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69396378116

    幼兒園中,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安全隱患的型別:1 .入園時忽略晨間檢查,家長或讓孩子單獨入園,或到了班上不向老師打招呼就離開。 2 .晨間活動人均面積太小,活動器械的選擇或各年齡段的場地安排不當。 3 .活動時座位排列不合理。 4 .課間孩子在室內追打嬉戲。 5 .上廁所、洗手時管理鬆懈。 6 .點心、進餐時組織不當。 7 .餐後管理交接不當。 8 .藥品管理不嚴密。 9 .午睡時監管不當。 10 .起床時情況混亂。 11 .戶外遊戲時組織不當。 12 .園外集體活動時組織工作不細緻。 13 .離園時交接不到位。 預防措施 :1 .應堅持“一看二問三摸四檢查”的晨檢制度,家長送孩子入園時應主動讓孩子接受保健人員的晨間檢查,尤其應主動報告身體已經存在的不適。同時堅持送孩子進活動室,並和老師打招呼,得到確認後方可離園。 2 .晨間活動的場地安排要儘量協調好,做到小、中、大班的孩子既能按年齡特徵分場地進行活動,也能分時間段進行活動。活動器械也要科學地配發,避免器械造成的不安全。 3 .室內活動時,應根據活動的內容,選擇座位的排列形式。如動態的活動儘量採用圓形,講述活動儘量採用半圓形,操作活動桌子則採用 U 字形排列較好…… 4 .課間總有一些孩子會忘記喝水、解小便而在室內追打嬉戲,桌角、門縫、玩具櫃、飲水機等都會成為發生事故的隱患。 為此,教師應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級常規及標誌性的圖案,使孩子瞭解規則並努力去維護自己制定的規則。 5 .上廁所、洗手時弄溼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頭皮都是易發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張貼標誌圖案,加強衛生間的巡視並及時幫助與提醒孩子,都是切實可行的好辦法。 6 .吃點心或進餐時,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燙、刺、不衛生造成的危險,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劃、戳傷害,再次是避免要求不合理造成的傷害 ( 如催促孩子進餐,一律不準剩飯等 ) 。 7 .上、下午班教師的交接工作應該制度化。幼兒園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表格進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數、服藥情況、特殊說明等。 8 .加強藥品的管理。每班都應該有一張幼兒服藥登記表,每天早晨由需服藥的家長親自填寫並簽名,然後再把藥袋放在規定的、幼兒碰不到的地方。 9 .午睡時,首先要排除環境中存在的危險。如蚊香不能點在易燃、孩子易接觸到的地方。其次,要排除孩子攜帶異物上床。再次,要加強午睡過程中的巡視,避免孩子因突發疾病而無人巡視造成的搶救、治療上的不及時。 10 .起床之後的整理活動,教師和孩子都較忙。有序、分步驟是保證孩子安全的重要措施,如可以指導孩子先穿衣服,再穿褲子,最後穿鞋子,然後再解小便、喝水。 11 .戶外活動時,首先要排除活動場地的安全隱患,以防場地造成的意外傷害。其次,是做好活動前的準備運動,以防突然劇烈運動造成的拉傷、扭傷。再次,是控制好活動中的動靜交替,以防活動過量。 12 .在組織園外集體散步、參觀、郊遊等活動時,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 (1) 瞭解沿途路線,儘可能選擇最安全的線路。 (2) 事先請孩子做好外出時的一切準備工作,並提出安全方面的說明。 (3) 行進過程中要保證前、中、後的孩子都在教師的視線範圍內。 13 .離園時,首先要控制好接孩子的時間,使教師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接待家長。其次,嚴格確認接孩子的家長,如果臨時有陌生人來接,必須進行電話或其他可信方式的相關確認。再次,特殊孩子的交接。如生病的孩子、當天表現異樣的孩子,需向家長詳述孩子的情況,並提出希望配合的要求和具體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出3個月後吃夜奶已經減少的1-2頓,最近1個多星期寶寶又開始頻繁吃夜奶,睡覺間隔時間業短了,這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