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扔熊了

    一般整個孕期要做三次B超,第一次是1-2月的時候,這時做主要是確認懷孕和排除宮外孕,然後是在5個月的時候,主要目的是孩子生長情況是否良好、有無缺陷,然後就是預產期,目的是觀察孩子是否臍帶繞頸,以決定是順產或剖腹產。 第一次檢查在妊娠18~20周,這個時候胎寶寶已有雛形,這次檢查的重點在於排除真正的胎兒外畸形,所以是一定要做的一次檢查。多數婦產科大夫都不主張18周以內的孕婦做B超,尤其是在懷孕12周以內。但是,如果孕婦在早期出現令人揪心的情況,如陰道流血、突然腹痛,藉助B超確定胚胎是否存活,能否繼續妊娠;有無異常妊娠像宮外孕或葡萄胎,則是最直接和可靠的手段,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是明智的做法。 而第二次檢查,可以做,也可以是必要時才做,在妊娠後期瞭解胎兒生長髮育情況,羊水狀況及胎盤有無異常等。如果妊娠不正常,就需根據病情,決定B超檢查的次數了,例如羊水過多時,可能要在治療前後,經常重複測量羊水量,又如妊娠超過40周後,可能需要1~2次/周B超檢查,測量羊水量及評估胎兒在宮內的狀況。

  • 2 # 使用者9244747964999

    孕期做B超的意義重大。能夠直觀地看到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情況,醫生可以根據B超生成的影象來獲取各種“胎兒生長資料”,進而看胎兒是否健康發育。

    正常情況,整個孕期孕媽大概要做4-6次B超檢查,但也有個別準媽媽因為身體原因或者胎兒發育異常,需要增加做B超的次數,具體次數因人而異。

    第1次:確認懷孕

    檢查孕周:懷孕6-8周

    準媽媽在得知自己懷孕的情況下,儘量去醫院確認一下(驗血或做B超),透過B超檢查主要確認:宮內孕還是宮外孕、是否有胎心胎芽(一般懷孕7周左右可以看到)。

    如果B超上顯示宮內正常懷孕,可見孕囊、胎心胎芽,那就說明胎寶寶正常發育著。如果這次B超只見到胎芽、沒有原始胎心搏動的話,準媽媽也不要太擔心,可能受精卵著床的時間晚了些,可以一週後再去複查一下,或是結合孕酮及HCG翻倍情況進行排除。

    第2次:NT檢查

    檢查孕周:懷孕11-14周

    這個孕周有個重要的檢查:NT檢查。

    這是透過B超檢查來掃描“胎兒頸部透明層的厚度”,最佳檢查時間是懷孕11-14周,若是超過懷孕14周再去檢查就會不準確了。

    所以,很多醫院會安排這次B超檢查和第一次正式產檢(懷孕12周的產檢)一起做,只有確認胎兒發育正常,才建檔入電腦資料。

    第3次:排畸檢查

    檢查孕周:懷孕20-28周

    這次檢查是透過三維彩超或者四維彩超來為準媽媽準備一次“排畸檢查”,透過顯像可清晰地顯示胎兒眼睛、鼻子、嘴巴、下頜等狀態;還可以進行表面畸形和內臟畸形的診斷,比如先天性心臟病、唇顎裂、多指、外耳畸形等;也可以看胎盤成熟度、臍帶是否繞頸、羊水量、頭圍、腹圍、雙頂徑等胎兒生長指標,可進行胎兒體重的預估、判斷胎位是否正常等。

    第4次:產前檢查

    檢查孕周:懷孕36-38周

    這次的B超檢查結果(也有的醫院是分開做的:懷孕34周、37周、40周各做一次),主要用於預估胎兒的體重、身高,繼續觀察羊水多少、胎盤的功能和胎寶寶有沒有臍帶繞頸現象。如果孕媽存在“羊水過少、胎盤鈣化、臍帶繞頸”等情況,那就要結合臨床再考慮“是否繼續妊娠了”。

    當然,胎兒的體位也關係到準媽媽是否順利分娩,透過超聲波檢查也能夠及時知道胎位情況,此時胎兒在B超圖中大多數都是“頭部朝下、臉部朝向準媽媽的脊柱、背部朝外”,這也是正常的胎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量子糾纏誰能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