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山0老妖
-
2 # 七師弟
比如中美俄等國的核潛艇,是必須打撈的,因為潛艇本身不但有本國多項尖端技術,還有本國自己的潛射洲際導彈和彈道導彈,這要是自己打撈不了被別的國家打撈走了,那還得了嗎?
F35值得打撈的地方在哪呢?
F35上的尖端技術——發動機與隱身塗料F35領先十年技術的發動機
F35非常值得打撈的原因是因為F35的兩個技術是包括擁有第五代戰鬥機的中俄均非常感興趣的,其中F35的發動機可謂是超級領先的技術,由美國普惠公司研製的F119-PW-100、F135-PW-600,是F35使用的發動機型號,公開資料顯示,這款發動機單臺的推量是22噸,雙發是44噸多,可謂是一個頂兩。而中俄兩國的J20和蘇57目前主要使用的還是“太行”和AL-31FM1發動機,單發推力最大就是接近14噸,雙發是接近30噸,確實與美國有較大差距,所以對於F35的發動機技術,各國都是非常垂涎的。日美放棄打撈的話,無疑是個發在國際朋友圈的超級紅包。
F35雖然較坑人但是不得不研究的隱身塗料
F35的隱身塗料,是該款飛機先後列裝澳洲和以色列以後飽受詬病的部分,由於一些設計上的缺陷以及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塗料政策,列裝了F35A型戰鬥機(基地版)的國家不得不反覆向美國追加購買隱身塗料,原因是在飛行過程之中有時受速度影響和溫度影響,F35的隱身塗料都有脫落的事情發生,而且尤其是在澳洲,幾乎每一次飛行之後都要補塗隱身塗料。
雖然隱身塗料不行,但是敘利亞戰場實踐證明美國隱身技術確實有獨到之處,因此獲得隱身塗料進行分析是破除美國隱身技術神話的最好途徑,一旦成功獲得了美方的塗料成分和配方,其他國家就可以針對其塗料成分開發專門的反隱形探測,無論是碳系吸波,還是鐵系吸波,還是陶瓷吸波,均有應對的方法。如果是更高層次技術的材料,那更好不過。畢竟B2轟炸機,SR71黑鳥偵察機都是各國較為頭疼的目標,未來的無人機,攻擊潛艇等,也都在隱身技術的藍圖之內。
日本方面,日本防衛省也派出了自己的隱身導彈艦和深水工作艦趕赴現場海域進行打撈,其原因一方面來自美國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來自國內對F35的質疑,為了熄滅美國的憤怒,安倍進行要求防衛省購進了一批價值11億的“標準3B”型導彈,似乎無疑是為了封住美國的口誅筆伐。
-
3 # 銳度何老師
真佩服這些都說是掉水下1500米了,還一本正經的探討咋打撈的網友。我初二就輟學了,也知道一點點海水壓強啊。1500米水下應該是150個大氣壓力吧?是不是每平方米有1千5百噸的壓力?
我初一就不上課了,初二就跑了,如果哪裡資料有錯誤還請大家擔待。但大體意思是錯不了的。
常規潛艇,它的正常潛深也就在200米-300米。核潛艇最大潛深也就是500米。無人潛航器咱不談,單說作戰級別的潛艇,目前最深的紀錄是1000米。是蘇聯的塞拉級創造的。從那以後,這個紀錄就再也沒被打破過。
這個塞拉為啥這麼硬?因為它號稱是“金魚”。用同等體重的黃金打造出來的。艇身不計成本的使用鈦合金材料。這才讓它有這樣的實力。而即便是蘇聯的鈦產量比較豐厚,但從那以後,也是不能再這麼玩了。太奢侈。
於是後來潛艇的潛深,又重新回到了500米的上面。
F35,屬於在空氣中飛行,尤其是機身採用的都是複合材料蒙皮。它的機身強度,不要說跟塞拉核潛艇比,就是跟常規潛艇比,也是像紙一樣脆弱。
水下1500米,全鈦合金打造的金魚,塞拉,也得壓碎。F35掉下去,你還撈啥了?都成渣了。也就是能撈回兩張發動機葉片。蒙皮、骨架、座艙、電子裝置、雷達、頭盔、電線、管路......這些東西都成粉末狀了。
是不是還以為海底1500,停著一架整整齊齊的F35呢?上火。
它,已經隨著海水飄散了。所以說不但是這架F35再也撈不上來了,連它是因為啥墜毀的,恐怕也永遠的成謎了。沒有證據破案。它那個黑匣子,估計也是壓碎了。即便沒壓碎,在1500米水下,在那麼一大片海域,能找到的可能也幾乎等於零
但我個人猜測,可能是發動機故障。F35只有一個發動機,出現故障,直接墜海。
回覆列表
1500米海底打撈飛機幾乎不可能,費效比太低,找到殘骸直接炸燬就行了,過一陣子再扔幾個深水炸彈下去,讓海沙覆蓋就連殘骸都撈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