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種花家的白胖子
-
2 # 我是小金呀01
因為他是社會最底層的難民,劉邦比他能強一點,是個亭長相當於居委會主任。
縱觀中國歷史,開國皇帝,要麼是諸侯要麼是一方霸主,要麼是手握兵權,無一不是權貴出身,只有朱元璋原本是淮西布衣,在受到元朝壓迫的情況下,舉起反元大旗幟,朱元璋從1353年參加郭子興參加到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共經歷了15年,從一個要飯和尚,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真名天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勵志的人物之一。
古代開國皇帝多稱祖,像李淵這樣的靠著祖上的基業創業的,稱為高祖。
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多稱太祖,朱元璋這個明太祖是整個中國歷史上400多位皇帝中含金量最高的。
-
3 # 路人乙88號
創業難,一介布衣身無分文的創業更難,更可況是一介布衣開創一個王朝難道不比一般的創業更難麼?一個新的王朝是在推翻舊王朝的基礎上建立的,而且還是誅九族的事。朱元璋不像李世民,趙匡胤等人是官二代。有自己的名望,可以自己的財力可以招募各種人才,培養忠於自己的軍隊。總的來說,官二代想要造反絕對會比一介平民容易的多。平民一無財二無勢沒有這兩樣東西誰會跟著你去做這殺頭掉腦袋的事兒,更可況這是誅九族的事。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有金錢到位了人才有可能會跟著你做這種掉腦袋的事,而你一介平民拿什麼給人家,又憑什麼讓人效忠於你。光有錢了還不行,還得有軍事才能出眾,沒有軍事能力人家朝廷分分鐘就能滅了你,還得有非常人的定力和頭腦。以上這些都不可能是一介平民所能擁有的,縱觀上下幾千年有幾個平民造反成功的?屈指可數。
-
4 # 偽裝的觀點
縱觀中國曆朝歷代,像朱元璋一樣,從一個乞丐,一步一步走到了皇帝寶座,開國立朝兩百多年的,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
唯獨漢高祖劉邦,但他也不是乞丐,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卻要比乞丐好得多。
剩下的,不說秦隋,就是晉唐宋元清,這些橫跨百年以上的王朝,開國皇帝沒有一個是普通人的,也沒有一個是一代之內積累出了做皇帝的資本的,更沒有朱元璋這種不但坐穩了皇帝,還傳承了兩百多年的國祚的!
可以說,朱元璋是真正的從平民裡走出來的皇帝,而且還給自己的子孫打下了一大片穩固的基業和江山,殊為不易。
不管朱元璋這個人是不是有什麼負面的問題,單就開國立朝當皇帝的難度來說,堪稱史上第一人!
-
5 # 王二講史
第一問,王朝開創難度大?答:廢話!
第二問,為何說朱元璋得天下最難?
答:確實最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重點回答第二問。
歷代開國皇帝早期職業比較秦始皇:官n代,皇位是從老祖宗手上繼承的,統一六國即便換個人也只是順手的事。
劉邦:泗水亭長,雖然官小點,放現在怎麼也是個派出所長兼街道辦事處主任,小日子過的比我們滋潤。
劉秀: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至少名頭很唬人),雖然傳到他老爸已經成縣令了,但怎麼也是正縣處級。
司馬炎:不但是官三代,而且有強大司馬氏家族為後盾,皇位也是從老祖宗手上繼承的,統一天下也是順手的事。
楊堅:官n代,而且是皇帝的老丈人,唉,生男不如生女好,古今都一樣。
李淵:北周貴族後代,襲封唐國公,還有幾個能幹的兒子。
趙匡胤:殿前都點檢,皇家警衛隊大隊長,皇位是順手從別人家小孩子手裡白撿的,不撿白不撿。
忽必烈:官二代,皇位從老爹手上繼承的。
皇太極:官二代,皇位從老爹手上繼承的,再加上對手瞎折騰,順手就入關了。
朱元璋:農民?→_→和尚?→_→乞丐???
當皇帝也是要拼爹的,老朱,榮獲“全場最慘的仔”光榮稱號,開國皇帝勵志一哥。
歷代開國皇帝第一學歷比較①國立皇家985大學本科畢業:
秦始皇,司馬炎,忽必烈,皇太極
②國立貴族211大學本科畢業:
楊堅,李淵
趙匡胤
④中途輟學:
劉邦,劉秀。(好歹上過幾年)
⑤家裡蹲+社會大學:
朱元璋????
(後參加成人高考成功考取研究生)
總結一下明太祖朱元璋:
N代貧農,幼年喪父,喪母,喪兄→_→出家做和尚→_→乞討,多年來混跡於社會大學,吃不飽穿不暖,後白手起家,兼併陳友諒、張士誠造反公司,兼併收購破產的大元集團,並帶領明朝成功上市,可謂古代最不容易的開國皇帝。
-
6 # 皎空孤月碎語
建立王朝?當然很難咯。畢竟,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它在建立中,建立後的鞏固都需要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這就要求了開國皇帝個人能力爆棚。畢竟幾千年,那種短命的草臺班子割據勢力一大堆,算不得王朝。
開國皇帝的發跡史往往都各有千秋。
1.夢想傳承型
作為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秦朝建立路漫長,幾代人的日積月累建立了王朝。對此,司馬炎表示贊同——曹丞相哭暈在廁所。
2.實力卓越型
忽必烈表示,建立元朝前,他在蒙古實際上很強。
3.位高權重型
李淵,皇帝的表弟,地方大員,造反的底子還是很強大的,和他差不多的人包括成湯,周武王。
而趙匡胤當皇帝也不太容易,比較從大將到後周一哥雖然簡單,但一統天下是實實在在的打仗,不過後周的底子本來就不錯,比當時一堆草臺班子政權靠譜得多。
4.暴發戶型
首先,劉邦是最容易拿出來與朱元璋比較的,儘管劉邦家底還可以(和重八比),當過派出所所長,但是造反也48了,老朱造反還是二十五的棒小夥子。大環境下,劉邦還是赤帝的兒子,起義的時候,全國烽煙四起,起義還是沛縣縣令想起義找幫手促成的。
朱元璋,對於統治階層仇恨至極,啥丟人的職業都幹過,活脫脫的流民,但家底不厚,人挺勤快,倒是一點點兒打下了基業。
所以,朱元璋打天下建王朝頂多算很困難的那一波,最困難不敢說,畢竟劉邦近五十高齡擺在那裡。
-
7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而朱元璋發家起義的地點,正是在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的這個“低”字範疇,也就是當下的江蘇安徽這一帶。
以經濟而論,這裡放在元朝那個時代,也是比較富足的。
大家都知道,所謂農民起義,其實就是最窮的一撥人日子過不下去而掀起的暴動。蘇皖浙這一帶,並非最窮,參與起義的願望,也沒有那麼強烈。
事實便是,蘇浙一帶的起義軍,如方國珍、張士誠等,都有投降元朝的記錄。張士誠就決定請求向元軍投降,被封為太尉。方國珍曾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職,每年派海船運送張士誠所獻糧食到大都。
而方國珍、張士誠願意投降元朝的原因,其實就是小富即安、無志於天下的心態。
朱元璋,與方國珍、張士誠所處的地理狀態是差不多的,這種“低”是一樣的。如果他也小富即安,奪取天下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冷兵器時代之下,最有殺傷力的兵種:騎兵,主要是在中國的西北和蒙古地域。朱元璋所在的東南地域,很難組織起強大的騎兵,而隨後興起的火槍兵時代又尚有距離。
如果回想一下,你會看到:之前能一統天下的蒙元、李唐、楊隋、司馬晉、贏秦,都是從中國的北方、西方開啟向南方或東方的軍事行動,這其中很大原因,就在於我所講的兩大因素:西高東低的地形和騎兵在西北。即便是江蘇徐州人劉邦,他之所以能戰勝同為江蘇人的項羽,一個重要因素也在於,劉邦當時的起點在關中,而項羽卻在彭城。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起點設定在江蘇的朱元璋,能戰勝當時天下的諸多強手,確實難度很大,可以說是整部中國古代史中的HARDEST版本。
甚至往後看,在進入火器時代之後,清滅明以及後來的解放戰爭,也是位於北方一側的競爭者,更勝於南方一側。以最後一次天下之爭而論,起初在南方的土地革命,就是南打南,結果失敗。後來一方轉移至西北,改換成北打南之態勢,結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
8 # 史說星語
歷代王朝更迭都伴隨著各大軍事集團你爭我奪,要說開國難度係數的大小評判,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當然也不能說朱元璋打天下最難,只能說他起點最低!
歷代開國之君哪個不是王公貴族的後代,就是那些軍閥混戰中的各大軍事集團首腦也都有深厚的背景支撐。
朱元璋堪稱史上最徹底的屌絲逆襲,從小家破人亡,後來上山當了個小沙彌,然後又云遊四海,乞討為生。正趕上戰亂年代,又有貴人郭子興的賞識,最終白手起家,建立大明王朝。
排第二的應該就是漢高祖劉邦了,雖是農戶出生,但好歹當了個泗水亭長,也算個村長以上的官兒。
-
9 # 普通人7128
那個皇帝開國都不容易,元朝的時候百姓生活的談不上富裕但比較安定,不用漢人服兵役,不需要服徭役,只徵收商業稅,不徵收農業稅, 因為不懂漢文化蒙元人不搞文字獄。才有了詩詞歌賦 元曲發展流行,沒有經濟社會大繁榮,那裡來文化大繁榮?所以要推翻這樣一個王朝是很難下手的。正所謂天不亂則國不亂,元朝末年天災橫行,從公元1344年開始,元朝天災頻發,水災、旱災、瘟疫橫行;(有資料顯示這場瘟疫是從 歐洲傳入蒙元的,當時帝國四處通商人口流動頻繁,歐洲因為這場瘟疫人口減半)。朱元璋的老爹也是這場瘟疫中死去。所以出現大量流民,這一代蒙元皇帝元順帝是“著名”昏君,動盪一波接一波 於是在元朝末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古語"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流氓造反說幹就幹".!
-
10 # 神天天無聊
不算難
他實際上最難的是咋泡上馬大腳……
紅巾軍的勢力在他之前就非常大了
正常情況下他岳父應該是明朝的開國皇帝!
回覆列表
朱元璋開國難度真的不大。人們總認為朱元璋打敗了縱橫整個歐亞大陸的蒙古人,才覺得他建國難度最大,可他的對手其實大部分都是各地的軍閥武裝,實際上跟當年李淵的情況差不多。
忽必烈戰勝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帝國最後的大汗,直接造成了蒙古帝國分裂,大部分蒙古貴族不服忽必烈,帶著部族回到草原深處。當時留給忽必烈的蒙古人,全族都不超過幾十萬,能南下,完全是因為支援忽必烈的是漢族人,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蒙古貴族都支援阿里不哥的原因。元朝建立,蒙古人對統治並不感興趣,皇帝法令就在中都大都附近,地方上都是各玩各的,這也給了之後各起義軍分頭擊破的機會;而當朱元璋忙著在南方跟各個勢力決鬥的時候,北方的蒙古貴族還在內訌,有的想打,有的想回,有的在自己地盤快活,就是沒幾個去救皇帝的。
至於蒙古精銳的戰鬥力,朱元璋包括後來的朱棣,他們的騎兵主力正是蒙古人為主的,底層蒙古人跟著造反,就像當年滅宋漢族人自己打自己一樣,蒙古人的騎兵在一百年後重新上演了同族相殺。而且朱元璋為什麼給元末帝諡號“順”?就是因為他“順應天命,沒有大規模抵抗”。
所以說朱元璋建國,難度真沒有想象中的大,實際跟李淵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