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
2 # 水面染五彩
也看過這方面的介紹,皇帝是天子受人重視,皇帝吃飯叫用膳,每道菜盛給皇帝前,要底下人先嚐一下,以免發生什麼意外,皇帝喜歡的菜也不能多吃,這就是一個規距,試想一下我們有幾個人一起吃飯,上來一個好菜,大夥都喜歡吃,然後就都吃一個菜,不斷的去莢這一個菜,這樣好嗎?
-
3 # 夕萌萌的龍貓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文中寫到,慈禧太后吃一餐需要備上滿漢全席。大大小小盤子有三百多個。可慈禧太后只挑自己喜歡的菜吃一口。有些菜壓根就沒進過慈禧的嘴。即使如此。御膳房還是每天每餐要準備這麼多美食供慈禧享用。
慈禧太后如此,皇帝亦如此。
首先場面要夠大,滿漢全席估計也是皇室家族發明的吧!
其次菜品要多。小菜,甜品,鹹的,辣的,燉的,蒸的。等等,只要皇上此時想吃,桌上就得有!
最後,皇上乃九五之尊,生活奢靡,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再好吃,再難尋的美味,皇上也是想吃就吃。所以皇上吃東西絕對不會多吃。不是皇上裝逼。是皇上真的吃的太多了。每天都有。一吃真吃不下去太多。
更何況午餐過後,這個貴妃端來一碗燕窩。那個皇后端來一碗乳鴿湯。皇上中午要吃多了。下午怎麼吃的下去這些補品!
說到底。古時候。皇室乃至達官貴人,生活真的非常奢華,不止吃的。用的也是黃金盃。銀酒盞。紅木床。黃花梨桌。和田玉掛件!
現代社會帶來的文明是不可估量的。封建思想得到改變。
貧窮限制了想象力,記得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兩個農民,幹完農活吃飽喝足在院子裡乘涼。老的說,不知道皇帝現在在幹嘛?壯的說,還能幹嘛,還不是一樣在乘涼!老的說,不知道皇帝晚上吃幾個窩窩頭?起碼得五六個吧?鹹菜疙瘩得管夠!壯的說,什麼窩窩頭,皇帝那麼有錢得吃白麵饅頭!
(御膳房)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皇帝用餐的基本情況,而不是去荒唐的揣測了。清代史料記載,皇帝的飯不叫飯,而叫做“膳”,皇帝叫飯叫做“傳膳”,吃飯叫做“進膳”或“用膳”,做飯的廚房,叫做“御膳房”。御膳房由內務府管理,設管理人員若干。皇帝每天吃飯都要經過幾道手續。首先由御膳房的官員列出膳單,然後經內務府主管大臣審閱並備案,最後才能烹飪製作。
御膳房的食材很有講究,水是從京城西郊玉泉山專門運來的泉水,米是在京西一帶由專人培植的稻米。雞、鴨、魚、豬肉及新鮮蔬菜,則購買自市場。各種山珍海味、奇瓜異果等,由全國各地進貢。
(清康熙款藍地黃龍紋盤)
清朝皇帝沿襲東北滿族的一些飲食習慣,不同與我們一天三頓飯,每天只有兩頓正餐,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是在早晨7~9時進行,晚膳是在午後1~3時進行。除了兩頓正餐之外,還有兩頓小吃,用膳的時間和地點並不固定,但多在自己的寢宮或者經常活動的地方,一般是單獨擺桌,無人陪餐。
(清康熙款黃釉菊瓣盤)
皇帝用膳的程式很多,皇帝想傳膳時,跟身邊的太監吩咐一聲,這個太監就傳給下一個太監,一直傳到御膳房。御膳房的太監們會抬著大小膳桌,捧著朱漆盒,將膳食抬過來。桌上每個菜碟或菜碗都設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檢驗飯菜是否有毒,即使小銀牌沒有變色,也會有太監“嘗膳”,也就是把每個菜都吃一點,以確認無毒。最後把這些盤子擺放在規定的位置,將菜上的銀蓋取走。這時候,皇帝才會入座“用膳”。為了皇帝的安全,皇帝在用膳時不能把同一道菜連續吃三口,這是為了避免有人知道皇帝的喜好,投毒謀害皇帝。
(清乾隆款黃釉團龍紋碗)
皇帝御用的膳食很精緻,餐具也非常有講究。餐具以金銀器為主,也有質地上乘的陶瓷製品。器皿精巧非常,體現了其至尊至榮的地位。
參考書目:張卉妍編著,《老北京的趣聞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