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啊辣
-
2 # 囍囍囍888
老爸生病住院手術,作為兒子的你,是放下工作去照顧他呢還是讓工作繁忙的老婆去照顧?
題主一定是個女人。丈夫想讓你去照顧生病的公公,你不高興了,因為他從來都沒關心過你的母親。我也不贊成讓你去照顧公公,但理由與你的想法不同。
我認為兒子應該放下工作,好好照顧生病住院的老爸,而不是讓老婆代替自己。即使老婆工作不忙,也不要讓她來照顧自己的老爸(夫妻感情好,婆媳關係融洽,妻子主動要來照顧的除外)。
首先,老爸是自己的,就應該由自己來盡孝,以此來報答老爸的養育之恩。記得我的一個同事,他九十多歲的爺爺住院了。父親姊妹幾個輪流到醫院護理,並且還要值夜班,很辛苦。同事的父親也是快七十歲的人了,連自己都腰腿痠疼,還得去照顧病人,怎麼會吃得消呢?所以,同事心疼父親,想替父親去值班,但被拒絕了。父親說雖然自己身體欠佳,但仍想親自照顧自己的父親。只有這樣,將來有一天父親走了,當兒的心裡才會感到安慰。自己能為老父盡一點兒孝,將來才不會留下終身遺憾。我贊同他的做法,讓別人照顧與自己親自照顧,怎麼會一樣呢?
其次,“男女授受不親”,這句話沒有過時,即使現代社會,男女也不該一點不避諱。特別是兒媳與公爹,更應該保持距離。讓兒媳伺候公爹多有不便,即使兒媳是年輕一代,沒有封建思想,但你父親也會感到尷尬、不舒服。如果光餵飯、喂水還行,但擦屎抹尿絕對不行。
第三,有幾個兒媳從內心願意伺候公婆?別說關係不好,就是關係好的也靠不住。如果碰到缺德的兒媳,還會在無人的情況下欺負、虐待老人,你當兒的就那麼放心嗎?不就是放下工作,少賺幾個錢嗎?難道父親在你眼裡就那麼不值錢麼?假如真是這樣,只能說你是個不孝之子,該殺的貨!有個別媳婦動不動就說婆婆沒給看孩子,等老了如何如何。我就不明白了:父母養育兒子付出畢生心血,老了就應該讓兒子盡孝,兒應該報恩,為何還要討好媳婦才會有人伺候?這與媳婦有何關係?兒子如果能擔當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媳婦怎麼會那樣說呢?媳婦能在家,兒子怎麼就不能?你幾個月甚至是一年不掙錢,難道會餓死?平日沒有積蓄嗎?拿出來花唄!
假如我是兒子,我就自己伺候父親,根本不用媳婦參合。夫妻雙方,無論男人還是妻子,你自己的父母主要靠自己盡孝,夫妻有感情,就搭把手;不幫也無所謂。我歷來不贊成罵兒媳不孝的說法,依我看,都是兒子不孝!有的兒本來想去看望父母,被老婆罵了幾句,他腿肚子就朝前了。丈夫也好,妻子也罷,誰能為自己的父母努力爭取權益,誰的父母就會享點福,不是嗎?
-
3 # 麻醉醫生小康
我們會成為照顧父母的人,也會成為被兒女照顧的父母。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追悔莫及的痛苦。
我父親曾經因心梗在醫院住了近一個月,我白天上班,晚上還要陪著父親。雖然我家有6個兄弟姐妹,但是我做為醫生,我覺得我比他們更能照顧好父親,所以我承擔了大部分照顧的責任。我不想也不能失去父親,畢竟父親才60出頭,很年輕。我更不想我的孩子看不到爺爺。我的嫂子,姐夫每天都會承擔其他的事情,但是在醫院的陪護基本上是父親的兒女承擔,這是兒女們應該也必須承擔的責任。生你養你的父親病重了,你工作能夠安心嗎?反正我不安心。
我不想把一個家庭切割開來,把兒子兒媳切割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父親是兩個人長輩,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照顧。只要夫妻倆能夠協商好照顧長輩的分工,無所謂誰去照顧,誰去工作,或者請護工照顧,但是兒子一定要在親情上去關心父親。比如每天去醫院看看老人家,如果實在忙每天打電話聊聊天,問候老父親,這些事必須要做到的。
從一個醫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覺得兒子應該主動去承擔照顧的責任。這對病情的恢復更有好處。手術成功後,術後的護理更重要。這裡包括生理上的護理和心理的護理。生理上大部分由醫護人員承擔,但是心理的護理基本靠家人的關心。我父親住院是,我們每天輪流著給他講過去的故事,講兒孫們的成長,講還在肚子裡的孫子的變化。給父親讀讀報紙,講講笑話。但是工作繁忙的老婆沒有參與父親和自己的成長過程,很多事情不瞭解,他們之間的情感互動也會少很多。在病房那種相對壓抑的環境裡,身體更不容易複合。還有就是生理上的護理也相對不方便,比如大小便,還有病人需要適當的按摩,拍背等。所以兒子應該承擔更多照顧工作。
最後要說,男人就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你是男人你怎樣?女人怎麼看?
-
4 # 贏在高三
試想一下,如果是孩子生病住院,無論是作為父親還是母親,您還會去糾結誰該去照顧孩子嗎?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最不計回報的。自己的孩子多髒,把屎把尿,父母從不嫌棄;孩子生病,父母總是最著急,父母都是毫無怨言的照顧,哪怕是辭職也在所不辭、無怨無悔;反過來,等父母老了,有多少孩子願意花一點時間照顧父母呢? 又有多少孩子,長大後嫌棄老了的父母髒,甚至看都很少回去看父母,更不要說為生病的父母端屎端尿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一句大實話,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也不是孩子不孝順,而是在於“久病”,孩子作為工作的骨幹,家庭的頂樑柱,確實沒那麼多精力去照顧老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
所以,我覺著,老人就是夫妻雙方的老人,不要分那麼清楚你的,我的!誰有空,歲就去照顧,相對來說,女人照顧更細心,但是卻有不便,如果只是做飯送飯、跑腿看病倒也無所謂;如果都很忙,兒子就要請假去照顧,這是一個男人應該有的擔當,不管你的工作多麼需要你,因為父親是你唯一的,一旦失去,後悔莫及,只能發出“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嘆!
-
5 # 河南胸科張醫生
這個還需要在這裡問嗎?題主自己覺得呢?要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會如何選擇!
如果是很輕微的疾病住院療養可以不需要天天床旁照顧,母親或其他人(包括老婆)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較重的疾病你不去誰去!
最近碰到兩個病人,給大家講講!
第一個,老年人,70多歲了,胸悶、氣促的厲害,來諮詢我怎麼治療,需不需要住院?
我看了一下,肺部感染較重,有長期的胸悶病史,病人自己及家屬都麻木了,覺得不礙事!但作為醫生,我強烈的建議他們抓緊時間住院治療,大概時間需要半月!因為肺部感染、因為可以透過治療讓緩解老爺子的症狀,生活的更舒適!但問題來了,家屬(主要是幾個兒子)考慮住院時間太長,沒時間陪他!不願意住院!我內心很是生氣,義正言辭的教育了他們一番(真的是教育!),後來他們商量了很久,找了個相對不忙的兄弟來照顧(不清楚他們怎麼商量的)。後來老爺子經過幾天的治療,基本完全緩解症狀,讓他們回去了!
第二個,也是一個70歲的老爺子,肺癌需要手術治療,術前都是他姑娘跑來跑去的忙活,手術需要簽字了,他的兒子們仍然沒來(提前給他們說過時間了,說是家裡有生意,太忙!)我就告訴他姑娘,他的兒子們必須來,你一個姑娘家在這種大手術面前無法完全做主,不來手術無法開展!姑娘倒是很明白我的意思,就趕緊再次催促他們來!手術順利結束,從監護室回來病房後發現病房裡就老太太一個人(仍是提前告訴他們回來時間,是很大的手術),當時我就火爆了一下,我們時刻操心的老爺子的安危,你們倒好,讓老太太一個人在這守著,太大心了吧!後來這幾個家屬又被我狠狠的教育了一番!
在醫院裡、病房裡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老年患者,都是老伴在這裡陪伴,當然也有很多是兒女陪伴的!不過如果是個孩子在住院基本爸媽都不離開的!
我想說的是我們養孩子,是想在自己老了,不方便活動的時候他們能照顧我們,可我們自己首先的做個示範啊,要不以後能指望住孩子嗎!?
-
6 # 邊河靜靜流1
父親生病,當然是兒子去醫院照顧。無論是責任劃分上,感情上,還是照顧方便上,都應該是兒子去,而不是讓工作繁忙的媳婦去。
1. 從責任上,媳婦沒有贍養公公的義務。雖然聽起刺耳,但是女婿也沒有贍養岳父母的義務,對等關係。
2. 從感情上,兒子是自己父母一手一腳含辛茹苦養大的,對父母的報恩除了平時孝敬,最關鍵的是在父母不能動彈時予以照顧。
如果自己的父母最痛苦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兒子不去照顧,內心不會愧疚嗎?你還有感恩之心嗎?真是枉為人子!
與其老人死後把葬禮辦得風風光光,不如病床前細心餵飯,耐心擦身洗臉洗腳。與其空談孝道,不如好好在病床前端屎倒尿!
3. 從方便來說,媳婦怎麼合適給公公擦屁股、洗身子?媳婦怎麼有權力在醫院通知書上簽字?如果出現後果,媳婦會被男方所有親戚責怪甚至打罵!
很多方面,媳婦既沒有力氣,也沒有權力。顯然是兒子去合適。
這個兒子,應該趕快去承擔好自己的責任!否則你會愧疚一生的!
回覆列表
當然兒子去照顧。還用問嗎?
題目也講了,老婆同樣“工作繁忙”。那麼兩口子必須要出一個人,無疑作為兒子的更適合。為什麼呢?這是公公手術了。伺候過手術病人的人都知道,這個伺候不僅僅是伺候吃飯,打針吃藥。手術後的人大小便很多不能自己去廁所,得由伺候的人管理。作為兒媳婦不是太方便吧?如果確實沒人,兒媳婦伺候老人也沒啥,兒子在不是更合適嗎?
同樣的道理,如果哪一天丈母孃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丫頭伺候比女婿更合適吧?作為兒子,伺候自己老爹,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從病者角度來說,老人應該更願意跟前的人是兒子而不是兒媳婦吧?一來血脈親情,二來老人自己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