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與營養
豆漿好多人天天買、天天喝,可是豆漿中到底含有哪些營養?怎麼喝豆漿才算最科學的呢?
豆漿是用大豆浸泡後磨成的飲料,既可以直接飲用,又能夠做成豆製品。豆漿的營養來源於大豆。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很高的,大約有35%~40%左右,它比各種肉類的蛋白質含量要高兩三倍。除蛋白質、鈣、鐵等各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外,大豆中還含有豆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這些物質可以幫助人們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
大豆營養豐富,但是,只有透過充分加工,這些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比如,幹炒大豆時蛋白質消化率一般是48%,而整粒煮大豆時消化率僅為65%。大豆經過水泡、碾磨、做成豆漿、充分加熱之後,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則可以一下子提高為90%。
豆漿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被世界各華人民所接受,歐洲稱它為“植物奶”,而美國豆漿的零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美元。但是大家知道,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很容易變質,而豆漿一般是現做、現賣、現喝的,這使豆漿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很短,不提供給各種微生物充分活動的機會,因此它提供的蛋白質是最衛生的。
豆漿中的營養可以說非常豐富,可是如果加工不合理,這些營養就不會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弄不好反而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拿煮豆漿來說吧?這裡邊的學問還真不少。
煮豆漿確實有很多的科學,但可能有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喝完豆漿之後胃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這就是因為煮豆漿的時候沒有煮透,豆漿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會刺激胃與腸道,從而引起噁心、嘔吐,還有一些腹瀉現象。一般豆漿煮到80℃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一種假沸現象。這時候,很多人就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了,其實,這時候還需要繼續煮3~5分鐘,豆漿裡的有害的物質才能被破壞,才能失去活性。
有人覺得豆漿是好東西,牛奶也是好東西,那麼,把它們放在一起煮,營養不就更豐富了嗎?如果您是這麼想的話,那可就錯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豆漿要煮8~10分鐘才能夠煮熟,而牛奶呢,如果煮這麼長時間的話,它裡面所含有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就會被白白損失掉。
煮熟了的豆漿難免會有豆腥味,您要是特別在意的話,那該怎麼辦呢?
其實,豆漿當中的豆腥味經過長時間的煮沸後會減輕的。但如果有人特別在意的話,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整一下,比如說做成鹹的或者甜的豆漿。其實,鹹豆漿現在有很多吃法,特別是上海人喜歡吃鹹豆漿,他們在豆漿裡放一點紫菜、蝦皮、菜葉等,就做成了一碗營養很豐富的豆漿。當然,如果喜歡吃甜味,也可以往豆漿中適量加點白糖來調整口味。中老年人最好用蜂蜜來代替白糖放入豆漿中,這樣對身體更有好處。
有的人喜歡用豆漿衝生雞蛋,認為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而實際效果又怎麼樣呢?
豆漿即使煮得很熟很透了,直接衝生雞蛋,也不容易把雞蛋衝熟,況且,雞蛋當中含有一種黏性蛋白,它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雞蛋打到豆漿裡面,煮熟了以後再吃。
喝豆漿的時候還要注意幹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澱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如果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營養就平衡了。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食品粉碎機,其中便有專門的豆漿機。有了它們的幫忙,您就可以在家裡自制豆漿了。
在自制豆漿的過程中,您還能把綠豆、紅豆等其他種類的豆子新增到大豆裡面去。用這些混合起來的豆子製作出來的豆漿,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如果您實在太忙,既沒有時間去買豆漿,更沒有時間自制豆漿,那就索性買速溶的豆漿,用熱水一衝,味道不錯,營養也不少。
可以說,喝豆漿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喝豆漿還得慎重一些。
科學地講,像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他們胃腸功能發育還不是太完善,最好不喝豆漿。還有一些痛風或是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於受到蛋白質的需要量限制,所以也不宜大量喝豆漿。
除了喝豆漿,我們獲取大豆蛋白的途徑還很多,比如吃豆腐。根據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推薦,每人每天至少應該攝入30克左右的大豆蛋白。也就是說,如果您要吃豆腐的話,應該是150克,也就是3兩左右就行了。如果是吃豆製品的話,應該是45克,也就是1兩左右即可。
喝豆漿也有講究
“人不可一天無豆”,就是說,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每天必須要食用點豆製品。當然,豆漿一直是人們非常喜歡的飲品,對人體也非常有好處,可是,豆漿該怎樣喝對人體才更有益呢?
豆漿是屬寒性的,所以有胃寒,比如吃了飯以後消化不好、愛打嗝、礙氣的人,還有脾虛的,比如有腹瀉、脹肚的人不要喝。同時,因為豆漿在體內的代謝過程當中,會在細胞裡產生核酸、尿酸,所以患尿酸增多症的病人也不能喝豆漿。另外,腎臟功能不好、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癥的病人不要喝豆漿,因為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豆漿與營養
豆漿好多人天天買、天天喝,可是豆漿中到底含有哪些營養?怎麼喝豆漿才算最科學的呢?
豆漿是用大豆浸泡後磨成的飲料,既可以直接飲用,又能夠做成豆製品。豆漿的營養來源於大豆。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很高的,大約有35%~40%左右,它比各種肉類的蛋白質含量要高兩三倍。除蛋白質、鈣、鐵等各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外,大豆中還含有豆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這些物質可以幫助人們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
大豆營養豐富,但是,只有透過充分加工,這些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比如,幹炒大豆時蛋白質消化率一般是48%,而整粒煮大豆時消化率僅為65%。大豆經過水泡、碾磨、做成豆漿、充分加熱之後,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則可以一下子提高為90%。
豆漿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被世界各華人民所接受,歐洲稱它為“植物奶”,而美國豆漿的零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美元。但是大家知道,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很容易變質,而豆漿一般是現做、現賣、現喝的,這使豆漿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很短,不提供給各種微生物充分活動的機會,因此它提供的蛋白質是最衛生的。
豆漿中的營養可以說非常豐富,可是如果加工不合理,這些營養就不會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弄不好反而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拿煮豆漿來說吧?這裡邊的學問還真不少。
煮豆漿確實有很多的科學,但可能有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喝完豆漿之後胃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這就是因為煮豆漿的時候沒有煮透,豆漿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會刺激胃與腸道,從而引起噁心、嘔吐,還有一些腹瀉現象。一般豆漿煮到80℃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一種假沸現象。這時候,很多人就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了,其實,這時候還需要繼續煮3~5分鐘,豆漿裡的有害的物質才能被破壞,才能失去活性。
有人覺得豆漿是好東西,牛奶也是好東西,那麼,把它們放在一起煮,營養不就更豐富了嗎?如果您是這麼想的話,那可就錯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豆漿要煮8~10分鐘才能夠煮熟,而牛奶呢,如果煮這麼長時間的話,它裡面所含有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就會被白白損失掉。
煮熟了的豆漿難免會有豆腥味,您要是特別在意的話,那該怎麼辦呢?
其實,豆漿當中的豆腥味經過長時間的煮沸後會減輕的。但如果有人特別在意的話,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整一下,比如說做成鹹的或者甜的豆漿。其實,鹹豆漿現在有很多吃法,特別是上海人喜歡吃鹹豆漿,他們在豆漿裡放一點紫菜、蝦皮、菜葉等,就做成了一碗營養很豐富的豆漿。當然,如果喜歡吃甜味,也可以往豆漿中適量加點白糖來調整口味。中老年人最好用蜂蜜來代替白糖放入豆漿中,這樣對身體更有好處。
有的人喜歡用豆漿衝生雞蛋,認為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而實際效果又怎麼樣呢?
豆漿即使煮得很熟很透了,直接衝生雞蛋,也不容易把雞蛋衝熟,況且,雞蛋當中含有一種黏性蛋白,它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雞蛋打到豆漿裡面,煮熟了以後再吃。
喝豆漿的時候還要注意幹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澱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如果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營養就平衡了。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食品粉碎機,其中便有專門的豆漿機。有了它們的幫忙,您就可以在家裡自制豆漿了。
在自制豆漿的過程中,您還能把綠豆、紅豆等其他種類的豆子新增到大豆裡面去。用這些混合起來的豆子製作出來的豆漿,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如果您實在太忙,既沒有時間去買豆漿,更沒有時間自制豆漿,那就索性買速溶的豆漿,用熱水一衝,味道不錯,營養也不少。
可以說,喝豆漿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喝豆漿還得慎重一些。
科學地講,像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他們胃腸功能發育還不是太完善,最好不喝豆漿。還有一些痛風或是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於受到蛋白質的需要量限制,所以也不宜大量喝豆漿。
除了喝豆漿,我們獲取大豆蛋白的途徑還很多,比如吃豆腐。根據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推薦,每人每天至少應該攝入30克左右的大豆蛋白。也就是說,如果您要吃豆腐的話,應該是150克,也就是3兩左右就行了。如果是吃豆製品的話,應該是45克,也就是1兩左右即可。
喝豆漿也有講究
“人不可一天無豆”,就是說,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每天必須要食用點豆製品。當然,豆漿一直是人們非常喜歡的飲品,對人體也非常有好處,可是,豆漿該怎樣喝對人體才更有益呢?
豆漿是屬寒性的,所以有胃寒,比如吃了飯以後消化不好、愛打嗝、礙氣的人,還有脾虛的,比如有腹瀉、脹肚的人不要喝。同時,因為豆漿在體內的代謝過程當中,會在細胞裡產生核酸、尿酸,所以患尿酸增多症的病人也不能喝豆漿。另外,腎臟功能不好、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癥的病人不要喝豆漿,因為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