位穩步上升。

    然而,歐洲的成長也是步履艱辛。美國裹挾歐洲對抗俄羅斯,脅迫歐洲吞下中東動亂難民的苦果,英國毅然決然的脫歐,特朗普對法國提議建設歐洲軍隊的嘲諷,都實實在在的反應了,歐洲在自立自強的道路上還有太漫長的道路需要行走。即便歐洲配合美國為所欲為,但是,美國國內鬥爭的災難依舊突兀的降臨到歐洲頭上。特朗普的飽受質疑的極右翼思想,與歐洲追求自由平等的幻想產生了嚴重的衝突,作為歐盟老大的默克爾兩次拜訪美國尋求和解,然而,特朗普傲慢無禮的無視了默克爾的政治地位,以及她為美國收留中東難民所做出的政治奉獻,默克爾就此卸下光環走下神壇,不得不尋求體面下臺。歐洲面對的美國傲慢無禮,再一次體現了歐洲的懦弱和卑微。

    然而這一切依舊不能美國為所欲為的需求。美國在獨霸世界的道路上越發急切,美國不希望看到任何一個威脅美國霸主地位的國家或聯盟出現。歐盟的生存危機就此出現。現在歐盟看似風度翩翩,但是,美國一個小動作——降低歐盟外交級別,就可以看出,美國對歐盟的敵視態度,雖然經過外交努力得以恢復,但是,美歐關係變冷已是事實。黃馬甲肆虐法國,五星運動執政義大利,德國勸說法國放棄常任理事國地位等等,歐洲內部不和諧的音調此起彼伏。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這是在打壓歐洲的道路上走出的關鍵一步。俄羅斯跟隨美國步伐退出中導條約,即是對美國的反制,也是對歐洲近幾年追隨美國對抗俄羅斯的反制裁,也是落井下石。俄羅斯重新發展路基中程彈道導彈,其主要威脅目標必然是歐洲。因為歐洲正在與美國聯手製裁俄羅斯,因為歐洲是北約組織眾多成員國的所在地,俄羅斯不針對歐洲針對誰?所以說,美俄退出中導條約,歐洲首當其衝是第一位次的受害者,即是正確的,也是歐洲自甘墮落與美國狼狽為奸自討苦吃的結果!

  • 10 # 鐵嶺鋒

    美俄退出《中導條約》德華人認為歐洲是最大輸家,他們是有感而發,老鐵支援他們;但俄羅斯家門口的波羅的海三國、兩枝蘭、羅馬尼亞、喬治亞會有相反看法,他們會把這看成是福音,啊!有美國陸基中短程核導彈部署在家裡,終於可以壓服北極熊,到時候就是剁了它熊掌也是玩兒。但是,德華人擔心的正是他們這種立場。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歐洲部署搭載“小型化”核戰鬥部的中短程導彈,對俄羅斯核心地帶安全造成致命威脅,迫使俄羅斯也以中短程導彈攜帶大當量傳統核武器實施反制,遭受滅頂威脅的是歐洲,美國本土卻不受任何影響,美國就是要以此不對稱的軍備競賽優勢,取勝俄羅斯。

    而歐洲人遭受的那種毀滅性威脅,正是美國須要的,它就是要用這種威脅迫使歐洲與俄羅斯分裂,重新被綁架在美國戰車上,以交保護費的方式榨取他們的骨髓作為美國對俄軍備競賽的經費,在美國不付出更大代價的條件下再次拖死北極熊。德華人對美國的這種戰略企圖洞若觀火,冷戰時期美蘇核對抗給歐洲帶來的巨大威脅,作為最前線的德華人刻骨銘心。

    去年十月特朗普剛提出退約時,默克爾就特意專訪波羅申科,警告他不要一味追隨美國,對抗俄羅斯,給烏克蘭和歐洲帶來威脅。德華人早就料到了今天這一步,並且對烏克蘭等東歐這幾個新北約、準北約國家的立場,感到深深的憂慮——儘管歐洲大多數國家出於對這種威脅的恐懼,不會同意美國在自己家裡部署那種核導彈禍水。

    但卻不能排除東歐那幾家奇葩政權,會主動要求美國在歐洲部署必將招來俄羅斯毀滅歐洲核反擊的核中導,戰則毀滅歐洲;備戰歐洲則經濟、發展環境被嚴重損害的同時,還得接受美國隨時的訛詐,因此德華人擔憂也是出於冷戰的有感而發並沒錯,美俄退出《中導條約》,最大的輸家是歐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肉馬斯庫怎麼養,馬庫斯多肉植物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