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燧人氏,出自遠古時期發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人類的遠古文明的起源首先是用火。因為用火關係人類生存,一是熟食,二是禦寒,三是照明。一些人類學家認為,人類用火的歷史始於石器時代中期,相當於歐洲的莫斯特文化時期。據此,他們不承認處於舊石器代早期的“北京人”能使用火。直至2001年,美國的權威雜誌《科學》載文還對“北京人”用火提出質疑,認為“那裡的任何火焰都不是人手所點燃的”。可是“北京人”遺址文化積澱厚達幾十釐米到幾米的灰燼層,燃燒過的朴樹子、木炭、燒石、被烤的石器、燒過的鹿角和各種動物骨骼,都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北京人在新石器早期已經完全學會了用火!”北京山頂洞人的用火說明,中國猿人比歐洲人用火的舊石器中期早幾十萬年!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燧人氏”吧! 有學者推算,從發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以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公元前2697年推算,燧人氏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乙卯一千八百零九年(公元前4606年,學者招琳以三皇之二太昊伏羲氏在位元年加三十年而得來此年數),實際上,按盤古氏起算,至三皇之一的燧人氏,相距也許有數萬年,或十數萬年,由於當時文字未興,因而無法推測真正的次第順序。 燧人氏,三皇之首,他首先發明瞭鑽木取火,以備火化,熟食保健,併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在史籍《帝王世紀》中記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又發明了“陽燧”,用陽燧取日光為火,世人稱其為“盜天火”,因湯古氏為人類進入火文明立下蓋世之功,所以世人稱其為“燧人氏”即“火神”,又曰“炎帝”,即火人之王。史籍《後漢書·荀爽傳》中證曰:“湯在地為火,在天為日”。 燧人氏時代,即矇昧中期的社會階段,是中期舊時石器時代。在這個歷史時期中,人類有幾個顯著的特徵,即骨器的出現、鑿孔技術的發明、特別是火的應用。由於勞動生產的發展與火的應用,發達了人類自身的肉體機構,因而提高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從而擴大了他們對自然界的佔領,隨著採集向狩獵開始轉化,這就出現了男獵女採的原始分工,至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 燧人氏之後裔中有世襲為掌火之官者,後分衍有火師氏、大火氏、鶉火氏、西火氏、北火氏、中火氏等,多省文簡化為單姓火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口傳歷史,出自遠古時期人類樸素自然辨證思維,屬於以五行氏說為氏。 遠古人類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與水氏的出現。這五個部落非同小可,他們均是強大、有影響的部落,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與水神。 由“神”而“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什麼是“帝”,這在典籍《孔子家語》中回答得非常精彩:“季康子問孔子,曰:‘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問何謂五帝?’孔子曰:‘……古之王者,易代改號,取法五行,是以太皋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昊配金,顓頊配水。’季康子曰:‘太皋氏其始木,何也?’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於木。木,東方也。萬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則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季康子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五行佐,而稱上帝。太皋之屬配焉,亦云帝從其號。’” 中國的“五帝”,各配木、火、土、金、水。此五行即五種物質,同時也是方位與順序,全是蒼天之所賜。 火氏,由此而來。口可傳千古,必有其源能依! 第三個淵源:源於苗族,出自東漢末羅匐人(南蠻)火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東漢末期有“南蠻”(羅匐人)火濟,在蜀漢時期因助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為羅甸國國王(今貴州大方),其後代子孫有以先祖名中的“火“為姓氏,稱火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上古帝嚳高辛氏之臣祝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記·五帝紀正》記載:“帝嚳高辛氏,其母不見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夌,齠齜官聖德。能順三辰。年十五佐顓頊,三十而登帝位,都毫,以木承水。以人事紀官,以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元冥為水正,后土為土正,是為五行之官。分職而治諸侯,於是化被天下,遂作樂六莖,以康帝位。” 古史相傳,祝融出於顓頊,也就是帝嚳高辛氏的弟弟,時為火正,就是掌管火之官,為五天官之第二位。據史籍《左傳》記載:“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已、董、彭、禿、雲、曹、斟、羋。”其實,祝融八姓皆為庶支之姓,嫡支皆以祝融的官職稱謂“火正”為姓氏,稱火正適,後省文簡化為火氏,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五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出自波斯語“火者”,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 回族中的火姓,出自古波斯語“查拉斯圖拉”,漢語即“火者”、“聖火”,原意為顯著和富有,後來演變為尊貴、學者、聖高等多種含意,故而,在回族中採用“火”為姓氏者頗多。 著名的北京八達嶺居庸關長城處於關溝,是南口城至八達嶺岔道城之間長約二十公里的高山峽谷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 關溝兩側層巒疊嶂,一側為太行山餘脈,一側為燕山餘脈。溝內清溪縈繞,草木蔥翠、禽鳥飛鳴,其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明朝時期即有“居庸八景”之稱。其“居庸疊翠”為清乾隆大帝所提,亦是“燕京八景”之一,並有關溝“七十二景”之說流傳至今。那裡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其歷史源遠流長。 雄握燕京北門的居庸關長城,有一處地方叫做“五桂頭”,原名亂柴溝,歷史上也是防守的重點區域。傳說,當年燕王朱棣率軍掃北時,手下有回族火氏五兄弟,齊心協力幫助朱棣攻下亂柴溝,為明軍擊潰元朝大都北境守軍主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棣後來奪侄位當了皇帝,對驍勇善戰的火氏五兄弟很是不放心,因此沒過多久,就以“蒙古細作“的罪名殺害了五兄弟,並將其五顆人頭懸於彈琴峽附近的路旁示眾,此後,人們就稱該地為“五鬼頭”。 火氏五兄弟無辜被誅,使許多當年投奔燕王又立過戰功的人感到自危,人心浮動,皆想離開。剛剛坐上江山的明成祖朱棣一下子慌了,為了安穩人心,連忙又為火氏五兄弟平反,再賜封其為“五顯財神”,並立五顯財神廟於關溝之內。世人因而又改“五鬼頭”為“五貴頭”,亦有稱“五火頭”者。 清朝末年,中國鐵路鼻祖詹天佑在修建京張鐵路時,認為“貴”字太俗,因而又將“五貴頭”改成了“五桂頭”。至此,該地三易其名而終為“五桂頭”。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郭爾羅斯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 蒙古族郭爾羅斯氏:亦作郭洛羅斯,世居察哈爾、科爾沁地區。後滿族也用以為姓氏,滿語為Gorlos Hala,世居沾河等地。內扎薩克也有此姓,以部為氏。 蒙古族郭爾羅斯氏後改漢字單姓為郭氏、火氏。而滿族郭爾羅斯氏後改漢字單姓為郭氏、高氏。 另外: 在今上海市浦東閔行區,有當地火氏一族的聚居村。 傳說,該支火氏原來是元朝官宦,在元朝末期自湖南衡陽避禍遷徙而來,一路上自稱為火夫,以透過明軍的盤查。待安全抵達目的地後,遂以“火”為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火家宅以前的祠堂內,供奉有祖上武舉的弓具和馬鞍,初步判斷為元末蒙古族官員後裔攜族流亡,屬於避禍改姓為氏。該姓源為口傳歷史,有待進一步考證。 第七個淵源:源於錫伯族,出自古錫伯族霍火齊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 錫伯族霍火齊氏,世代居於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區)、虎爾哈烏拉(今黑龍江牡丹江)等地,後有改漢字單姓為霍氏、火氏、齊氏者。 隨著清乾隆大帝下令錫伯族人西遷戍邊,一部分霍火齊氏族人遷徙到了新疆伊犁地區,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完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部分霍火齊氏族人後在新疆察布查爾地區生息繁衍,因此又稱“中國東北、西南有兩把火”。 得姓始祖:火濟。 火濟為三國時期羅匐人(苗族)。在三國時期,蜀漢國境內南夷孟獲謀反,諸葛亮率兵南征,途經貴州,火濟率眾出營四百餘里迎皆,並有金、銀、衣被、刀槍箭、戰馬車架、軍隊民夫,盡力支助諸葛亮軍。在戰鬥中,火濟身先士卒,多發揮關鍵作用。得勝回朝後,諸葛孔明奏劉禪,封其為羅匐國國王,後長期為西蜀政權撣壓南方。最後一次為西蜀出征時,火濟達一百零四歲高齡,騎不動戰馬,便坐滑竿指揮作戰,得勝後被劉禪接到西蜀,稱其為仲父,並在金殿為其長設座位,入朝免禮,並賜以“銀鴻義仗”,以示極寵。因其壽誕極高,民間稱其為壽王。火濟後代子孫有的以祖名中的火字為姓,稱為火氏。故火氏後人奉火濟為火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火姓望居羅甸國(今貴州省大方縣一帶)。 三、歷史名人 火 濟:又稱火阿濟,三國時為助武侯徵孟獲者。《明史》作火濟,《貴州通志》及《黔書》因夷譜三十三世有齊齊活之名,而誤以為濟濟火而稱為濟火將軍。濟火以鹿裡分與其兄莫布,即芒部,為德施氏而創業貴州,今《鎮雄州志》有七里營,為武侯收濟火處,見《鎮雄縣誌》。又云莫布為濟火之子,火濟深目長身,而黧色而白齒,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眾,諸蠻戴之。武 侯使李恢由平彝通道進盤江,火濟獻糧通道,助兵有功,世長其上。火濟牂牁帥,實為羅甸中興之祖。後世混作始祖慕齊齊及其活,今正之。”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燧人氏,出自遠古時期發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人類的遠古文明的起源首先是用火。因為用火關係人類生存,一是熟食,二是禦寒,三是照明。一些人類學家認為,人類用火的歷史始於石器時代中期,相當於歐洲的莫斯特文化時期。據此,他們不承認處於舊石器代早期的“北京人”能使用火。直至2001年,美國的權威雜誌《科學》載文還對“北京人”用火提出質疑,認為“那裡的任何火焰都不是人手所點燃的”。可是“北京人”遺址文化積澱厚達幾十釐米到幾米的灰燼層,燃燒過的朴樹子、木炭、燒石、被烤的石器、燒過的鹿角和各種動物骨骼,都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北京人在新石器早期已經完全學會了用火!”北京山頂洞人的用火說明,中國猿人比歐洲人用火的舊石器中期早幾十萬年!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燧人氏”吧! 有學者推算,從發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以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公元前2697年推算,燧人氏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乙卯一千八百零九年(公元前4606年,學者招琳以三皇之二太昊伏羲氏在位元年加三十年而得來此年數),實際上,按盤古氏起算,至三皇之一的燧人氏,相距也許有數萬年,或十數萬年,由於當時文字未興,因而無法推測真正的次第順序。 燧人氏,三皇之首,他首先發明瞭鑽木取火,以備火化,熟食保健,併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在史籍《帝王世紀》中記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又發明了“陽燧”,用陽燧取日光為火,世人稱其為“盜天火”,因湯古氏為人類進入火文明立下蓋世之功,所以世人稱其為“燧人氏”即“火神”,又曰“炎帝”,即火人之王。史籍《後漢書·荀爽傳》中證曰:“湯在地為火,在天為日”。 燧人氏時代,即矇昧中期的社會階段,是中期舊時石器時代。在這個歷史時期中,人類有幾個顯著的特徵,即骨器的出現、鑿孔技術的發明、特別是火的應用。由於勞動生產的發展與火的應用,發達了人類自身的肉體機構,因而提高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從而擴大了他們對自然界的佔領,隨著採集向狩獵開始轉化,這就出現了男獵女採的原始分工,至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 燧人氏之後裔中有世襲為掌火之官者,後分衍有火師氏、大火氏、鶉火氏、西火氏、北火氏、中火氏等,多省文簡化為單姓火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口傳歷史,出自遠古時期人類樸素自然辨證思維,屬於以五行氏說為氏。 遠古人類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與水氏的出現。這五個部落非同小可,他們均是強大、有影響的部落,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與水神。 由“神”而“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什麼是“帝”,這在典籍《孔子家語》中回答得非常精彩:“季康子問孔子,曰:‘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問何謂五帝?’孔子曰:‘……古之王者,易代改號,取法五行,是以太皋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昊配金,顓頊配水。’季康子曰:‘太皋氏其始木,何也?’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於木。木,東方也。萬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則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季康子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五行佐,而稱上帝。太皋之屬配焉,亦云帝從其號。’” 中國的“五帝”,各配木、火、土、金、水。此五行即五種物質,同時也是方位與順序,全是蒼天之所賜。 火氏,由此而來。口可傳千古,必有其源能依! 第三個淵源:源於苗族,出自東漢末羅匐人(南蠻)火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東漢末期有“南蠻”(羅匐人)火濟,在蜀漢時期因助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為羅甸國國王(今貴州大方),其後代子孫有以先祖名中的“火“為姓氏,稱火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上古帝嚳高辛氏之臣祝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記·五帝紀正》記載:“帝嚳高辛氏,其母不見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夌,齠齜官聖德。能順三辰。年十五佐顓頊,三十而登帝位,都毫,以木承水。以人事紀官,以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元冥為水正,后土為土正,是為五行之官。分職而治諸侯,於是化被天下,遂作樂六莖,以康帝位。” 古史相傳,祝融出於顓頊,也就是帝嚳高辛氏的弟弟,時為火正,就是掌管火之官,為五天官之第二位。據史籍《左傳》記載:“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已、董、彭、禿、雲、曹、斟、羋。”其實,祝融八姓皆為庶支之姓,嫡支皆以祝融的官職稱謂“火正”為姓氏,稱火正適,後省文簡化為火氏,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五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出自波斯語“火者”,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 回族中的火姓,出自古波斯語“查拉斯圖拉”,漢語即“火者”、“聖火”,原意為顯著和富有,後來演變為尊貴、學者、聖高等多種含意,故而,在回族中採用“火”為姓氏者頗多。 著名的北京八達嶺居庸關長城處於關溝,是南口城至八達嶺岔道城之間長約二十公里的高山峽谷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 關溝兩側層巒疊嶂,一側為太行山餘脈,一側為燕山餘脈。溝內清溪縈繞,草木蔥翠、禽鳥飛鳴,其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明朝時期即有“居庸八景”之稱。其“居庸疊翠”為清乾隆大帝所提,亦是“燕京八景”之一,並有關溝“七十二景”之說流傳至今。那裡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其歷史源遠流長。 雄握燕京北門的居庸關長城,有一處地方叫做“五桂頭”,原名亂柴溝,歷史上也是防守的重點區域。傳說,當年燕王朱棣率軍掃北時,手下有回族火氏五兄弟,齊心協力幫助朱棣攻下亂柴溝,為明軍擊潰元朝大都北境守軍主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棣後來奪侄位當了皇帝,對驍勇善戰的火氏五兄弟很是不放心,因此沒過多久,就以“蒙古細作“的罪名殺害了五兄弟,並將其五顆人頭懸於彈琴峽附近的路旁示眾,此後,人們就稱該地為“五鬼頭”。 火氏五兄弟無辜被誅,使許多當年投奔燕王又立過戰功的人感到自危,人心浮動,皆想離開。剛剛坐上江山的明成祖朱棣一下子慌了,為了安穩人心,連忙又為火氏五兄弟平反,再賜封其為“五顯財神”,並立五顯財神廟於關溝之內。世人因而又改“五鬼頭”為“五貴頭”,亦有稱“五火頭”者。 清朝末年,中國鐵路鼻祖詹天佑在修建京張鐵路時,認為“貴”字太俗,因而又將“五貴頭”改成了“五桂頭”。至此,該地三易其名而終為“五桂頭”。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郭爾羅斯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 蒙古族郭爾羅斯氏:亦作郭洛羅斯,世居察哈爾、科爾沁地區。後滿族也用以為姓氏,滿語為Gorlos Hala,世居沾河等地。內扎薩克也有此姓,以部為氏。 蒙古族郭爾羅斯氏後改漢字單姓為郭氏、火氏。而滿族郭爾羅斯氏後改漢字單姓為郭氏、高氏。 另外: 在今上海市浦東閔行區,有當地火氏一族的聚居村。 傳說,該支火氏原來是元朝官宦,在元朝末期自湖南衡陽避禍遷徙而來,一路上自稱為火夫,以透過明軍的盤查。待安全抵達目的地後,遂以“火”為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火家宅以前的祠堂內,供奉有祖上武舉的弓具和馬鞍,初步判斷為元末蒙古族官員後裔攜族流亡,屬於避禍改姓為氏。該姓源為口傳歷史,有待進一步考證。 第七個淵源:源於錫伯族,出自古錫伯族霍火齊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 錫伯族霍火齊氏,世代居於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區)、虎爾哈烏拉(今黑龍江牡丹江)等地,後有改漢字單姓為霍氏、火氏、齊氏者。 隨著清乾隆大帝下令錫伯族人西遷戍邊,一部分霍火齊氏族人遷徙到了新疆伊犁地區,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完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部分霍火齊氏族人後在新疆察布查爾地區生息繁衍,因此又稱“中國東北、西南有兩把火”。 得姓始祖:火濟。 火濟為三國時期羅匐人(苗族)。在三國時期,蜀漢國境內南夷孟獲謀反,諸葛亮率兵南征,途經貴州,火濟率眾出營四百餘里迎皆,並有金、銀、衣被、刀槍箭、戰馬車架、軍隊民夫,盡力支助諸葛亮軍。在戰鬥中,火濟身先士卒,多發揮關鍵作用。得勝回朝後,諸葛孔明奏劉禪,封其為羅匐國國王,後長期為西蜀政權撣壓南方。最後一次為西蜀出征時,火濟達一百零四歲高齡,騎不動戰馬,便坐滑竿指揮作戰,得勝後被劉禪接到西蜀,稱其為仲父,並在金殿為其長設座位,入朝免禮,並賜以“銀鴻義仗”,以示極寵。因其壽誕極高,民間稱其為壽王。火濟後代子孫有的以祖名中的火字為姓,稱為火氏。故火氏後人奉火濟為火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火姓望居羅甸國(今貴州省大方縣一帶)。 三、歷史名人 火 濟:又稱火阿濟,三國時為助武侯徵孟獲者。《明史》作火濟,《貴州通志》及《黔書》因夷譜三十三世有齊齊活之名,而誤以為濟濟火而稱為濟火將軍。濟火以鹿裡分與其兄莫布,即芒部,為德施氏而創業貴州,今《鎮雄州志》有七里營,為武侯收濟火處,見《鎮雄縣誌》。又云莫布為濟火之子,火濟深目長身,而黧色而白齒,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眾,諸蠻戴之。武 侯使李恢由平彝通道進盤江,火濟獻糧通道,助兵有功,世長其上。火濟牂牁帥,實為羅甸中興之祖。後世混作始祖慕齊齊及其活,今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