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54171410799

    《傷寒雜病論》自序稱全書共16卷,但與史載卷數不一致。從王叔和 整編後八個世紀,到宋代經過“校正醫書局”考訂後,分為《傷寒論》與 《金匱要略》二書,流傳至今。該書:

    第一,系統化了中醫臨證學。

    《內經》多屬於基本理論,其臨證治療大部分是針炙。《傷寒雜病 論》的臨證內容則十分系統,而且大大超出了《內經》。 例如,《內經》 把熱病的病程歸結為12天,一天傳一經。

    《傷寒論》也肯定“傳變”, 但時間和次第,並不死板:有傳、有不傳、有循經傳、有越經傳、還有直 中。有一經病、有二經病、三經病、有合病、並病、壞病等,更加符合實 際。

    該書基本內容分兩大部分:其傷寒部分,總結有397法,113方。

    開闢 了熱病學(傳染病學)的道路;其雜病部分論述了內、外、婦各科40餘種 病,實際方劑有176首(除去重複和只有方名者,為後世分科發展奠定了基礎)。全書用藥200餘味,這在漢代是很高水平的臨證全書了。

    第二,基本確立了辨證施治原則。

    辨證施治是中醫學一大特色,是理法方藥統一規律的概括。 《傷寒雜 病論》一書,基本上體現了辨證施治的模式。例如:

    四診察病:《內經》對疾病有時側重從症狀或脈象下診斷。

    《傷寒雜 病論》則透過大量實踐經驗運用了脈證合參,發展了診法。

    八綱辨證:如《傷寒》第七條,《金匱》第三篇等,都區分了陰陽的 病型;《金匱》第一篇區分了表裡的部位;《金匱》第四篇區分了寒熱的 徵象;《傷寒》第七十條著重了正邪的虛實。

    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在該書 中運用的很成熟了。

    六經分證與臟腑分證:傷寒感外邪,所以按六經分證,陽經由表及 裡,陰經由實而虛,符合臨證實際。雜病多屬內傷,所以臟腑分證更有意 義。

    治傷寒以袪邪為主,治內傷以扶正為主,不同分證,有各自的臨證價值。

    八法治則:該書運用了八法。 如治傷寒重在攻邪,故以汗、吐、下為 主,也有溫、利、和,如第277、381、387各條。

    治雜病則多用補法。該 書的八法與現在所說的八法只有一項差別,即現在的“消”在該書中是 “利”。

    總之,表證用汗法,裡證用下法,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熱證用 清法,寒證用溫法等,該書是十分明確的。

    該書也有侷限:如傷寒傳經理論還有某些機械論,關於不可用“本命 肉”之類的論斷都是不科學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自制可替代含氮元素高的肥使用在家庭蔬菜種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