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外貿老劉

    南亞只有一個強國,就是印度。

    印度這個國家在南亞的文化融合能力是很強的,或者說文化侵略性。無論愛與恨印度,他們與印度文化太接近了,太相似了。以至於他們即使恨印度,他們在選擇靠山時,一定會倒向印度。除了巴基斯坦,如果不是信仰導致分裂,如果不是戰爭導致仇恨,南亞一定是印度一手遮天。

    不管誰在南亞立足,要麼與印度合作,要麼與印度對立。沒有其他選擇。

  • 2 # 三尺命看國際

    這是個非常不錯的問題,三尺命願盡力回答。

    傳統上美國支援巴基斯坦,蘇聯支援印度從傳統上來說,美國在南亞的戰略支點一直是放在巴基斯坦,而印度是蘇聯支援的盟友。現在印度和俄羅斯的關係不錯,也是基於傳統的蘇印關係,印度軍隊用的武器裝備過半數都是蘇制俄製武器,海陸空軍都是這種狀況。海軍的航母和基洛級潛艇等作戰艦艇,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印度從俄羅斯租借核潛艇(帶核的東西都不能隨便賣,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以積累相關操作經驗。陸軍的T90坦克,甚至是步槍等,空軍的蘇30戰機等,都是俄製(蘇制)武器。

    後來蘇聯發起了入侵阿富汗戰爭,美國更是密切了巴基斯坦的關係,以守住蘇聯從陸路進入印度洋的最後屏障。美國透過巴基斯坦支援阿富汗境內的反蘇力量,給蘇聯以極大打擊。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當年(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訪華,還是借道巴基斯坦。在北京和我們的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問題交換了意見。

    近年來美國對巴基斯坦不滿意,努力拉攏印度

    現在美軍準備撤離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作用也就下降了不少。美軍當年攻打阿富汗,包括後來在阿富汗駐軍進行治安戰,這些美軍的彈藥補給都需要借道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經陸路運往阿富汗。現在美軍要撤離阿富汗,巴基斯坦作為補給通道的作用也就開始下降。

    後來美國努力和塔利班達成協議,以使得自己體面的撤離阿富汗,結果自己沒談攏還埋怨巴基斯坦在地區反恐問題上沒出力。美國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在上升。

    隨著中國海洋力量的不斷增長,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活動不斷增加,美國拉攏印度遏制中國海洋活動的需求急劇增加。美國清楚,印度洋是亞歐大陸兩端(東亞經濟區和歐洲經濟區)交流的重要通道,世界能源的供應地中東產油國也在印度洋邊上,美國非常清楚,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現在經濟的命脈。所以美國對中國在印度洋上的活動保持強烈警惕。

    從整個印度洋地區來看,唯一有潛力遏制中國海軍力量的就是印度海軍。所以美國出於地緣政治目的開始抓緊和印度搞好關係。向印度出售武器裝備,提高印度的軍事實力,從美國出售給印度P-8A反潛巡邏機就更可以看出,美國利用印度海洋力量力量牽制中國的意圖。

    中國和蘇聯有本質的不同,印度在美國心中的地位會進一步上升

    當年蘇聯急於從陸路經過中亞和南亞地區找到前往印度洋的通道,所以巴基斯坦的地位變得異常重要。現在世界的博弈重心在中美兩國間,而中國可以借道巴基斯坦進入印度洋,也可以直接經南海,跨過馬六甲海峽(這裡面有一個誤區,中國進入印度洋不只有馬六甲海峽一個,經過印度尼西亞內部海域也可以)進入印度洋。所以美國不迫切需要一個像巴基斯坦這樣的陸權國家來遏制中國。(而且中巴關係還非常不錯)而是需要一個海洋大國,可以在印度洋上和中國直接競爭,那麼印度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美國把重心放在印度身上也不會輕易放棄巴基斯坦,這是因為阿富汗的事情還沒有解決,美國還需要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問題上出力。其次,美國的中亞戰略也需要巴基斯坦,現在的俄羅斯努力的恢復和加強自己在前蘇聯空間的影響力,其中中亞就是重點。美國想要拉攏中亞,讓中亞擺脫俄羅斯控制的最好方式,就是給中亞找到一個新的能源出口通道(中亞各國經濟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美國一直計劃建設一個從中亞南下穿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最終抵達印度的能源通道。這個設想一旦成功,中亞國家的利益更趨於多元化,政策取向也將多樣化,美國在中亞也就有了更多的介入空間。

    印度不是棋子,印度努力的在把自己活成一個大國的模樣,他更想當棋手。美國拉攏印度不會一帆風順,更做不到如臂指揮。而且強大之後的印度,對於美國來說不會是一個好訊息,畢竟印度對美國在印度洋上的活動也不是很感冒,那是印度的“內院”。

  • 3 # 留研

    一、南亞地區概況:南亞地區是指亞洲喜馬拉雅山中段、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其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七個國家。南亞面積約43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面積14245萬平方公里的3%。南亞2018年人口18億人,佔世界人口75.78億人的23.75%。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南亞GDP產值3.44萬億美元,佔世界GDP產值84.74萬億美元的4.06%。南亞人均GDP1911美元,僅為世界人均GDP11178美元的17.1%,為世界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

    二、毫無疑問,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大國 。印度實際控制面積328.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佔南亞的76.46%。印度人口13.51億人,居世界第二位,佔南亞的75%。印度GDP產值2.716萬億美元,居世界第7位,佔南亞GDP的79%。印度人均GDP2010美元,為南亞人均GDP的105%。印度是世界上近年來發展最快最好的國家。是世界上最佳投資地。是南亞地區與印度洋地區最具有影響力的國家。美國把亞大地區戰略改稱之為亞大印的戰略延伸,足以證明印度在世界上擁有強大的世界影響力…

  • 4 # 鬼影問道化真身

    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維繫和擴大美國在全世界的利益,美國並不會無緣無故的對任何勢力出手。除非美國認為這些勢力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或者是美國認為這些勢力阻礙了美國進一步擴大自身利益,美國才會對相關勢力下黑手。

    美國戰略家馬漢在其著作《海權論》中,聲稱“得印度洋者,得天下。”美國將馬漢先生的見解當成教條,因此美國想方設法的去控制印度洋。

    從目前來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美國掌控了馬六甲海峽、澳洲、紅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中心(迪戈加西亞群島)…。

    印度洋的關鍵核心是印度,如果說“得印度洋者得天下”,那麼“得印度者就得印度洋”。因此美國就有了掌控印度的需求,印度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美國在南亞的戰略關注重點。

    美國的重點關注,對印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1,中小國家投靠美國,會得到美國的包容甚至是關愛,例如新加坡、南韓、歐洲諸小國…。這些國家有今天的成就,美國是提供了助力的。

    然而印度是個大國,只要印度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印度的實力就相當於整個歐洲了。美國是決不會收這種小弟的,而印度也不會甘當他國僕從的。因此美印兩國不可能成為真正的盟友。

    2,印度在地緣戰略中有地理上的絕對優勢,印度國土遼闊丶資源豐富丶人口眾多、產業體系已成型,可以說只要印度沒有內亂,只要沒有外部勢力強行阻斷印度的發展,印度成長為世界性大國就是遲早的事。印度領層英明,印度的成長就會快一點。印度領導層平庸,印度的成長就會慢一點。但是印度成長為世界性大國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一旦印度成長起來了,印度洋就決不會被美國徹底掌控。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遲早會在印度洋的競爭中佔據上峰。屆時,美國掌控世界的願望,必將化為泡影。美國顯然不會坐等危機到來,而是會選擇率先出手。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美印在印度洋決無全面合作的可能性,決對是一山不容二虎。美國將其在南亞的戰略關注重點,指向印度。對印度來說,決不是什麼好事。

    個人認為,在南亞、印度洋的爭奪方面,留給美國的時間丶留給印度的時間都不太多。雖然印度弱一點,但印度有地利優勢。雖然美國強很多,但美國是勞師襲遠,再則美國的實力分散在全球,不可能全部集中於南亞印度洋。

    總的來說,美印各自的勝算應該是五五開。對於我們吃瓜觀眾來說,一部由好萊塢與寶萊塢,聯袂合拍的大片,即將上演。我們將有好戲看了!

  • 5 # 顏二哥有言23

    首先,看看南亞有那些國家,它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七個國家。雖然它的面積只佔世介面積的3%。南亞2018年人口18億人,卻佔世界人口的23.75%。它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又是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南亞GDP佔世界GDP產值的4.06%。人均GDP才僅僅1911美元,為世界人均GDP11178美元的17.1%。

    而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人口超過13億。它身處印度洋,又遙望太平洋和地中海。地理戰略價值毋庸置疑。

    印度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廣大的勞力市場,以及潛在的巨大經濟消費和發展潛力,成本低,人工低,最近世界性的代工廠都往印度遷入。

    也就是說,從全球戰略考量,印度是重點,從經濟利益考量,印度還是重點。

    印度的重要性,可以從美國奧巴馬政府就開始構思的戰略佈局中所提到的:‘’從亞洲太平洋戰略平衡(亞太平衡)‘’擴充套件到“印度洋-太平洋再平衡(印太再平衡)”,就可見美國在戰略調整中所突顯的“印度”因素。

    問題是,印度這個國家自冷戰以來,就基本上奉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遊走在美國和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哪怕時至今日,它也是這樣!從它既夠買美製武器,又夠買俄製武器,就可見一斑。

    當然,由於美國經濟的相對發達,在經濟上,印度與美國走得更近,這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和印度之間還有一個結就是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歷史冤家,為了一塊飛地克什米爾地區,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無數。它們之間既有領土爭端,又有歷史上的宗教衝突,如印度教和穆斯林信仰的不同。他們基本上算是同文同種,老死不相往來的冤家兄弟。

    而巴基斯坦在軍事上,主要依賴美國,但它也是中國的鐵桿朋友。

    由此,美國在南亞地區面對的兩個南亞大國印度和巴基斯坦時,總有一種無奈,或可近卻又不可以完全駕馭的感覺!

    是的,美國在南亞的戰略重點目標是在印度,特朗普政府也在持續推行“印太戰略平衡”的政策。問題是這只是美國一廂情願的打算罷了。因為,印度這個國家一路走來都是:我需要你美國,但我又必須和你保持距離,因為我不想被你套牢,失去自由!

    其實,這也好理解,外交關係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做到“左右逢源,避免樹敵過多”,不是嗎?

  • 6 # ruixuezhaofeng

    二戰之後的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分治並獨立,南亞地緣政治從此圍繞印巴之爭展開,蘇聯、美國分別藉助印巴對南亞施加影響,直至冷戰結束。此後,恐怖主義威脅成為美國全球首敵。拉登被擊斃後,阿富汗如同雞肋,美國由“重返亞太”到2017年11月提出“印太戰略”,清晰地勾勒出南亞政策“三部曲”.

    由此可見,印度在美國南亞政策乃至全球戰略中的地位達到新高度,至少從當下看,印度的分量遠超巴基斯坦,後者“失寵”於美國已成定局。

    時間與利益相交織,美國南亞戰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冷戰時期,美國“看不慣”印度做派,巴基斯坦成為美國在該地區關注與塑造得主角

    印度尼赫魯-英甘地的“有聲有色大國”、倡導不結盟、肢解東巴西巴、交好蘇聯等外交舉措很是不入美國地區與全球戰略軌道,在與“最大的民主國家”保持正常關係的同時,美國更注重拉攏巴基斯坦,組成安卡拉-巴格達-德黑蘭-伊斯蘭堡聯線阻擊蘇聯南下。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上升到美國南亞戰略的至高點,印度基本成為“無關緊要”的局外者。

    1998年,印巴雙雙跨越核門檻,此時美國對兩國“各打五十大板”;9.11後,巴基斯坦成為美國反恐戰略的重要一環

    冷戰結束,巴基斯坦在美國南亞地緣政治的重要性降低,印度作為“民主典範”似乎更合美國“口味”。2001年9.11事件後,反恐成為美國壓倒一切的戰略目標,巴基斯坦在南亞的地位超過印度,然而巴出力不討好,“巴塔”和內部各種矛盾頻發,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受阻。

    世紀之交以來,印度著力發展行穩致遠,期間接連獲得“金磚國家”、G20成員等顯赫身份,而巴一無所得。

    阿富汗反恐大業已定,美國“亞太”到“印太”戰略中印度成為一大支柱

    奧巴馬在巴境內搞掉本拉登讓巴“丟醜”世界,美國不斷退出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作用日漸式微,對美國而言,當下它僅起到“撬動”塔利班的作用,但又不能過分,以防它更親近伊朗和北鄰。

    與此同時,美國為首的西方熱捧印度:最大的民主國家、市場經濟發展勢頭喜人等,意欲培育印度制衡東方大國。美國早已取消對印軍火出口限制,各式裝備源源不斷銷往南亞。在全球和地區峰會上,美日印澳四方機制引人注目,美國的用心昭然若揭。

    結論:從奧巴馬時代至今,美國對印度另眼相看,關愛有加;印度借重美國,實現大國戰略目標。在南亞,巴基斯坦已經不具備與印度爭奪美國“戰略重點”的實力......

  • 7 # 木春山談天下

    木叔先來談談地理和戰略的關係。

    根據慣常的地理劃分,認為南亞國家基本只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再加上一些周邊小國。

    但美華人在制定南亞戰略的時候,是把阿富汗也算在內的。

    而在通常的意識裡,阿富汗被算作西亞。

    就類似美國中央司令部包括中東中亞乃至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樣。主要是按照戰略效益來劃分的。

    因此美國的南亞戰略也不能只從地理上來認知,這樣想就等於看不清美國戰略意圖。

    說了這些,木叔是想告訴各位:

    美國南亞戰略的重點,在最近20年一直都是阿富汗。

    就連如今,也是阿富汗,因為美華人正在和塔利班公開接觸,為的就是如何從阿富汗撤軍。

    如果撤軍完成,美國的南亞戰略轉向就不可避免,之後印度可能才會真正成為美國南亞政策的重中之重。

    如今美國的南亞政策還只是從阿富汗中心轉向印度中心的過程中。

    瞭解美國的南亞戰略,第一就是特朗普做了什麼說了什麼。

    2017年特朗普上臺半年後,他有一個著名的南亞政策講話。

    這個講話不僅宣佈了美國對阿富汗接觸、撤軍的新戰略,也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關作為進行了全面梳理。

    熟悉這個講話,其實就等於看清了美國目前的南亞政策。

    說幾個特朗普的講話要點:

    1)明確阿富汗撤軍的最終目的。2)批巴基斯坦拿錢不出力。3)稱讚印度是戰略伙伴。

    從這三點能夠明白無誤地看出,美國目前在南亞的中心任務就是阿富汗。

    因為一旦在阿富汗問題上牽扯太多,會導致特朗普競選承諾成空談。這會對他2020年大選帶來很不利的選情。

    畢竟他競選時承諾要結束海外戰爭,脫身阿富汗也被很多美華人寄予希望,畢竟這場20年的戰爭消耗太多財力和人力,美華人也厭煩了。

    所以目前肯定要以阿富汗為一切南亞問題的根本來處理。這當然需要巴基斯坦的配合。

    7月底巴基斯坦伊姆蘭·汗總理訪美本質上其實談的就是阿富汗問題。

    諸如巴基斯坦如何幫助美國和塔利班接觸;美軍勢力離開後,巴基斯坦如何能維護當地利益等。

    印度和美國的關係未來肯定越來越密切,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趨勢。

    面對10年後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印度,甚至未來可能成為聯合國新任常任理事國的新興國家,美國怎麼可能不重視?

    巴基斯坦和印度比起來,顯然在重要性上就差一些,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所以,未來美國南亞政策的重點一定是印度,只是先要把阿富汗問題處理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乒乓球奧公賽混雙決賽,張本智和第二局換備用球拍繼續比賽,當時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