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中心的飼養員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三國·魏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阮籍的《詠懷》82首是有名的抒情組詩,當中反映了詩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在種種醉態、狂態掩蓋下的內心的無限孤獨寂寞、痛苦憂憤。

    《夜中不能寐》是《詠懷詩》的第一首,它表現了詩人生活在黑暗現實中的內心苦悶,反映了詩人看不見希望和出路的憂思。詩中以"明月""清風""孤鴻""翔鳥"的意象,映襯了自己不寐而彈琴的孤影,寫出了詩人在長夜未央時代的"徘徊""憂思"。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這兩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彈琴,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憂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彈琴,也是為了抒發優思,而他的憂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憂思不過是懷鄉引起的,阮籍的憂思卻是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產生的。南朝宋顏延之說:"阮籍在晉文代,常慮禍患,故發此詠耳。"(《文選》李善注引)李善說:"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這是說,阮籍生活在魏晉之際這樣一個黑暗時代,憂讒畏禍,所以發出這種"憂生之嗟"。清人何焯認為:"籍之憂思所謂有甚於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何氏以為阮籍的"憂思"比"憂生之嗟"更為深刻,注家並不瞭解這一點。一般讀者當然更是無法弄清究竟是何種"憂思"。不過,《晉書·阮籍傳》說:"(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嘆。"由此或可得其彷彿。史載詩人"善彈琴",他正是以琴聲來排洩心中的苦悶。這裡以"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著意寫詩人的苦悶和憂思。

    詩人沒有直接點明詩中所抒發的"憂思",卻寫道:"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寫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帳幔上,寫帶有幾分涼意的清風吹拂在詩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種悽清的氣氛。這似乎是在寫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詩人,清風吹拂的是詩人的衣襟,這樣寫含蓄不盡,意味無窮。

    "孤鴻號野外,翔鳥鳴北林。"是繼續寫景。是寫孤鴻在野外哀號,而盤旋的飛鳥在北林上悲鳴。如果說,上兩句是寫詩人的所見,這兩句就是寫詩人的所聞。所見者清風、明月,所聞者鴻號、鳥鳴,皆以動寫靜,寫出寂靜悽清的環境,以映襯詩人孤獨苦悶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在月光下,清風徐來,詩人在徘徊,孤鴻、翔鳥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朧,夜色蒼茫,他(它)們見到什麼: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憂思獨傷心"。這表現了詩人的孤獨、失望、愁悶和痛苦的心情,也為五言《詠懷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調。

    本詩悽清悲涼,寄託了詩人無限的憂思,孤獨的徘徊,永恆的悲哀。儘管詩人發出"憂思獨傷心"的長嘆,卻始終沒有把"憂思"直接說破,而是"直舉情形色相以示人"。冷月清風、曠野孤鴻、深夜不眠的彈琴者,將無形的 "憂思"化為直觀的形象,表現了詩人幽寂孤憤的心境。"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詩顯著的特點。這首詩採用動靜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獨特的藝術效果。"起坐彈鳴琴"是動;清風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動。前者是人的動,後者是物的動,都示意著詩人內心的焦躁。這首詩言近旨遠,寄託幽深,耐人尋味。

  • 2 # 停子的生活日記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三國·魏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阮籍的《詠懷》82首是有名的抒情組詩,當中反映了詩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在種種醉態、狂態掩蓋下的內心的無限孤獨寂寞、痛苦憂憤。

    《夜中不能寐》是《詠懷詩》的第一首,它表現了詩人生活在黑暗現實中的內心苦悶,反映了詩人看不見希望和出路的憂思。詩中以"明月""清風""孤鴻""翔鳥"的意象,映襯了自己不寐而彈琴的孤影,寫出了詩人在長夜未央時代的"徘徊""憂思"。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這兩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彈琴,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憂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彈琴,也是為了抒發優思,而他的憂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憂思不過是懷鄉引起的,阮籍的憂思卻是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產生的。南朝宋顏延之說:"阮籍在晉文代,常慮禍患,故發此詠耳。"(《文選》李善注引)李善說:"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這是說,阮籍生活在魏晉之際這樣一個黑暗時代,憂讒畏禍,所以發出這種"憂生之嗟"。清人何焯認為:"籍之憂思所謂有甚於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何氏以為阮籍的"憂思"比"憂生之嗟"更為深刻,注家並不瞭解這一點。一般讀者當然更是無法弄清究竟是何種"憂思"。不過,《晉書·阮籍傳》說:"(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嘆。"由此或可得其彷彿。史載詩人"善彈琴",他正是以琴聲來排洩心中的苦悶。這裡以"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著意寫詩人的苦悶和憂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紅屁股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