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單的幸福健康的快樂

    我覺得不會,首先美國根本不會允許,其次,日本的科技在戰鬥力這個領域還真不行。看看它那個試驗機就知道了。

    再說,美國也不會讓日本有5代機的技術,說是同盟的小夥伴,美國一直把日本看成一隻惡犬,脖子上的鎖鏈一直不會摘掉。

  • 2 # 長安小師爺

    這是必然存在的事情,只不過發生的時間早晚而已,以目前日本在F-35製造方面所能獲得技術能力來看,再結合之前日本借鑑F-16的技術基礎,自己開發出的F-2,所以再看題主所問到的這個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至少很正常,畢竟日本自身的工業基礎也是不容小覷的。

    但必須看到的是日本在軍用領域的諸如核心部件像發動機等這些是不具備自行製造基礎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日本的研發實力是很強,但不足為懼,因為必須看到的是,軍用裝備的研發和民用領域製造能力強悍,兩者完全就不是一個感念,不然以日本在電子工業方面的強悍實力,就是F-22的電子器件也有相當部分是日本製造的。

    為什麼美國依舊很放心,是因為看到了即使日本製造了大型艦船等,也有著這類武器的製造技術,但真正核心的東西,日本是造不了的,這也就意味著即使空有殼子,沒有內在東西填充其中,也是一堆廢鐵。但說歸說,畢竟日本長期有著突破自身法律限制的野心,所以對於目前還先進的F-35而言,真要自行適應性改進,也是等到美國許可,自己完全吸收相關技術的前提下才能做到。

  • 3 # 戰爭史

    (日本裝備的第一架F-35A)

    日本空自三澤基地有架F-35A隱形戰鬥機在三澤市以東約135公里的海域飛行時突然從地面雷達上失蹤了,地面無法聯絡到該機。因為這是隱形戰鬥機,平時訓練的時候應該是加裝了龍勃透鏡,不然自己地面雷達都看不見,也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掉的了。日本上個月才剛剛組建了第一支全F-35A的部隊,裝備有12架F-35飛機,是目前最精銳的第302飛行隊。以後採購的全部42架F-35A都將部署在三澤基地。

    (日本首架F-35戰鬥機抵達日本三澤空軍基地時過水門的場景,寓意“接風洗塵”)

    據我所知,日本空自雖然不是什麼和平鴿,可是飛行訓練強度也不是很大,這也是F-15J飛了30年還四平八穩而且有很大剩餘壽命的原因,怎麼就突然摔了飛機呢?本次墜毀的F-35A,是日本三菱重工負責組裝的第一架日本國內組裝的F-35A,也是空自的第5架F-35A,製造編號AX-5,機身編號79-8705。而使用的部隊又是剛剛3月26日才完成改編的,退役了原本的F-4EJ而裝備F-35A。飛機是新的,部隊也是新的,這是新上加新。難免出點事情呀,老司機開新車還得練練手,熟悉一段時間才敢飈。

    (不得不說,從神戶鋼鐵廠造假開始,日本製造的神話就逐漸破滅了,絕大部分日企近20年都不思進取的吃老本)

    至於墜毀的原因,我覺得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日本自己組裝F-35出了問題,雖然傳言的F135發動機是石川島播磨重工承包的,而這家公司曾經有過造假的行為,還被日本國土交通省下過整改通知書。可是這次墜機的事還真沒石川島播磨重工什麼事,因為它還沒生產用於F-35的F135呢,目前只生產F110發動機,但是日本三菱重工組裝飛機的時候組裝工藝上出了紕漏也有可能。還有一種可能就是F-35上的分子篩製氧不靠譜,之前F-22墜毀就和這個有關。這次也是突然墜毀,飛行員都沒來得及呼救或者跳傘。貌似真的是缺氧才會造成這種情況,所以墜毀時飛行員毫無反應,估計是已經失去意識了。當然,究竟真相是如何,還要等打撈出殘骸來再看。

    (日本海岸警衛隊船隻和美軍飛機在墜毀現場進行救援和搜尋)

    (F-35的複雜程度,不是靠撿幾個碎片就能研究出來的。)

    要說這麼貴的飛機就這樣摔了,日本政府也的確心疼,我自己新車出門剮蹭了還心疼呢。這下上百億日元買的飛機摔了,關鍵還得花錢去撈。外界傳聞美國也十分緊張,生怕俄羅斯等國家搶先找到飛機殘骸,從而透過分析獲得F-35的秘密。我倒是覺得沒那麼容易。所謂逆向測繪先進武器這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尤其是對方高於自己本身科技實力的情況下。高科技的武器,有些原理不難,關鍵是工藝和材料。比如對印度這種國家來說,讓他拆開估計都裝不回去。再說材料上,也不是弄一點碎片去化驗一下就可以的。比如發動機裡面的各個部件用的材料就不一樣,有的地方用高溫鋁合金、有的地方用鈦合金、有的地方用不鏽鋼,即使獲取了一點碎片也無法得知具體的材料成分,更不知道加工工藝。這就和桌子上骨碟裡找到一個宮保雞丁裡的生薑。難道就能分析出這道菜用了什麼食材,怎麼烹調,什麼火候了?明顯是不現實的。這還是機械部分,電子部分就更難了,比如晶片用顯微鏡看完也加工不出來。顯微鏡只能看到金屬走線,電晶體的細部是看不清的。若是敵人特意在各層都撒上偽裝零件,就算把晶片磨了你還是抄不了的。所以想破解F-35的秘密,沒有那麼簡單。美國之所以關注,主要是F035涉及到3500億美元的專案,牽扯了西方大多數盟國,所以必須重視。

    (也不知道是不是開光的時候沒有做到位,導致日本的神明不肯保佑這飛機,哈哈)

  • 4 # 晨曦談兵

    很難;如果有,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幅度也會比較小。

    首先,要明確下題主所說的“適應性改裝”的意思。適應性改裝一般指的是,為了自己的需求,對機身結構進行一些調整,對機身裝置進行一些升級、增加或者減少。顯然,這都是一些“大手/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一些國家在採購的戰機上,加裝一些自己的武器,這個難度雖然也不少,但大部分只能算是武器的“整合”。

    對於日本來說,其不僅採購了F-35戰機,還購買了生產線和一些生產技術;其自己裝備的F-35,部分零件將由自己生產。一個不好(好?)的訊息是,日本已經決定,這個生產線在組裝完第一批的38架後,後面不再進行組裝,將全部改為從美國購買(因為自己組裝的要貴不少)。這樣的話,這個生產線後面的生存狀況堪憂。一個好(不好?)訊息是,這個生產線擁有FACO最終裝配和檢查裝置,可以對戰機進行維護、修理、大修和升級。所以,這個生產線在後面也許可以依靠對日本或者其他國家的F-35戰機的維修保障,達到“苟延殘喘”的目的。

    日本自己組裝的首架F-35A,已墜毀

    維護、修理什麼的,都談不上“適應性改裝”。大修是可以的,不過這至少需要10幾年後。從日本方面講,其一直不怎麼有對裝備進行“改裝類升級”的習慣。其購買的F-15戰機,1981年開始服役,直到2002年左右才在美國的幫助下開始了航電系統的升級、本國武器的整合;這個時間長達21年,而且進度很慢。即使是其本國研製的F-2戰機,也是在服役10年後才正式開始了航電、武器系統的升級工作。F-35同樣是日本購買的,具體要什麼時候能夠進行升級,還很難說。

    也許在10幾年後,日本會對F-35的某個掛架進行一下升級,從而使其能夠掛載本國研製的新型武器,這算不算比較小的“適應性改裝”呢?至於動“大手/術”的那種,至少從F-15J的例子來看,與其說是改裝,不如說是“日本花錢,請美國方面進行升級”罷了。F-35大體也會如此。況且,日本即使進行了什麼改裝,能有美國升級的好嗎?

  • 5 # 雷神之錘

    日本雖然引進了f35生產線,但是沒有得到完全的所有生產技術,在目前的情況下來說,只是組裝生產,沒有得到所有部件的生產權利,按照已瞭解到的情況,許多關鍵部件,包括髮動機,雷達等都必須從美國進口,然後自己組裝,非主要重要部件才能夠進行生產,這並不是什麼意外,美國對日本的技術輸出一直不完整。

    如果日本想要改進的話,在目前情況下不可能的,也許在20年或30年後,技術老舊一點,也許美國會向日本輸出一些技術,讓日本可以進改裝,或者說日本在經過自己努力之後,掌握一些技術,但是這都是很遠期的,而且改裝幅度是非常有限的,那屬於舊機升級了,像日本現在改進F4戰機一樣,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什麼什麼大事。

    美國不會放任日本的,不會讓日本掌握太多的東西。

  • 6 # 航空視界

    日本航空自衛隊首批購買了42架F-35A閃電II戰鬥機,其中4架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原廠生產,其餘的38架則由日本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廠進行建造。就目前看日本航空自衛隊裝備的不管是從美國引進的F-35A還是日本三菱重工生產的,其構造是完全一樣的。在目前的狀況下日本並沒有對F-35A戰鬥機進行任何方面的改進工作。

    日本之前就從美國引進過重型戰鬥機F-15J/DJ,在引進的同時日本也對這款戰鬥機進行了改進工作,與F-35A的引進模式類似的F-15J/DJDJ戰鬥機引進的時候也是先從美國獲得原廠生產的型號。日本三菱重工開始在日本本土進行相關戰鬥機的建造工作,同時日本還對這些戰鬥機進行了改進,包括換裝玻璃座艙等,另外日本裝備的F-15J/DJ戰鬥機可以攜帶日本研製的各類武器系統的,包括近距離格鬥導彈和中遠端空空導彈的。

    在目前的情況下,日本還沒有能力對F-35A閃電II戰鬥機進行相關的改進工作,這是因為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對於這款戰鬥機的控制相當的嚴格。與之前的傳統戰鬥機不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F-35A閃電II戰鬥機,在系統維護上需要嚴格按照其制定程式進行,自主後勤系統等都是與每臺戰鬥機相連線的。

    另外對於F-35戰鬥機的作業系統來說,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軟體系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經過多年的工作得以實現這款軟體具備完整的作戰能力,但是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不會輕易把這些戰鬥機的操作程式碼分享給使用者的,所以日本要對F-35A閃電II戰鬥機進行改進是無從下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白色衣服染色了,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