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史圖鑑

    其實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的管理制度出現缺陷,都會導致這個王朝最終的滅亡,以及財政體系的崩潰。明朝其實在中國的封建制度之中擁有一定重要的地位。這是世界近代史開啟以來,中國最後的一個漢人所統治的中央王朝。它的很多基層管理制度,既有中國傳統的制度所在,也有與近代相類似的基層管理模式,當然明代一系列基層管理制度也存在著自身的貪腐問題進而導致整個財政體系崩潰。

    明朝一直實行中國傳統地方統治模式的郡縣制。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封建王朝作為穩定基層政治的一個單位,在很多民眾的眼中,郡縣制某種程度上其實比皇帝更容易貼近普通民眾的社會現實,包括生產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而一個王朝的徹底腐敗往往並不是從中央政府開始而是從地方政府的。

    歷朝歷代的動亂也都是因為基層政府失去了自己的管理職能而導致社會出現暴亂進而殃及中央政府。自然這並不是說中央政府可以為一個王朝的滅亡逃避自己應有的責任,畢竟作為一個領頭人,中央政府必須要絕對領導對地方基層的管理。

    當地方政府出現問題時,中央政府難辭其咎,只不過對於封建社會的普通人而言,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地方政府的命令就是中央政府的命令,而一旦地方政府出現了系統性的貪腐和惡霸的干擾。人們對於一系列社會不平等憤怒就會全部過渡到中央政府的身上,而產生推翻這一個封建王朝的社會運動。

    民眾要將拖欠官府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錢款,按照每年的不同比例如數交還到政府手中。納入到地方官員考核政績的問題上來。即便在初期進行了土地的丈量和重新劃分,但是大量的土地依然在地方豪族地主以及地方藩王的手中。所以,最終民眾負擔太過繁重。同時又避免不了地方官對於地方事務的腐敗以及貪汙行為。

    明朝的官員是歷史上俸祿最低的朝廷官員,地方官亦是如此,所以他們往往依附於地方豪強,兩者相互合作,共同剝削民眾。這是很多貪腐成為了地方常識,但是又不被國家認可。久而久之也對明朝的稅收產生嚴重影響。在明朝時期,所要交的農業稅相比於其他封建王朝而言,說實話並不高。甚至在朱元璋一手訂立的不可更改的國家稅收制度之中農業稅的稅收額是一個非常貧苦的人家,也是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但是當朱元璋死後,這往往成為了一紙空文。相繼添加了很多雜稅,並且不計入政府的統一納稅當中。各個地方政府的剝削以及對於官員損耗的必要承擔再加上土地丈量造假,很多土地名義上是農民的。實際上卻在地主的手中。在交土地稅的時候農民卻還要多交這一部分的稅收。當國家出現刺激經濟允許土地買賣政策的時候,這些農民就會迅速破產,並且自己的土地賣給大地主進而成為流民。

    之前明朝境內的流民高達數百萬,並且時常遭到各地政府的驅趕。明朝的這一問題從來都沒有解決過。朱元璋非常討厭那些在經濟方面主張自由化的官員,認為這些都是地方官員貪汙的絕佳理由。同時出身於農民家庭,登上大明王朝的皇帝位置以後,由於朱元璋對農村的基本狀況十分了解,所以對於土地兼併的打擊力度非常大。在初期確實起到了均貧富的理想狀態。但是這種情況也使地方政府的官員和地主積怨甚深,一旦中央政府的管控力度減弱,就會造成惡性反彈,而民眾往往是最終的受害者。

    明朝初期的嚴厲打擊並沒有阻止地方官員和大地主搜刮民間財富。最終造成了明朝雖然禁止土地買賣,但是土地兼併的現象卻比宋朝這個不阻礙土地兼併的王朝更加嚴重。而且由於對土地的嚴格管理,使得資本主義萌芽一直沒有真正盤活明朝的地方經濟,大明王朝為了生存進一步增加農業稅的徵收力度。

    這種既保護小農經濟不允許土地買賣,同時又加大小農經濟的財稅負擔,使得社會的很多關係趨於緊張。商人貴族,地方官員依然將自己的魔爪伸向固有的土地。在各個階層利益相互爭奪的情況之下,國家的財政體系和基本稅收制度被破壞。整個明朝後半期都處於徵不上足夠稅額的狀態,即便土地可耕種的面積是宋朝的1.5倍以上。

    而且明朝後期用錢的地方特別多,必須保證所有土地的徵收稅額是在規定的80%以上才能夠基本收支平衡。但是這種收支平衡是建立在民眾交重稅,而地方的地主和藩王不交稅的基礎之上的。表面上暫時可以交每畝土地應繳納數額的80%就可以,但實際上天下有一半的土地都不在農民手裡,這就意味著農民要交的土地稅是原先規定的160%。

    這還僅僅是土地稅,當明朝末年北方的努爾哈赤帶來了巨大軍事壓力的情況之下,當明朝的農民起義爆發以後,即便三餉加派的稅額平均到每畝土地上只有3.6釐。普通民眾也因為無法繳納,甚至還要受到地方官員的壓迫,而被迫放棄自己工作的土地,成為流民到處逃亡。而明代基層稅收體系的腐敗也導致了地方治安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地方司法成為了地方勢力的維護工具,掌握了地方的生殺予奪大權。社會的公平正義被打破甚至被拋棄,成為一紙空文。雖然在初期明朝的基層民眾治理體系是也算比較先進,但是受制於地方腐敗,最終加重了民眾的苦難。收不上來稅的明朝政府最終財政體系崩潰,而民眾也揭竿而起推翻了這個王朝。

  • 2 # 日常刷下線

    明朝不是基層缺陷而是頂層缺陷,從昏君朱瞻基把明朝內閣由原來5品的總理辦公室一下提升到了一品這個坑就埋下了,最關鍵的就是官員的由來,明朝閣部官員都是來自於庶吉士也就是科舉考試名次靠前的考生,這看似很合理但是這群官員都存在致命的職業缺陷!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地方執政經驗!從三楊開始到明末全部如此,一群不知柴米貴的官場大少爺懷著滿腔熱情,把國家一步步斷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秋天天氣涼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