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像一陣風吹
-
2 # 丫丫侃神劇
曹操憑藉自己過人的政治智慧和鐵血手腕,在其統治區域推行了唯才是舉的選拔官員方式,這代表,在曹氏家族效力不需要出身士族,只要有才能,哪怕你以前是養馬的都可以,以此曹操招攬了眾多奇人異士,為曹操統一北方做足了人才積累,不過也留下了一個巨大隱患,那就是曹操的做法觸及了士族的根本利益,原本因該由士族子弟出任的官職卻成為了寒門子弟的,寒門子弟入主朝政,與士族形成了抗衡之勢,因此曹操實際上沒有受到大部分北方士族的支援,這也算是曹操終生不敢稱帝的一個原因,曹操是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勢人格壓制住了北方士族,不過其後代可沒有如此氣魄。
曹丕繼位後,無法控制其父留下計程車族不滿局面,為了維護曹家的統治,曹丕做出了讓權的舉措,也就是廢除了曹操推行的唯才是舉人才選拔方式,推行了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由中正官定品,只有定品高的才能出任官職,因為中正官人選多是士族,也就是說士族再度把持了國家官員選拔渠道,大量計程車族子弟可以輕鬆進入仕途,掌握國家權柄,此時的曹魏實質上是和士族集團共掌權利的,更多的時候,曹丕還有聽從士族集團的意見,士族已經是決定國家的最大實力集團。這也就是為什麼曹丕敢於篡漢自立,因為士族背後的支援。
曹魏的放權歷代君主的尺度不一樣,勢必造成了曹魏宗室和士族之間的利益衝突越發嚴重,而北方士族的代表司馬家族篡奪曹魏政權就很容易,因為司馬家族代表的是北方士族,不是司馬一家。
多說一句,曹操初入官場,任洛陽北部尉,舉薦人就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
3 # 雄觀歷史
對於晉代魏,我們先來看看代表皇族勢力的曹魏,曹丕和曹叡兩代皇帝都短壽,都沒活過40歲,在位時間都不長,也沒有大的建數,等到第三代皇帝曹芳繼位時,又出現了主幼臣強的局面,此時曹魏皇族人才凋零,曹爽飛揚跋扈,志大才疏,怎麼會是司馬懿的對手呢。
再看司馬懿家族,司馬懿是北方的大士族,家族勢力本就很強大,再加上為曹丕上位出謀劃策,很得曹丕信任,並兩次被任命為顧命大臣,勢力不斷增長,透過高平陵之變,剷除了曹爽,軍政大權從此落入司馬懿家族,再加上司馬師和司馬昭的經營,到第三代司馬炎的時候,取代曹魏已經沒有什麼阻力了。
-
4 # 楓丹白露211735932
應證自古以來的一個規律: 主強臣弱,主弱臣強。城府甚深的司馬老兒多年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一旦時機成熟,亂而取之,取而代之,順理成章。
-
5 # 阿岔視角
謝謝邀請。以阿岔看,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至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加上最後得到政權的司馬炎,應該說是歷盡千辛萬苦。而且,如果客觀地說,他們得到權力大部分應該不是“奪取”的,而是靠功勞爭來的。或者應該叫政權移位。當然這次政權也不是沒有特點。其特點——
一、司馬懿父子歷經曹操曹丕曹睿等五位最高領導〈四個皇帝〉,在魏國建立,穩定擴張,走向國家統一的程序中功勳卓著,並因此而得到位極人臣的權力和地位。
二、他們在大部分的時間裡建功立業應該得到了最高領導的信任和肯定。不然這一切不可能實現。
三、司馬家族最後得到政權是必然的——後期三位最高領導都是小孩,反而不時還想要司馬家人的命。
四、方法是學曹氏的,禪讓。
-
6 # 安定郡小書生
此題應該換成司馬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中國權利的巔峰的。
司馬氏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遠古至商周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了周朝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從此司馬家族世代居住河內郡。
司馬家族能走到中國權利的巔峰,在漢朝時期,司馬鈞為徵西將軍,司馬量為豫章太守,司馬儁為潁川太守,直到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家族進入京城貴族權利核心。
從司馬防開始,司馬家族登上中國權利巔峰經歷了整整四代人。
第一代:司馬防司馬防性格耿直公正,作為東漢末年的潁川名門“司馬氏”的代表人物,從地方州郡任官一直升至京官洛陽令、京兆尹,受到曹操的格外器重。生有八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司馬八達”,分別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第二代:司馬懿司馬八達在漢魏時期都有較高的成就,司馬懿為司馬八達中排行第二,是“八達中”成就最高、名望最大者。
司馬懿備受魏文帝曹丕重用,歷任尚書、督軍、御史中丞、侍中、尚書右僕射、撫軍、給事中、錄尚書事等要職,並在曹丕駕崩前被任命為輔臣,與曹休、曹真、陳群並列。
司馬懿在明帝曹叡朝歷任驃騎將軍、大將軍、大都督、太尉等重職,進封為舞陽侯,並在曹叡臨終前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
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為無實權的太傅,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史稱“高平陵之變”,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
第三代:司馬師、司馬昭司馬師、司馬昭同為司馬懿和張春華之子。
長子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早年與夏侯玄、何晏齊名。高平陵之變後,被封長平鄉侯,加衛將軍。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次年升為大將軍。
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密謀除司馬師,事情洩露,被司馬師殺死參與者,廢曹芳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次年,親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回師途中病死,年四十八。
次子司馬昭早年隨父司馬懿抗擊蜀漢,多有戰功,累官洛陽典農中郎將,封新城鄉侯。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繼兄司馬師為大將軍,專攬國政。
魏帝曹髦召見王經等人,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並親自討伐司馬昭。事情洩露被弒殺,司馬昭立曹奐為帝。
司馬昭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滅亡蜀漢,受封晉公。次年,進爵晉王。第三年,司馬昭病逝,年五十四。
第四代:司馬炎司馬炎為司馬昭的長子,曾出任中撫軍。在司馬昭進爵晉王的第二年被封為晉王太子,司馬昭因中風猝死,司馬炎繼承父親的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
幾月後,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晉,改元泰始。從此刻開始司馬家族正式登上中國封建王朝權利的巔峰。
-
7 # 夏有涼風61
公元239年,魏明帝臨終託孤,讓司馬懿與曹爽輔佐齊王曹芳稱帝。
曹芳稱帝后,曹爽、司馬懿加封侍中官職,授符節、黃鉞,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共執朝政。
開始的時候,因司馬懿年紀大,地位也高,曹爽對司馬懿像長輩一樣,凡大事小情都要去請教,不敢獨斷專行。
但曹爽卻在充實自己的羽翼,引薦提升了,何宴、鄧揚、丁謐、李勝等任為心腹,出謀劃策。
曹爽欲尚書奏事先透過自己,就稟皇帝布詔,讓司馬懿做了虛表尊貴的太傅。讓自己的弟弟曹羲擔任中領軍,曹訓任武衛將軍,曹彥任散騎常侍,總之曹爽想獨掌朝中大權,重要職務都讓自己人擔任,並擅改制度,把中壘軍主力劃歸中領軍曹羲統領。
曹爽用何宴、鄧揚等人的計謀把太后遷到“永寧宮”獨攬朝政,兄弟一起掌管禁軍,培植親信黨羽,屢改制度,老辣的司馬懿見曹爽勢力越來越大,無奈之下就開始裝病。
曹爽派李勝去試探司馬懿是不是真病,李勝去了看到司馬懿見了他要穿衣服,連衣服都拿不住,掉到地上,司馬懿說口渴,侍婢端來粥連碗都拿不住,喝粥的時候粥從嘴角流出,沾滿胸前,李勝說去荊州,司馬懿說是幷州,總之司馬懿病的連荊州、幷州都分不清了,於是李勝回去稟告曹爽,說司馬懿只是別死人多了一口氣,從此曹爽不再對司馬懿加以戒備。
司馬懿卻秘密和倆兒子密謀誅殺曹爽。
公元249年春正月,魏帝祭掃高平陵,曹爽弟兄一起隨侍出行。等魏帝和曹爽弟兄出城後,司馬懿一個臨死突然活了過來,並以太后名義下令關閉城門,啟用暗子舊部率兵佔領兵器庫,並派兵據守洛水浮橋。命令司徒高柔任大將軍控制曹爽軍營,太僕王觀任中領軍職,控制曹羲軍營。並給魏帝上奏說,曹爽背棄先帝遺命,敗壞擾亂國家制度等等罪行,和罷免曹爽兄弟兵權內容。並派許允、陳泰去勸說曹爽儘早歸降,騙說只是免去官職,當時有一智囊桓範出城勸曹爽帶魏帝去許昌,召集四方兵馬討伐司馬懿,可惜曹爽眷戀捨不得家小,認了慫,這樣司馬氏就掌管了朝中大權。
要說司馬氏如何取而代之,其實是魏帝曹髦時期,司馬昭專權,曹髦氣不過,帶領隨從討伐司馬昭,被賈充、成濟殺死,曹奐上位,司馬昭病死,司馬炎攬了朝權逼曹奐禪讓,因一隨從指責,被亂棍打死,曹奐就乖乖禪讓,這樣魏氏天下被司馬家取而代之。
-
8 # 萊駒為右
首先要說明的是司馬懿活得時間夠長,活到73歲,在那個時代絕對是長壽的了,熬死了曹家三代有能力的帝王,又生了兩個好兒子,成功的控制了朝政並統一天下。
忍辱負重事三朝司馬懿家族屬於世家大族,祖上世代為官,最初因為曹操出身不好,看不起曹操,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於是司馬懿卻玩起了苦肉計,假裝自己已經半身不遂。後來曹操擔任丞相,說如果司馬懿再不出來做官就把他關進監獄,司馬懿才出來做官。
曹操對司馬懿有疑心,基本上是用但不給實際權力,但司馬懿看準曹操會傳位給曹丕,轉而結交曹丕。後來因支援曹操稱帝,逐漸得到曹操的信任,但是曹操仍然提防司馬懿,主要原因除了司馬懿的才能外,司馬家族太龐大了,司馬懿弟兄八人都有能力。
當時曹操在臨終之前,就曾叮囑自己的兒子說司馬懿肯定會敢於他的家事,對司馬懿能用則用不能用則殺之。
在曹丕時代司馬懿仍然忍著,曹氏、夏侯氏力量太強大了,偏偏曹丕限制宗族權力,司馬懿逐漸有了實權。但曹丕仍然防備司馬懿曾經借賞賜柏靈筠試探司馬懿,並且臨死也把曹操說給他的話說給了自己的兒子。
到曹睿時代,曹氏逐漸凋零,司馬懿日漸受到重用,但主要還是在西南防禦蜀國,治理今天的陝甘一帶。曹睿雖然對司馬懿有猜疑,可司馬懿的臣子本分做的仍是不錯的,貶官無怨言,升官不自傲,裝的很好。這兩代曹魏皇帝活得年齡都不長,司馬懿也配合的不錯,皇帝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除掉司馬懿。
九品中正結士族東漢末年,曹操為了中央政權的利益而壓制豪族名門,不少名士因為曹操並非名門,其祖父甚至是宦官很瞧不起曹操,與曹操對抗,到後來曹氏篡漢,很多名門望族反對曹氏政權。曹氏政權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把漢以來的清議納入政權軌道,使名士與政權合作。這樣以中央來設立中正官專門執掌品第人物以備仕進參考的方式,代表“國家利益”的政權便對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議也便合法化,從而為其發展勢力創造了條件。為此曹丕在採納陳群的創議後,於是九品中正製成了魏國主要的選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創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保證中央對選舉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對中正事務的干擾。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門大族還沒有能力地控制中正製為其服務。
九品中正制向門閥制發展的重要標誌是州中正的設立。其設立是根據當時權重於朝的司馬懿的提議。曹魏中後期,司馬懿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援,改變九品中正制的中正官產生方式,“晉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其用人甚重。”而曹羲是不同意的。後來曹羲與兄曹爽皆為司馬懿所殺。
自州中正的設立以至兩晉,九品中正制逐漸完成門閥化的轉變,而最終成為門閥士族的選舉工具。
苦盡甘來終掌權曹睿死後司馬懿與曹爽併為託孤大臣,曹爽是個草包,司馬懿韜光養晦,任由曹爽胡鬧,然後又裝病,快死的樣子,麻痺住了曹爽,等曹爽出城祭拜曹氏先祖時,發動高平陵政變,除掉曹爽。
曹操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真是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曹爽三族被滅,至此無人能制衡司馬懿,大權獨攬,走上權力巔峰。
當然對司馬懿來說,也不容易,又是忍,又是裝,在曹操那裡裝病,在曹爽那裡裝病,因為他知道只能忍讓。最後也算苦盡甘來終於執掌魏國大權。
三國一統歸司馬司馬懿後來的人生之路也和曹操差不多了,加之兩個兒子有能力,司馬懿死後傳位給長子司馬師,司馬師沒有兒子又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繼其父司馬懿及其兄司馬師之後,繼續發展司馬家族的勢力,權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後率人討伐司馬昭,被其黨羽刺死(見司馬昭弒君),而司馬昭未受追究,後來更被封為晉王。司馬昭滅掉了蜀國後更是權傾朝野,到後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篡位建立晉朝也就水到渠成了。
都後來司馬炎滅掉了吳國,至此三國一統,政歸司馬氏。
從曹魏篡漢就開了一個權臣篡政的不好先例,此後的司馬篡曹一如曹魏篡漢之故事,而後承襲晉朝的南朝宋齊梁陳也是有樣學樣,各自篡奪大權稱帝建國。漢人之間殺來殺去,給了胡人機會,五胡亂華就是發生在司馬家的晉朝。
-
9 # 文史不假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人。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西晉王朝的第一個奠基人。
司馬師(208年——255年),字子元,河內郡溫縣人。司馬懿的長子,曹魏時期的權臣,是西晉王朝的第二個奠基人。
司馬昭(211年——265年),字子上,河內郡溫縣人。三國時期司馬懿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是西晉王朝的第三個奠基人。
司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內郡溫縣人。三國時期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昭的嫡長子,是西晉王朝的開創者。
司馬懿作為曹魏時期的權臣,曾擔任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和太傅,先後輔佐了魏國的四代君主,成為曹魏後期實際上掌控朝局之人。
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以撫軍大將軍之職開始輔政,繼續獨攬朝政大權。後來升任大將軍之職並持節節制諸軍。正元元年時,司馬師廢除魏帝曹芳,改立曹髦為新帝。
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繼承了父兄的基業,成為了大魏的都督,繼續攬政。司馬家族的掌門人,已經傳至第三任,家族的興衰榮辱開始交到了司馬昭手上。
不過!曹髦同學還是太嫩了,壓根沒想到這個傅嘏其實早就投靠了司馬氏。於是,曹髦被徹底制服了,乖乖跟隨司馬昭回京,還得獎賞人家的不殺之恩:晉封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輔助朝政。
256年時,曹髦再次下旨加授司馬昭高都公,加九錫,假斧鉞,准許劍履上殿,參拜不名。再接著,又加賜司馬昭黃鉞,增加封邑。瞧見沒有,他的祖宗曹操一點點從漢帝手裡奪來的,他又一點點轉給了司馬家族。
257年,鎮東將軍諸葛誕殺揚州刺史樂綝,佔據淮南後,聯合孫吳的力量,宣佈起兵造反,造司馬昭的反。司馬昭也不懼怕,很快從洛陽起兵參加平叛。
司馬昭不擔心南方的叛亂,而是擔心自己前腳走,皇帝這孃兒倆後腳就該下旨收拾他。為了免除這個後顧之憂,司馬昭索性直接帶上了皇帝和太后這對“招牌”,還名曰:“御駕親征”。
看來,司馬昭真不是蓋的,想得非常周到和縝密,得到了他爹司馬懿和他哥司馬師的真傳。
258年,諸葛誕終於被打敗了,打了勝仗後,司馬昭權勢更盛了,到了“目中無君”的程度。曹髦只得下旨,加賞八郡七百里的封地給司馬昭,進位他為宰相。
260年,曹髦再也無法忍受這種屈辱了,決定出手一搏,豁出去了!和司馬昭來一次終極大PK。曹髦這娃娃,直接帶領宮中的太監和宮女,還有幾個不明就裡的衛兵,“氣勢洶洶”的殺奔司馬昭而來。結果全軍覆沒了,包括曹髦本人在內,也被司馬昭的手下成濟給殺死了。
曹髦死後,司馬昭覺得自己直接上臺稱帝似乎還不太合適。於是,他開啟自家冰箱,又翻找出了一個曹家人來當傀儡皇帝,反正傀儡有的是,這個傀儡名叫“曹奐”。
剛上位的曹奐,很小很懂事!就像某嬌似的,很傻很天真!加封司馬昭為晉公。
264年,曹奐因司馬昭消滅蜀漢有功,還順帶俘虜了劉禪。於是,曹皇帝加封司馬昭為晉王,加九錫。至此,司馬昭的官位已經到頂了,沒有再升的空間了。因為,下一個職位就該是皇帝啦!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265年8月時,司馬昭突然就掛了。他的兒子司馬炎,沒再客氣,沒再偽裝,很快就登基稱帝了,建立晉朝。
參考資料:
《晉書·文帝紀》
《三國志·魏書》
-
10 # 鳶飛九天2018
出生於東漢末年的司馬懿,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向一代梟雄曹操展示了什麼叫“現世報”,他從一個東漢邊緣的基層小吏,最後把司馬家族帶上了一條通往九五之尊的康莊大道,生生熬死了三國時期幾乎所有風雲人物,最終,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還統一三國,成為天下之主。細讀三國,才發現這段風雲變幻的歷史中,最後的贏家卻是司馬懿。
有人說,司馬懿之所以能夠笑到最後,是因為他活的時間足夠長,才熬死了曹魏政權的這麼多人,最終奪得曹氏政權。這就不僅讓人疑惑,在那個風雲激盪,英雄大多短命的年代裡,司馬懿究竟活到多少歲呢?
司馬懿劇照
根據正史材料中記載,司馬懿年少有大志,常懷憂國憂民之心,然而在曹魏政權建立初期,他卻一直有著避世之心。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推薦了20歲的曹操舉孝廉,也因此,曹操一直對司馬家懷著感激之心。
司馬懿的長兄司馬朗早在建安元年,就已經加入了曹操麾下。按理說,父親對曹操有恩,兄長在曹操手下工作,司馬懿加入曹操的政治集團,才是故事發展的正確走向。然而,建安六年曹操第一次派人徵辟司馬懿到自己府中任職時,他卻裝病拒絕。
曹操
建安十三年,曹操當上丞相以後,又一次徵召司馬懿,他本想再次裝病,曹操放出狠話,如若此次司馬懿永遠不願意出仕,便用嚴刑峻法將他逮捕。司馬懿這一年29歲,終於結束了他的隱居生活,加入了曹操的政治集團。
此後他在曹操身邊任職了整整12年,雖說是被迫入仕,但是他的軍事和政治才能都在這一時期有所凸顯。尤其是在曹丕與曹植的太子之爭中,他屢出奇策,最終幫助曹丕獲得勝利,而且一直被曹丕所信重。
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司馬懿終於熬死了對他多有猜疑的曹操,曹丕也順利登上帝位,這一年,司馬懿已經是一位41歲的中年人了。身為曾經太子黨的骨幹,黃初六年,他以極快的速度升任撫軍大將軍一職,掌管當時的軍政大權。這時司馬懿的野心尚不明顯,而且在這一時期,他也沒有突出的政績和軍功,也許正因如此才讓曹丕沒有產生忌憚之心。
黃初七年,曹丕因病重逝世,魏明帝曹叡登基。臨終前將司馬懿等人任命為輔政大臣,大權在握的司馬懿終於有機會在幾乎無掣肘的情況下一展拳腳,所以在景初年間,司馬懿的軍事才能發揮到了極致,尤其是在對吳、蜀戰爭中屢立軍功,再加上其他輔政大臣的去世,他的實際地位已經位極人臣。
曹叡
雖說這一時期的司馬懿仍然小心謹慎,但是,司馬懿的威望已經讓曹叡感到不安,表面上看君臣相安無事,其實曹叡已經對他多加猜忌。不得不說,司馬懿確實幸運至極,景初三年正月,魏明帝曹叡突然病重死亡,司馬懿所面臨的危機暫時解除。
不僅如此,司馬懿還和齊王曹爽一起,輔佐年僅8歲的曹芳登基。這時,以曹爽為中心的政治集團形成,他們開始排擠司馬懿,司馬懿也是個聰明人,不僅沒有正面的抵抗,反而是稱病不上朝,甚至不讓自己的子弟為官。
司馬懿與曹芳
這一次司馬懿潛伏了將近10年之久,嘉平元年,一場有聲有色的高平陵政變,曹芳成為了司馬懿手中的傀儡皇帝,也讓他徹底打垮了曹魏政權,開始建立自己的家族王朝。嘉平三年八月,73歲司馬懿病重去世。他一生經歷了四代帝王,蟄伏了五十年之久,如果他沒有長壽,更有超人毅力,恐怕歷史將會又一次地改寫。
回覆列表
司馬懿趁著曹爽帶著皇帝和主要大臣去祭掃皇陵時,發動政變,控制京師,逼曹爽交出軍政大權,取而代之,誅滅曹爽和親信3族,後司馬懿父子三人又先後平定3次叛變,最終穩穩地掌控了魏國大權。 經過幾代經營,到司馬懿孫子司馬炎時,逼迫魏帝禪讓,最終滅魏建立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