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蝦說2018

    見習主要是看,重點是看什麼。其實是看常見病的臨床表現。尤其是一些典型的。所以去見習之前一定要了解是看哪個科。把這個科與已經學過的教材上的相關的主要病症臨床特點,鑑別特點,常規檢查專案,檢查指標。治療方案看一看。然後在臨床上對應的看看。可以問些問題看看臨床醫生在回答時與任課老師在思路上有什麼不同。回來把看到的再對照課本上的知識再看看書。

    當然如果能碰上幾個典型病症的患者就太幸運了,一定要認真對待爭取能上手一下。比如奔馬律,囉音,肝硬化,腎病面容,煤氣中毒,宮外孕等等。

    總之見習主要是對你學習書本知識的幫助。要重視也不要鑽的太深。

    見習時很多人發現自己好像什麼都知道,已經是個醫生了。

    實習時又發現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不知道前四年都學了點什麼。

  • 2 # LT山有木兮

    回答你的沒幾個是醫生,見習就是讓你熟悉一下醫院環境 和工作方式方法,見習期很短 ,幾個星期就過去了,回去考試,考試結束後接著實習,實習階段能,大部分學生要準備考研,實習也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上午查查房,下午晚上好好看書學習,考研才是大事情,考不上研究生大部分學生要麼去縣醫院,要麼進輔助科室,但現在縣醫院也大部分也是要研究生,所以考研才是大事,考不上研究生就要考規陪,規培期間要考執業醫師證,畢業後三證合一,你就不怕以後沒飯吃了,一輩子大事基本上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 3 # 練習開顱兩年半

    禿頂老學長給你點小建議。可以提出這個問題證明你對未來還是有規劃和方向的,我當年見習的時候可就是啥也不想過一天是一天哈哈哈哈~

    1.尋找興趣點,確定未來的方向:本科階段無論是理論還是見習,畢竟都還不是產出階段,那麼既然是學習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考慮下一步的學習方向,見習階段對各個科室的接觸時間及強度並不足以讓你深入學習這個專業的知識,但足以得到對這些科室的初步印象及瞭解,在見習的過程中,你需要考慮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是什麼。先琢磨是喜歡動手機會多的外科?還是對思維邏輯要求強的內科?抑或是為手術病人保駕護航的麻醉科,及病理、影像等臨床輔助科室。選定大方向後(以外科舉例),再考慮次級學科的選擇,是胃腸外科還是神經外科,是心胸外科還是血管外科等等。

    2.認識及瞭解研究生導師,為考研做準備:如果打算考本校甚至本院的研究生,就要開始接觸導師了。見習階段可以接觸認識各個科室的主任,初步瞭解他們的研究方向、學術地位、脾氣、品行等,可以找這位導師的研究生師兄們聊聊,膽子大點可以直接和主任表達研究生想跟著他的意向,但還是建議多看幾個科室再做選擇。

    3.學習寫文章:寫文章是科研狗的基本功~抽空練習寫文章,可以先試著寫一篇感興趣方向的綜述,投一個國內雜誌試試(沒錢也可以先寫不投,畢竟發文章沒人報銷還是挺貴的),一來選導師的時候可以留下好的印象,二來無論碩士階段博士階段抑或工作之後都要求文章,先接觸一下嘗試一下會有很大的優勢。

    4.專業課學習:見習過程中,有動手機會盡量做,不懂就問,千萬不要獨自處理病人,避免糾紛,保護自己。合理安排臨床輪轉和考研複習(如果不是長學制的話)的時間,以考研複習為主,有精力可以再複習一下統計,以後用的比較多。

    5.英語:英語是真的最好能保證每天都有時間練,能說能聽遠比會考試要重要,研究生階段會參加各種會議,會有很多國外的專家,一般都是要求有人陪同翻譯的,這個一般都是在主辦醫院的在讀研究生裡選,是很好的機會哦。這裡推薦一個Aboboo。

    歸根結底見習階段的關鍵其實是為考研和研究生階段做準備,見習的過程中能見到什麼其實並不是很重要。現在願意花十幾年時間學醫的越來越少了,學醫不易,希望你能堅持下去,另外,如果發現脫髮脫的厲害了就歇歇放縱幾天吧嘻嘻嘻~

  • 4 # 衝上五彩的雲霄

    不怕苦就行,當然千萬別暈血,在外科手術特別多,骨科是最累的,我實習時跟主任從晚上7.30做到凌晨三點半,累的渾身虛脫,半夜被護士叫起來非常不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治再次被雷霆總經理打臉,他的人設是要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