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戈說教育
-
2 # 有風吹過g
在申論的考題中,概括題是最為常規、最為典型的一類題目。作為公考題目中的常見題型,看似考核方式簡單、普通,故不如部分新奇的題型那麼引人注目,也因此經常在備考中被一般考生所忽視。在概括題上的重視不夠,自然也就在學習時難免應對隨意,甚至應付了事。
概括題,顧名思義,是對考生概括歸納能力的考察,在考試中具體表現為要求考生對給定材料中的資訊加以概括歸納,少部分題目兼及“標題”寫作能力等其它能力要求。所謂概括歸納,簡單地理解下來,就是對於雜亂的資訊加以梳理的過程,使之最終呈現為條理清晰、表達簡明的書面形式,即一種資訊呈現方式的轉換。在公務員的日常工作中,也是經常會涉及到的具體工作 ,備考過程中掌握好這一能力,多少還帶有提前培養公務員工作能力的作用。
但是實際在考試的過程中,很多考生的分數並不高,得分率經常低於50%。如果以一道20分的題目為例,僅僅在這一題上就會丟掉10分以上。原因何在?輕視概括題的真實意涵,轉變錯誤認識是關鍵。
首先,概括題不應過於強調“凝練”,尤其是在聯考、省考的題目中。還是要以材料的資訊點為核心,對其進行全面、準確的表達。作答內容並不是越少越好。一旦盲目追求“凝練”,就會在合併、整理的過程中丟少不少重要資訊。
其次,概括題不應過於強調“宏觀”,應該以題目、材料所要求的話題基準線為主。材料中的個案、個性化資訊確實必須要加以“抹除”,但是是否要以更為抽象或宏觀的詞語、話題來加以代替,則不是絕對的。如材料話題本身就在動物保護方面,那麼虐待動物就不需要再進一步提升到社會倫理道德建設這一層面,題幹所要求話題就是怒江水電開發,那麼答案就不必提升至“人與自然”。
最後,概括題不應過於強調“寫作”。概括題不是單純的寫作型別的題目,其考察要點也不以寫作能力為主。寫作方面的分值在題目總分值中佔比很少,不會因此而顯著拉開考生的分差。為了體現自己的寫作能力,盲目對材料中的關鍵詞、要點加以改寫,放著現成的詞語不用,一概用自己的語言對其加以“置換”,這樣的思維方式是不可取的。
-
3 # 辦公室的偽磚家
你的困惑,很多人包括當年的偽磚家,同樣有。發現這個問題下面,已經有很多人進行了回答,不少還比較專業,那麼本磚家就不畫蛇添足浪費大家的時間了。下面磚家就結合自己當年的備考經驗,同你聊聊這個邏輯關係該如何找?怎麼做到有條理?以供你參考。
首先,找準靶子。什麼靶子呢?那就是這道概括題,究竟要你概括什麼?是要你概括某種現象,還是要你概況某類問題,或者是要你概括問題產生的原因,或者是要你概括治理某一問題的經驗。這一步非常重要,務必把問題審清楚,搞清楚要概括什麼。
其次,找齊材料。在上一步的基層上,回到題目給你的材料中,把答題要點全部找出來,比如要你概括問題,那麼你就回到材料中,把所有關於這個問題的要點一個不拉的找出來,“寧可錯殺十個,不可使一個漏網”。
再次,同類合併。這就是邏輯關係的關鍵所在,比如概括某項經驗,既可能是按主體來,比如政府怎麼做、社會怎麼做、個人怎麼做;也有可能是按照措施來,比如組織上怎麼做、財政上怎麼做、宣傳上怎麼做等等,根據這些套路把上一步找齊的東西進行同類合併。要做到這一點,平時就需要大量練習歷年真題。
最後,分點填寫。在上一步的基礎上,把已經分好類的內容,按照剛剛的邏輯順序逐條填寫上答題紙上,這樣的答案就是很有條理的。
回覆列表
按照“三步概括法”來進行閱讀概括,非常有效。
第一步:段落標號,勾畫有效資訊並概括段落大意。
建議大家進行段落標號,按自然段進行標號即可,有利於考生梳理思路;
如何捕捉有效資訊並概括段落大意呢,我們給大家提供三大原則:首尾句原則、關聯詞原則、三大主線原則。
首尾句原則,比較容易理解,也就是這一段落的首句或尾句,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有起承轉合,段落的首句或尾句對於我們捕捉有效資訊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李教授: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在衣食住行等物質需求得到一定滿足之後,消費貨幣必然轉向對精神消費的追求。在物質生活水平相對低下時期,人們的消費需求往往侷限於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資料,而精神文化需求通常被壓抑在一個非常次要的位置上。2005年浙江的人均GDP為3400美元,成為全國首個突破“3000美元門檻”的省份,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過溫飽走向小康,社會對文化的需求就強烈凸顯出來,宋城的歌舞精品正是適應了這種“需求層次”的攀升。這是2007年浙江省公務員申論考試的一段材料,透過首尾句原則,我們很容易捕捉有效資訊,揭示的是四大要素的現象,說明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
關聯詞原則,因為…所以;雖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時;於是;其實;還關聯詞,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重點關注,尤其是但是或者然且這些表示轉折的關聯詞,往往後面是對於我們有用的資訊。
例如:一般情況下,政府對於一般情況下的各種自然、人為的相關事故都有一套處理程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處理程式,一般情況下不會變成突發公共事件.另外,在工業化初期,火災曾經是突發公共事件一個重要的隱患和誘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隊和聯防機制之後,火災就不再成為一個突發公共事件的主要誘因了。這是2006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申論試題中的一段材料,關聯詞但是幫助我們捉到有效資訊,揭示的是四大要素的對策,說明的是消防隊和聯防機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應對火災,擴充到整篇材料就說明的是應急機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
首尾句原則和關聯詞原則是我們捕捉有效資訊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