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皮和方臉

    耳畔還回響著聖誕歌的歡快曲調,大街上許多店裡去年的福字還沒有揭掉,恍惚中新的一年又悄然到來。

    大城市裡沒有集市的喧囂,沒有準備年貨的熱鬧,也沒有三五街坊好友的麻將桌,更沒有捂著耳朵放炮的孩童。人們又是如何察覺到過年的呢?

    很多人是在各個手機APP中,感受到了年味。

    公共的社交平臺上,陌生人分享著自己家鄉別具風格的春節民俗。

    支付寶集福活動轉眼已經做了四年,等待支付寶開獎成為年末守歲時比春晚更加值得期待的事情,雖然開獎金額分到個人頭上所剩無幾,但集齊五福早已變成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祈福,儼然成為了一種情懷。

    當集福活動又熱火朝天的進行時,我們才發現,新的一年已經悄然而至了。

    送走了2018年,過完了小年,接下來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新年。

    很多人都將返鄉計劃提上了日程,也有人早已在家中等待著新年的鐘聲在團圓中敲響。

    都說春運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且沒有任何規律可循。人們向東、向南、向西、向北,都朝著不同的方向,爭分奪秒行走在路上。

    雖然天南地北,三山五嶽,看似毫無規律,其中卻有著恆古不變地定律,每個人每條航線,都有著同樣的信念和目標,那就是回家。

    “家”這個詞在每一個在外漂泊的人心中都佔有無法替代的意義,一年的勞碌辛苦,為的就是和家人歡聚一堂,共度除夕。

    但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遵循春節遷徙規律。

    2018年春節,他們不打算回家過年了。

    很多年輕人都患上了“春節綜合徵”,想到過年回家,就有畏難牴觸情緒,甚至從心理上升到生理。失眠、焦慮、神經衰弱,引起了身體的諸多不適。

    為什麼不想回家過年?問其緣由,原因盤根錯節,難以梳理,只能得到長吁短嘆的迴應,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不回家宣言。

    “我不想被催婚!”

    88年的小田,在一家網際網路物流企業做運營經理,工作中雷厲風行,專業能力強,業務熟練,老成穩重的辦事能力讓老闆對她另眼相看,並有意提拔。新的一年裡,她為了升職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但年關在即,小田卻偷偷地買了去新加坡的機票,準備在國外一個人跨年。

    今年三十出頭,還沒有男朋友的小田,是有意的避開了春節。

    對於她來說,春節回家無疑是衝到了炮火連天的戰場的最前線。

    在外人眼中,她是有事業心的工作女強人,職場霸王花。

    但在父母親戚的眼中,她只是個可憐的沒人要的大齡剩女。

    在和父母多次反覆溝通無果後,今年小田毅然決然決定了不在家過年。

    小田這樣的做法是離經叛道的,但面對著七大姑八大姨的輪番炮轟,升職、加薪、買車、買房、催婚、催生奪命連環diss,更是被逼無奈之舉。

    “我不想感受老家的‘淳樸民風’!”

    網上有很多人會在返鄉後,po上一些很有意思的短影片,比如對比回家前和回家後的你,回家前都是千差萬別各有特點的光鮮亮麗,回家後都是土的驚人的一致,讓很多網友大呼:大家原來都一樣!

    其中還有一類,從一群婦女街坊聚集的路邊經過,配文案:我走過時一定寂靜無聲,但當我走過,一定熱鬧非凡。

    暗諷著老家的淳樸民風:愛嚼舌根。

    你永遠不知道,在別人的口中你是怎麼樣的形象,也許你是XX家三十好幾還沒有結婚的老小子,也許你是XX家眼光不好嫁錯了人活該受罪的傻閨女。

    在老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閒言碎語。

    很多人表示更喜歡大城市中的距離感,誰也不愛搭理誰,享受充分的自由。

    而回到家鄉,感受著來自四面八方審視的目光,堂而皇之被窺探生活,感覺自己就像只猴子,任人觀賞,毫無隱私。

    “我沒有錢”

    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沒有拿壓歲錢的資格了。

    年夜飯的雞腿不再是留給你的,告別了童年,基本也就告別了過春節的樂趣。

    不僅沒有錢拿,還要往外出錢。

    家裡的小輩日漸增多,年初一開始親戚們領著小屁孩串門,明擺著就是衝著壓歲錢來的,總得給點兒。

    給的少了,難免被一通議論,給壓歲錢都這樣吝嗇,肯定沒出息。

    給的多了,搓麻將的本錢都得摺進去。

    花錢給家裡置辦置辦年貨,每年過年的花銷都要超出預算,這都沒有問題。

    但為了過年充場面而捉襟見肘,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反正方臉絕不願意去做。

    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中有這麼一段話:讀了書後,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原來大多數人都活在別人設定的想象中的真實裡。

    旁人說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別人給你的設定,甭管。

    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不管別人怎麼看,儘量別讓自己掉進想象中的真實陷阱裡。

    不管回不回家,願你都是遵循自己的內心。

    新的一年裡,方臉在這裡祝福大家:諸事順利,平安喜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臘腸可以放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