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myug3287

    作品譯文: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塵土,原本就像飄泊風塵,沒有根蒂。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間人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非要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及時行樂,有酒就要邀請鄰里朋友一起共飲。人生就如同時光一樣,只要過去了,就不會重新再來,因此,要趁著年富力強,勉勵自己,多做些應該做的事。原文:【陶淵明雜詩十二首(之一)】作者:陶淵明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擴充套件資料:《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寫的五言古詩。前四句感嘆人生之無常,中間四句告訴人們對生活中偶爾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最後四句是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髮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地在生活中尋找著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平常,質如璞玉,然而內蘊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人深省。

  • 2 # lanfengz2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詩大約作於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中間寫景 的一節,“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 作者正是以此作為汙濁喧囂的官場——所謂“樊籠”——的對立面,表現自己的社會理 想和人生觀念。結末“復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寫到了農業勞動;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於它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

      《讀山海經》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精衛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斷首,猶反抗不止,都表現出不為命運屈服的偉大精神。最後二句,既是說精衛、刑天,也是說自己:雖有昔日的壯志雄心,卻沒有償願 的時機!這些詩的事實背景已無法加以確鑿的證明,但至少可以說明,陶淵明在隱居中仍然渴望強烈的、有所作為的人生。魯迅先生指出,陶詩不但有“靜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這些作品而言。不過,應當看到兩者也並不 是截然對立的。

  • 3 # 使用者219515082544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餘”。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你賺到錢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