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兔歷史

    1872年至1875年,在李鴻章的支援下,清政府前後分四批共120人赴美留學,他們有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本來這批留美學生計劃在美國留學15年,後來隨同的老師向朝廷介紹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後,清廷擔心這些人接受西方思想後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於1881年分三批召回這些學生,不過,原來赴美留學的有120人,回來為什麼只有94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據統計,這批留學生在美國病逝的有15人,如潘銘鍾、石錦堂、黃錫空等人。

    美國的氣候環境、社會文化、生活等很多方面都和中國存在較大的差異,加之赴美留學的學生平均年齡只有12歲,抵抗力有所欠缺,壓力又大,當時的不少留學生因此病逝。

    當時,有兩名留學生拒絕召回(容揆和譚耀勳),留在美國耶魯大學完成學業。清政府迫於美國耶魯大學和外交部的壓力,不敢強制將這兩名學生從耶魯大學召回。

    除此之外,還有九名留學生因為先期不遵守紀律被遣返。

    這批留學生,可以說為中國的近代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這批留學生,他們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這批留學西造之子,他們目睹了中國近代的榮辱興衰,為中國近代化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們有著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不知道讀者們對這批留美幼童有什麼看法?

  • 2 # 野史也是史

    這120名留美幼童中,只有50多人進入大學學習,而真正畢業的僅有兩人。原定十五年的求學之路被迫中止,然而這群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且被寄予厚望的半成品,依然還是對中國的近代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幼童赴美的歷史背景

    鴉片戰爭的失敗,使得國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世界,才真正意識到自己與西方列強之間的差距。隨後晚清進行了一場自救運動,也被稱為洋務運動。既然要以西方裝備和科技來挽救大清,那麼人才的培養就迫在眉睫。

    鴉片戰爭結束四年後,美國傳教士布朗從大清帶走了容閎、黃勝和黃寬三人。其中黃寬獲得愛丁堡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容閎獲得耶魯大學獲學士學位。容閎也因此被人們公認為是近代中國留學第一人。

    容閎回國後,向推動洋務運動的曾國藩和李鴻章講述了留美經歷,建議讓朝廷挑選幼童公派出國留學。最終在曾、李二人的聯名請求下,這個計劃終被清廷批准。由於當時社會比較保守,許多達官貴人都不願將孩子送去留學。

    容閎等人負責的招生工作進展並不順利,最終只好在普通家庭中完成了招生任務。赴美幼童共有120人,從1872年到1875年,共分四批赴美,他們中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僅10歲,平均年齡僅有12歲。

    幼童們大部分來自南方,其中廣東84人、江蘇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東1人。這些幼童在美國被安置在54戶居民家,身著長衫馬褂的幼童們很快適應了美國生活,棒球、足球也成為他們的摯愛。

    赴美幼童被召回的原因

    赴美幼童學習的數學、生物、機械、土木工程等科目,在當時的中國是沒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美式教育的潛移默化,幼童們開始反感八股文,並極力反對下跪叩頭等封建禮節,有的還甚至剪掉辮子,用假髮辮來應付。

    而清廷的想法是,讓這些幼童在政治和思想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學到先進技術,但事實證明這是一種不太現實的想法。有些幼童不單是剪辮子,他們還接受美國宗教文化。這些都是清廷所不能容忍的,國內輿論一時譁然。

    留學生監督吳子登向總理衙門上奏,極力鼓動撤回留美學生。在壓力之下,李鴻章也加入了否定留學生的隊伍。1881年,清廷下令將這些留美幼童們分三批召回。他們回國後儘管受到士大夫的排斥,但還是有多人成就非凡。

    比如曾出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唐紹儀,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詹天佑,還有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都走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這些幼童曾以驚人的毅力在美國創造了許多奇蹟,格蘭特、馬克吐溫都是他們的好朋友。

    他們被迫回國後,被分散洋務派開創的各種重要部門工作,後來成就了一大批的電報專家、外交家、鐵路建築師、大學校長等。幼童在美學習的不僅是科技,還有其各種開放的思想和制度,而後者顯然是清廷不想要的。

    赴美幼童為何只回來了94人?

    赴美幼童最終被召回94人,有26人沒有回來。沒有回來的這些人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病在美國早逝而沒能回來;第二類是因不守紀律而被提前終止學業遣返回國的;第三類是因抗拒清廷召回命令而不願回國的。

    第一類沒有回來的幼童,主要是由於長途跋涉,再加上嚴重的水土不服等原因,有一部分就在美國過早病逝。還有一個名叫潘銘鐘的學生是因勞累過度而去世的,他在十五歲就考上了大學,可惜只學習了一年便早逝了。

    第二類沒有回來的幼童,主要是由於不守紀律而被提前終止學業遣返回國的,還有九人是沒有通過考察組的定期考核而提前回國的,就相當於現在的末尾淘汰制。

    第三類沒有回來的幼童,主要是一些拒絕召回的。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早已適應了美國的生活,而且是付出相當的艱辛才進入大學,他們不甘心就此失去學業。他們在新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促使下,拒絕被召回。

    當時進入美國大學學習的幼童有五十多人,其中耶魯大學22人,麻省理工學院8人,哥倫比亞大學3人,哈佛大學1人。然而耶魯大學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二人完成學業。容揆和譚耀勳抗拒召回,留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

    這些留美幼童後來被分散到政界、軍界、實業界、知識界等各個領域。像詹天佑、吳仰曾、蔡紹基、唐國安、唐紹儀、樑敦彥等人,都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留美幼童名單附後:

  • 3 # 薩沙

    回來了94人,但還有26人沒回來。

    這沒回來的26人,基本分為三種:

    第一,病故

    這批是3人,都是年僅十二三歲的孩子。

    民國時期,兒童沒有什麼預防針之內,醫療又差,孩子往往患有慢性疾病。

    而那個年代,即便美國也沒有抗生素,得了疾病還是很容易死的。

    這些孩子背井離鄉,到了謀生環境,水土不服是難免的。

    有3人早早病逝,非常可惜。

    比如天才少年潘銘鍾,他十五歲就考上瑞薩萊爾理工學院,然而進入大學不到一年,他就因為身體勞累而不幸病逝。

    第二,不守紀律被遣返回國

    這批有9人,但具體幹了什麼不守紀律的事情不可考證。

    一種說法,他們可能只是信仰了基督教或者剪了辮子。

    這兩種在清政府看來,都是絕對不允許的。尤其剪了鞭子,在滿清就是死罪。

    也許就是這樣被提前趕回國。

    第三,自行輟學或者堅持不回國的

    這批有14人。

    為什麼輟學退學,也很容易理解。十二三歲的孩子,突然送到完全陌生的環境,住在美國白人家庭,完全不適應也是正常。

    單單想要過語言關,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史料記載:他們的女主人出於愛憐,常常見面就抱起來親他們的臉頰,這些幼童個個滿臉通紅,不知所措。禮拜天房主人帶他們去教堂,他們想拒絕又不好張口,只好偷偷地溜走,因為清廷明確規定他們不許信仰基督教。這自然破壞了他們和房主人的友好感情。至於西餐,他們更吃不慣,餓肚子在所難免。帶隊的清廷官僚自帶了一些醃黃瓜,沒幾天就被幼童給偷吃光了。剛到美國的幼童一身中國打扮,瓜皮帽,藍緞褂,嶄新的黑布鞋,油亮的黑大辮,特別引起美國人的好奇感。幼童一上街,就會有一群美國小孩子跟在後面圍觀,有的還高喊:“中國女孩子”!讓這些中國幼童非常難堪,有的急得直哭。學習上的問題也很多。他們要補習英文,還要集中起來學漢語,每週寫一篇作文,如果寫不出來,漢語先生會打屁股。現存的幼童們寫的一些作文,可以發現他們那時的中文水平很低。每次學漢語,首先必須臉朝中國方向向清朝皇帝朝拜,然後再給孔老夫子的畫像叩頭,給師長請安。稍不聽話,就會挨罰。

    至於堅持不回國的區區幾個人,也更容易理解。費勁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就要學成,卻莫名其妙的被要求歸國,這誰會同意。雖然每年幾百兩銀子的花銷,都是請政府提供。但即便上了大學,其實學生還是很有機會自行打工籌集學費和生活費的。

    在被迫提前返國的94名幼童中,日後誕生了國務總理1人,鐵路局長3人,外交部長2人,鐵路官員5人,公使2人,鐵路專家6人,外交官12人,礦冶專家九人,海軍元帥2人,海軍軍官14人……其中如開國人自建鐵路之先河的工程師詹天佑,一度出任民國總理的唐紹儀,促成美國退回部分庚子賠款的外交官樑誠,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等,都是赫赫赫有名的人物。

    可以說,這是鼠目寸光的滿清,做的最正確的一次投資。

  • 4 # 澳古說歷史

    1863年,曾國藩府邸迎來了一位來自於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他叫容閎。

    容閎這人大有來頭,他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留美學生(非官派),由一位傳教士帶到美國。留美期間,容閎考上了著名的耶魯大學,成為了第一個在耶魯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有意振興國家的容閎就回到了中國,可因沒有背景,再加上此時清政府還是很牴觸外國技術,所以容閎未能發揮所常,只是在廣州美國公使館、香港高等審判廳、上海海關等處任職,大多是擔任文員、翻譯。

    而在此期間,容閎見清政府不接納他,曾去見過太平天國的攝政大臣洪仁軒,並向他提出了7點建議,如訓練新式軍隊、設立武備學校及海軍學校、建立民主政府、頒定教育制度等等。可是此時太平天國已是自身難保,所以容閎的建議雖被接受,但卻很難實施。

    於是,失望的容閎婉拒了洪秀全任命的官職,離開了南京,並來到了安慶。在這裡他投到了清朝最有權勢的漢臣曾國藩的幕府中,做了曾國藩的幕僚。而在曾國藩處,容閎相繼實現了他曾經為太平天國所設想的主張,比如協助曾國藩建造了中國第一個洋務企業,江南製造總局,又比如在曾國藩的幫助下,他開設了中國第一所兵工學校。

    1870年,容閎在曾國藩辦理“天津教案”時,向曾國藩提出由官方派遣學生赴美留學的建議,容閎言:“使予之教育計劃果得實行,藉西方文明之學術以改良東方之文化,必可使老大帝國,一變而為少年新中國”,他認為只要讓中國的學生從小去國外學習先進的知識,然後學成後報效國家,這樣中國就能壯大,就能一躍從老大帝國變成少年新中國。

    而後,曾國藩採納了容閎的建議。1871年8月19日,曾國藩聯合李鴻章聯名上奏《擬選子第出洋學藝折》,請求慈禧同意以官方的名義,派遣學童到美國留學。不久,慈禧批准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建議,決定派遣中國學童前往美國求學,去學習先進的知識,學習時間為15年。

    1872年8月11日,在準備了長達一年的時間後,清廷終於派出第一批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30名幼童前往美國求學。他們由上海出發,從舊金山登陸,然後乘火車前往新英格蘭地區,在這裡他們開始了長達近10年的留學生涯,日後在第一批幼童中出現了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鐵路工程師詹天佑、清朝外務尚書樑敦彥等知名人士。

    之後截止到1875年,清政府又相繼派出了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共90名幼童前往美國求學,在三批中相繼出現了海軍元帥蔡廷幹、清華學校校長唐國安、交通大學創始人樑如浩、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等多位知名人士。

    當然,四批留美幼童本來是要完成15年學業方會回國的,只是在1881年,或有了變化。因這些幼童都是在十一二歲的年齡被送往美國的,此時他們的思想並未被清朝的條條框框給限制住,所以到了美國後,他們開始徹底的放飛自己,他們一股腦的接受了美國最為先進的民主思想,而這點確是清政府所不能容忍的。

    清政府送他們出國是為了讓他們學習先進的知識,然後為清朝效力的,而不是讓他們學成後來反對清朝的。所以在1881年9月6日,清政府決定召回所有留美幼童,自此持續近10年的官派幼童前往美國事件宣告結束。

    而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881年,清政府派出的120位幼童中,有50餘位學童相繼進入到美國的大學中學習,其中22位進入耶魯大學,8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3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位進入哈佛大學。可以說這一批赴美幼童都充分發揮出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他們克服了重重的阻礙,最終大部分都成為了當時各行各業最為頂尖的人才,並都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這批留美幼童中,被召回國內後從事工礦、鐵路、電報事業30人,其中工礦負責人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從事教育事業5人,其中清華大學校長1人、北洋大學校長1人;從事外交事業24人,其中領事、代辦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長1人、副部長1人,駐外大使1人,國務院總理1人;從事商業7人;從事海軍事業20人,其中14人為海軍將領,同時為國捐軀者6人,包括廣丙艦都司黃祖蓮、濟遠艦大副沈壽昌、致遠艦幫帶陳金揆、薛有福、揚武艦見習軍官黃季良、鄺永鍾等。

    當然,這94位遵循清政府的詔令回國的幼童,在回國後並沒有得到厚待。他們在回國後,一到達上海就被清政府給集體關到一個學堂裡,據一些親歷者回憶:“只有睡覺,似乎讓死亡結束一切痛苦和折磨”。之後經過數天的“關押”,他們終於等來了清政府官員,而後那個官員將他們隨意的分配,如學工程的詹天佑被派往廣州教英語。

    不過雖然此時清政府不厚待他們,但是憑藉著他們個人的努力和才能,他們都成為各行各業最為頂尖的人才,為中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5 # 無筆史官

    那既然派遣出去的都是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小孩子,身體還沒有發育好,免疫力肯定跟不上。我們現在在國內到一個地方旅遊,還會因為水土不服生病。就更不用說那些孩子,遠渡重洋,跋涉萬里到一個新的地方,肯定會染上各種疾病。那會的醫療條件也不發達,好多病症也沒有治癒的辦法,一些孩子就不幸的早夭了。

    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幼童們在美國接受的是西方資產階級的教育,在逐漸適應美式生活,接受美式教育之後,他們對自己的那一套封建的東西不感興趣了,他們不留辮子,不讀什麼四書五經儒家經典了,開始梳油頭、看《獨立宣言》了;他們信了基督教,不信孔聖人了;皇帝老爺也不叫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在他們心中生根了。

    召回之後,這些“西化”的留美幼童,在社會上是很難混的,他們種種“大逆不道”的行為舉止為當時人們不齒,當時的《申報》寫到: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譴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鉅商大賈之子弟,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他們在自己故土上還受排擠,受西化了的幼童肯定有一部分人不想回來,直接就生活在美國了。美國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條件放在今天,也是吸引很多人去定居的,我們也是能想到的。

    他們群體所取得的優異成績,讓美國人驚歎不已,好多留美的幼童都進入了耶魯、哈佛等世界知名學府學習。這些優秀的人才,美國政府肯定是非常想把他們留住的,就和當年美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要把錢學森留在美國一樣。所以,好多幼童都被留在了美國。

    即便這樣,這些留美幼童都是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的,他們有著使祖國復興繁榮的青雲之志。十年寒窗,是為有朝一日能夠為祖國做出貢獻;一腔熱血的報國之心,他們能在各個領域驕傲的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

    面對在外交領域上列強的羞蔑和侮辱,他們能代表整個民族脣槍舌劍的進行回擊;從青澀懵懂到耄耋之年,矢志不移。這群孩子,是真正的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歷史不應該忘記他們!

  • 6 # 教育練真堂

    不是每一次初戀,都會讓愛情盛放。

    不是每一次抄底,都能踏上主升浪。

    不是每一次遠航,都會沐浴到彼岸之光。

    容閎:中國留學生之父,18年的執著,堪比玄奘取經

    容閎,廣東香山人,孫中山的同鄉大哥。出生於道光8年(1828年),卒於武昌首義的第二年。伴隨著中國走過了整個近代化過程。在他漫長曲折的一生中,共有兩件大事,永為流傳,一個是在曾國藩的主持下,容閎建立起了江南機器總局;另外一個,就是促成留美幼童的出國。

    容閎:中國留學生之父

    留美幼童,開啟了古老中國邁向世界的第一次遠行,是意欲衝出重圍的第一批破壁人

    歷史教科書中,我們對於林則徐的定位,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是帶領古老的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容閎。他以自身的經歷,證明了彼時的中國,只有培養留學生,才能“師夷長技以制夷”。

    留美幼童和寄養家庭的合影

    留美幼童,洋務運動的早產兒和中國近代教育的先行者

    留美幼童,是洋務運動的產物,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四位洋務派的中興四臣,為風雨飄搖的中國培養的技術型人才。本來計劃從1872到1887年,一共15年時間,將他們培養成當時一流的科技型人才。

    只是,怕對這些幼童失控的清政府,為保留正統的顏面,而提前6年,將留美幼童全部召回,除了因病去世的3人,被原先遣回的21人,決意不歸的2人,最後總共回來了94人。正是這次不完美的留洋,開啟了中國留學生的先河。即使充滿了遺憾,但這些人在回國後,依然憑藉自身的努力,進入馬尾,進入北洋,進入當時軍、政、經、科的殿堂。

    留美幼童最後一次合影

    結束語:步履蹣跚,如履薄冰,留美幼童的遠行,是容閎一生的執著與踐行,是將科技之光和文明之光,照耀古老文明的偉大創舉。曾國藩與李鴻章的全力支援,是促成此行的主要推力。很難說留美幼童是成功的,也很難說徹底失敗了。只是,他們的創舉和先行,為後來的我們鋪平了道路,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 7 # 我是越關

    說到赴美幼童,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容閎。他出身廣東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父親為了謀生帶著他到了澳門,在這裡容閎進入了英國人創辦的馬禮遜紀念學校。鴉片戰爭爆發後,中英交惡,容閎又跟隨美國牧師勃朗一起學習。

    1847年,勃朗返回美國,同時帶走了容閎在內的三人赴美留學。容閎到達美國後,學習非常努力,成為了首位考取耶魯大學的中國人。學成回國後,容閎深感中國落後,並且試圖改變中國人的命運。

    在不斷的尋求和探索中,容閎做成了兩件大事,第一個是創辦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江南製造總局】。另一個就是促成了官派留學生赴美,後來這些留學人也為中國近代化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1872年8月11日,一艘載著30名中國幼童的船從上海出發,他們的目的地是美國舊金山,然後乘坐火車前往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從此之後開始15年的留學生涯。此後三年內,清政府每年會派遣30名中國幼童赴美留學,直到1875年,清政府共計派出了120名幼童。

    120名幼童無一例外都是漢族貧苦農家出身。因為當時的大環境下,滿族或者是富裕的漢族地主都視出洋有辱家風,所以只有窮人迫於無奈才會選擇出洋。

    這些幼童跋山涉水到達美國時,不僅不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產生了水土不服的現象。而且還由於腦後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經常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很多人都稱呼他們為中國女孩子,為此他們非常難堪,甚至一些幼童急得直哭。

    除了身體和心理的不適應之外,清政府還派遣了一名相對保守的翰林學士陳蘭彬為留學事務局正委員,位置在容閎之上。在陳蘭彬的要求下,幼童除了學習美國的技術之外,每天還要學習漢文,學習漢文時需要給清朝皇帝和孔夫子畫像三跪九叩,給師長請安等等。

    種種的不適應導致了一批兒童有了回國之心。經過陳蘭彬的同意,清政府准許了一部分提前回國終止學業。另外還有一部分幼童不幸去世,其中就包括與詹天佑關係最好的天才兒童潘銘鍾,因為過度的刻苦學習而病逝於美國。

    在美國,留下來的幼童展現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個個成績優異。在1880年時,據不完全統計,有50多名幼童考入了大學,其中22名考取耶魯大學,8名考取麻省理工學院,3名考取哥倫比亞大學,1名考取哈佛大學。

    雖然他們成績優異並且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但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他們之中很多人剪掉了煩人又礙事的辮子,並且深受美國文化薰陶,拋棄了長袍馬褂,開始穿起了西裝,有的甚至信奉了基督教。

    看到了留學兒童的狀態,陳蘭彬選擇上奏清政府,說這批兒童內心缺乏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而且沾染了大量的惡習,即便將來回國也是利少弊多。

    收到了陳蘭彬奏摺後,清政府於1881年下令召回了所有兒童,這時有一部分選擇了繼續留在美國自費完成學業,這其中就有容閎的族弟容揆,以及後來畢業於耶魯的譚耀勳。不過他們在清政府的眼裡都屬於抗旨不尊的人。

    幼童回國後,立刻遭到了當時社會的譴責,《申報》曾經撰文批評說;

    1919年留美兒童在上海重逢合照↑↑↑

    總體來說,清政府派留學生的目的是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讓這些留美兒童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來服務於即將崩塌的清王朝。但這些兒童卻看到了外國的自由民主,並且開始慢慢改變人生觀,因此被當時的人批評忘記了祖宗和皇帝。最終被下令召回,但卻有一部分選擇了留在美國享受自由。

  • 8 # 小鎮月明

    中國留美幼童是指晚清政府於公元1872年~1875年公費資助送往美國留學的中國幼童。“留美學生”的這個計劃早就於公元1868年便開始籌劃,但是因為綜合原因和晚清政府的拖延不得不推遲要到了公元1872年,經過了一年的上下疏導,第一批赴美留學幼童於1872年才開始去往美國。中國人留美學生在本質上便是一場由中西文化差異到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過程,正所謂“適者生存”,國家間爭鬥如此,不同文明亦如此。原本留美幼童的學習計劃定為15年,但是因為晚清政府的猶豫心態和中西文化差異等綜合原因,清政府便終止了此次留美學習計劃,並於公元1881年分三批將9年前的留美幼童接回中國。

    其一:因病早逝、客死異鄉

    本來清廷是將留美幼童的這一群體鎖定在那些貴族子弟其中的,但是貴族人家卻極其不願意讓孩子出國留學,並且那些世家子弟從小過慣了嬌生慣養的生活,根本接受不了遠渡重洋、漂洋過海、寄人籬下的生活。清廷無奈,只好將留美幼童的目光再次鎖定在了學習優異的農家子弟當中。大部分中國幼童去往美國後,雖然是公費留學、不愁吃穿,但是因為水土不服等原因,並且這些孩童當時都只是平均12歲的年齡,於是一部分人先後在美國染病,不久後便病故美國、客死異鄉,這些人的結果也是令人噓嘆。

    其二:學業未成,堅持完成

    面對清廷1881對留美學生的“遣回令”,當時《申報》寫到: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譴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鉅商大賈之子弟,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既然電商比實體店好,為什麼歐美髮達國家卻不大力發展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