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陽氣內守”造成手足冰涼
進入冬季不少人都有手足發涼的現象,有些人認為這是所謂“虛”的表現,強調要運動,要進補。於是不少手足發涼的人就盲目地早起鍛鍊,進食補品。其實這並不符合中醫冬季養生的原則。
中醫裡講,冬季是陽氣內伏的季節,謂之“陽伏於下,於時為冬”。手足,相對軀幹而言是人體的末端,中醫稱其為“四末”。冬季“陽氣內守,不達四末”,所以容易出現手足冰涼。冬季鍛鍊宜慢跑、散步
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適當進補,調節陽氣,平時注意保溫,保持手足清潔乾燥,搓摩手足心,以改善人體末端血管的微迴圈狀況,達到暖手、暖足的作用。
起居調養強調了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同時,冬季鍛鍊宜有選擇地進行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專案,不宜做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另外,衣著過少、室溫過低,既易患感冒,又消耗陽氣;反之,則易出汗,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所以,冬季保暖要適度。不能隨意藥補飲食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古訓。《飲膳正要》中說:“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講,冬季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
因此,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但是,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同屬冬令,各地區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進補的方法也不同。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而南方氣候較溫和,進補應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為宜;氣候乾燥的地方,應多吃甘潤生津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冰糖為宜。此外,還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特別是藥補,應該有醫生指導。
(2)冬天一些人總感覺手腳冰涼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的溫度降低,陽氣不足,而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不足,身體出現陽虛的表現。另外,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迴圈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迴圈不良”,而導致手腳總感覺冰涼。這樣的情況一般多發生於女性,特別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常見,腦力勞動者要比體力勞動者更易出現手腳冰涼,在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身上則很少出現。
寒冷會使人的全身或者區域性血液迴圈不良,或者肢體末梢兒血液迴圈障礙,這會導致手腳冰涼。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為“冷寒症”。中醫理論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會導致精神不佳、身體畏寒的反應,嚴重的還可引起下肢的靜脈曲張。
1.吃西洋參。這是一種補氣的良藥,性平和,補而不燥。可以單獨泡水飲用。
2.吃芝麻、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維生素E 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迴圈。
3.吃洋蔥、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迴圈的食物。
其他措施:
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使身體暖和,又能舒緩疲勞神經。
(3) 不少人秋冬季節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中醫認為,怕冷是由於體內陽氣虛弱所致。治療手腳冰涼的症狀,主要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如果經常按摩以下3個穴位,一定會收到滿意的療效。
1.按摩湧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腳心,然後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腳心,搓到有熱感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著搓揉各腳趾100餘下。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彙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經常堅持搓揉此穴必然會促使手腳冰涼症狀的康復。
2.按揉氣衝穴(大腿根裡側)。此穴下邊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止。
3.按揉、拍打腎俞穴(兩邊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餘下。
根據“動則生陽”的觀點,透過加強對手腳的鍛鍊,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透過步行、慢跑、爬樓梯、跳健身舞等進行全方位的鍛鍊。如果手冰涼,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如果腳冰涼,下肢活動量應大些。
食療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肌體熱量。如常用的大棗紅糖湯(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湯喝),對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頗為有效。另外,適當多吃些羊肉、狗肉等,可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肝、禦寒去溼。
(4)多吃花生可緩解手腳冰涼!
進入冬季,手腳冰涼是不少年輕女性都會遇到的麻煩。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脂肪少,熱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較少,更容易感到發冷。手腳冰涼,怎麼捂都捂不暖。尤其是一些瘦小女性、衣物不夠保暖、壓力過大時、低血糖或低血壓等情況都易產生手腳冰涼。除非是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手腳涼,否則不能算是疾病。日常的生活和飲食調節能改善這種狀況。
怎補充營養 多吃促進血液迴圈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辣椒、咖哩。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湯或燉肉時可加入黃芪,既不影響味道,又可補氣固表。
食療可用此方: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茶喝。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機體熱量,對改善手腳冰涼症狀療效頗佳。
怎平時多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血液迴圈,尤其是需要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若能保持標準體重,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可以使身體迴圈正常。 怎睡前泡泡澡 睡前洗個熱水澡,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使身體暖和起來。
怎禦寒衣物要充足 人們常常因為忙碌而忘了多加件衣服,建議在辦公室多準備一件外套,適當保暖。尤其是在睡覺時要注意腳部保暖,可穿上棉襪幫助保暖。
怎指壓按摩 可以針對至陰及湧泉穴進行指壓。至陰穴位於腳第五趾指甲生長處的外側。湧泉穴則在腳底中央靠近腳趾處,將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的中央處。要柔和捏每根腳趾,這樣腳就會感到溫暖了。不妨利用乳液或嬰兒油來按摩手腳,使肌膚柔嫩之外還可促進血液迴圈。
(1)“陽氣內守”造成手足冰涼
進入冬季不少人都有手足發涼的現象,有些人認為這是所謂“虛”的表現,強調要運動,要進補。於是不少手足發涼的人就盲目地早起鍛鍊,進食補品。其實這並不符合中醫冬季養生的原則。
中醫裡講,冬季是陽氣內伏的季節,謂之“陽伏於下,於時為冬”。手足,相對軀幹而言是人體的末端,中醫稱其為“四末”。冬季“陽氣內守,不達四末”,所以容易出現手足冰涼。冬季鍛鍊宜慢跑、散步
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適當進補,調節陽氣,平時注意保溫,保持手足清潔乾燥,搓摩手足心,以改善人體末端血管的微迴圈狀況,達到暖手、暖足的作用。
起居調養強調了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同時,冬季鍛鍊宜有選擇地進行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專案,不宜做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另外,衣著過少、室溫過低,既易患感冒,又消耗陽氣;反之,則易出汗,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所以,冬季保暖要適度。不能隨意藥補飲食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古訓。《飲膳正要》中說:“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講,冬季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
因此,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但是,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同屬冬令,各地區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進補的方法也不同。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而南方氣候較溫和,進補應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為宜;氣候乾燥的地方,應多吃甘潤生津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冰糖為宜。此外,還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特別是藥補,應該有醫生指導。
(2)冬天一些人總感覺手腳冰涼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的溫度降低,陽氣不足,而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不足,身體出現陽虛的表現。另外,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迴圈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迴圈不良”,而導致手腳總感覺冰涼。這樣的情況一般多發生於女性,特別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常見,腦力勞動者要比體力勞動者更易出現手腳冰涼,在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身上則很少出現。
寒冷會使人的全身或者區域性血液迴圈不良,或者肢體末梢兒血液迴圈障礙,這會導致手腳冰涼。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為“冷寒症”。中醫理論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會導致精神不佳、身體畏寒的反應,嚴重的還可引起下肢的靜脈曲張。
1.吃西洋參。這是一種補氣的良藥,性平和,補而不燥。可以單獨泡水飲用。
2.吃芝麻、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維生素E 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迴圈。
3.吃洋蔥、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迴圈的食物。
其他措施:
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使身體暖和,又能舒緩疲勞神經。
(3) 不少人秋冬季節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中醫認為,怕冷是由於體內陽氣虛弱所致。治療手腳冰涼的症狀,主要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如果經常按摩以下3個穴位,一定會收到滿意的療效。
1.按摩湧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腳心,然後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腳心,搓到有熱感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著搓揉各腳趾100餘下。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彙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經常堅持搓揉此穴必然會促使手腳冰涼症狀的康復。
2.按揉氣衝穴(大腿根裡側)。此穴下邊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止。
3.按揉、拍打腎俞穴(兩邊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餘下。
根據“動則生陽”的觀點,透過加強對手腳的鍛鍊,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透過步行、慢跑、爬樓梯、跳健身舞等進行全方位的鍛鍊。如果手冰涼,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如果腳冰涼,下肢活動量應大些。
食療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肌體熱量。如常用的大棗紅糖湯(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湯喝),對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頗為有效。另外,適當多吃些羊肉、狗肉等,可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肝、禦寒去溼。
(4)多吃花生可緩解手腳冰涼!
進入冬季,手腳冰涼是不少年輕女性都會遇到的麻煩。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脂肪少,熱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較少,更容易感到發冷。手腳冰涼,怎麼捂都捂不暖。尤其是一些瘦小女性、衣物不夠保暖、壓力過大時、低血糖或低血壓等情況都易產生手腳冰涼。除非是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手腳涼,否則不能算是疾病。日常的生活和飲食調節能改善這種狀況。
怎補充營養 多吃促進血液迴圈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辣椒、咖哩。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湯或燉肉時可加入黃芪,既不影響味道,又可補氣固表。
食療可用此方: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茶喝。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機體熱量,對改善手腳冰涼症狀療效頗佳。
怎平時多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血液迴圈,尤其是需要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若能保持標準體重,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可以使身體迴圈正常。 怎睡前泡泡澡 睡前洗個熱水澡,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使身體暖和起來。
怎禦寒衣物要充足 人們常常因為忙碌而忘了多加件衣服,建議在辦公室多準備一件外套,適當保暖。尤其是在睡覺時要注意腳部保暖,可穿上棉襪幫助保暖。
怎指壓按摩 可以針對至陰及湧泉穴進行指壓。至陰穴位於腳第五趾指甲生長處的外側。湧泉穴則在腳底中央靠近腳趾處,將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的中央處。要柔和捏每根腳趾,這樣腳就會感到溫暖了。不妨利用乳液或嬰兒油來按摩手腳,使肌膚柔嫩之外還可促進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