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吹泡泡的豬
-
2 # 歷史不是個東西
評書《白眉大俠》的主人公徐良經常會以倒掛金鐘的姿勢掛在房簷之上,用手指蘸著口水捅破窗欞紙往屋內觀瞧,探聽蓮花門的掌門人郭長達等人的秘密,從而最終將其黨羽一網打盡。這樣的鏡頭常常出現在武俠小說中,在民間也有“挑破那層窗戶紙”的俗語,似乎在中國古代,窗戶真的只能用紙來糊。
要弄明白窗戶紙的問題,還得從窗戶的由來說起。在原始社會,人類離開了洞穴之後,開始嘗試用石頭、木材造房子。那時候的房子十分簡陋,用樹枝紮成一圈籬笆,然後在上面蓋上獸皮或者草蓆,在房頂適當的位置留個洞,一來是為了透氣採光,二來那時沒有客廳、臥室、廚房區分的這麼明顯,一個房子是多功能性質的,除了上述的兩個功能之外,最主要的是要具備排煙功能。
《說文解字》中寫道:“在牆曰牅,在屋曰囪。窗,或從穴。”即在牆上留個洞,框內的是窗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煙,後加“穴”字頭構成形聲字。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遮擋窗戶的東西種類漸漸繁多起來,一開始是用草簾子和竹簾子,雖然遮風擋雨的效果不錯,但是採光性不好。從夏商周一直到東漢,王公貴族家中的窗戶上一般蒙綢布,而平民百姓則繼續草簾子和竹簾子。
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張一開始只有少數人才用的起,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從王公貴族逐漸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唐宋時期,造紙術經過不斷改良,開始出現專門用作糊窗戶的窗戶紙。有人要問了,紙是很容易破損的,只要輕輕地一撕,或者是被水打溼之後,紙張都會破損,還談什麼遮風擋雨呢?
糊窗戶的紙可不是一般的紙,而是是一種叫作“毛頭紙”的專用紙張,不僅之地厚實,而且還有一定的張力和韌性,人們還會定期在上面塗上防水防潮的桐油,透光度也比普通的紙好很多。《唐宋白孔六帖》裡記載:“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水油,取其甚明”,意思就是說古代的窗戶紙在使用之前,都用油浸泡過,不怕水,同樣的做法也可以應用在制傘工藝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油紙傘。
古人除了在窗戶紙上動腦筋,還將智慧用在了窗戶本身結構上。宋代以前,窗戶就是一個豎格,但是一大張紙糊在窗戶上遇到大風天氣很容易被吹壞。於是,古人又在豎格的基礎上加了橫格,漸漸發展成了窗欞,相當於給窗戶紙的後面加了一副結實的骨架。這樣一來,自然保證了窗戶的強度。
此外,古人還發明瞭寬大的滴水簷,能遮風擋雨,使窗戶完全處於房簷的保護之下,除非有大風,一般情況下雨水是淋不到窗戶的。同時,遇到狂風暴雨,還可以在窗戶外面掛上草簾、竹簾或者木板,以保證不會打溼窗戶。電視劇《老酒館》中打烊的時候,三爺都會吩咐雷子、亮子兩個夥計上板子。雖然當時的窗戶已經是玻璃的了,但是用木板依然可以遮風擋雨,最關鍵的是還能防盜。
實用的問題解決之後,古代的工匠們又琢磨著在窗欞上雕刻出一些精美絕倫的裝飾圖案,於是出現了後來的雕窗、珠窗或錡窗等等。總之,窗戶是越來越美觀,漸漸成了一種藝術品,成了主人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徵。
當然,除了紙糊的窗戶之外,古人們還發明瞭一種叫作明瓦的東西,其透光性、堅固性均比紙糊的窗戶好,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貴。尤其是在宋朝時期,明瓦還比較昂貴。因為其材質主要是貝殼、羊角、天然透明雲母片等構成,如有一種貝殼叫作“海月”,貝殼近似圓形, 極扁平, 薄而透明,這樣的明瓦叫作“海月明瓦”。即使是一小塊也是價值不菲,一般人家如何用得起?
隨著科技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一般的富戶已經都有能力使用明瓦,而明瓦更是達官巨賈人家的標配。如,《紅樓夢》中賈府等豪門大院已經都使用了明瓦,就連夜間使用的燈籠上也是明瓦。
較之明瓦,紙糊的窗戶要便宜得多,即使在大風大雪天氣之後紙張破損,更換的花費也不多,絕對是尋常百姓家負擔的起的。於是,催生出了一種專門換窗戶紙的行業,就如同現在換紗窗一樣。如果窗戶紙無人換,這是家道中落的表現。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但義大利為了不使玻璃製造即使洩露,將所有的玻璃工匠都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這些工匠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玻璃最早在清朝雍正年間,由廣州十三行進口外國貿易商品時傳入中國,當時由於運輸條件的限制,只有王侯將相才能用的起。直到光緒年間之後,玻璃窗才漸漸進入百姓家裡。現在“窗戶紙”“羊角窗”“海月明瓦”等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只有在少數的古建築上才能看到。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紙糊的窗戶雖然不及玻璃明亮、堅固,卻是那個時代用來遮擋窗戶最為合適的材料,其中凝聚著無數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
回覆列表
古代人之所以用紙來糊窗戶,也是經歷了一個選擇比較的過程,也就是說,紙是他們當時能做的最佳選擇。
其實在古代早先房屋裡是沒有窗戶的,只有一個門供人們進出,到了後來古人覺得房間裡沒有窗戶,裡面太暗了看不清東西,於是就想出了這個辦法。想著開一個窗戶,這樣房間裡的光就充足了,做事也要方便許多。
在剛開始的時候,窗戶上是不用紙的,而是用了獸皮這類的東西窗簾。但是獸皮也是很遮光的,白天拿下來晚上在放倒窗戶上也是很麻煩的。因為條件的限制當時除了這個辦法,也沒有其他什麼好的辦法。只能先靠著這個辦法將就這用了。
直到後來蔡倫發明了紙,剛開始製造出來紙張的時候,因為技術上的限制。還不能大規模的製造,質量上也不是很好,人們也就沒有用紙來做窗簾。再到後來人們不斷的改進造紙的技術,造紙的技術和質量也就開始隨之提高了不少。人們發現紙張的透光性還是很好的,而且還能擋風也不要天天拿下來放上去的,很方便於是就開始用紙張作為窗戶紙了。
為了應對颳風下雨的天氣,古人還製造出了油紙,這種紙質量很好,而且還不容易被雨水泡溼。所以古人的窗戶紙,質量上都是很好的,即便是遇到了颳風下雨的天氣也是沒有問題,不用擔心窗戶紙會被雨水淋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