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用人口和經濟總量去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弱。彷彿任何東西在表面上多多益善,就是實質上的繁榮昌盛。然而,看看今天的世界就知道,這是站不住腳的事情。而在公元1000年的世界,由於各種原因,讓當時的世界並不存在所謂的第一強國。
公元1000年的世界,實際上處於一個漫長的重組階段。而且還是在這個過程中的前半段,距離下一個幾大帝國瓜分勢力範圍的階段,還差的老遠。
當時在世界範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性帝國,包括早期的神聖羅馬帝國、中期的拜占庭帝國、伽色尼帝國、遼帝國和北宋帝國。
先說很容易被人當做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北宋。表面上看,北宋的人口和經濟總量,甚至軍隊的總人數,都是世界第一。城市經濟與對文人士大夫的特殊關照,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但僅僅從宋朝的對外戰績來看,你就不會覺得宋朝是第一強國。不僅被北方的遼帝國壓制,還讓西北的党項人做大,甚至被西南邊境的部落給弄的很不踏實。
軍事實力與戰爭水平,恰恰是反應一個帝國綜合實力的最好考量。這不僅反應了帝國內部的經濟與組織水平,也折射了內部社會結構的健康程度。凡是能競爭第一強國的王朝和帝國,無一不是赫赫武功。僅僅從這點來看,北宋就可以被淘汰出局了。
讓北宋非常憋屈的一個原因,就是北方的鄰居遼帝國。這個國家被很多人當做是契丹人獨霸的王朝。但在實際上,遼帝國其實是一個由契丹、渤海、蒙古、突厥、奚、女真、漢,甚至部分沙陀人和回鶻所共同構成的一個聯邦制國家。每個群體都在自己的內部,擁有很大的自主權。遼國皇帝則是所有人的共主與保護人。
遼國壓過宋朝的原因,就在於強調平衡的內部機制。相比喜歡欺壓底層並人為排斥非編戶齊民人口的開封朝廷來說,在中都坐鎮的遼國皇帝實在是看上去更為仁慈一些。這也是很多人,甚至早期的党項勢力都要去依附他們的原因。他們的勢力範圍也從東北亞、燕京地區、山西北部,一直延伸到幾乎整個蒙古高原。向西最遠已經觸及了今日哈薩克境內的七河流域。他們和中亞的東喀喇汗國聯姻,並有著非常穩固的外部環境。
大量的商販其實從他們的控制區進入東亞和東北亞貿易,讓遼國的貿易非常興盛。很多宋朝需要進口的物品,也是透過遼國再轉手倒入的。所以,遼國在經濟結構、內部政治和軍事實力方面,都明顯壓制了宋朝。
當然,稱雄當時的中原與北印度地區的勢力,是突厥奴隸軍建立的伽色尼王朝。這個王朝的發源地是今天阿富汗城市伽色尼,並掌握著地區內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在勢力眾多、地形複雜而人口流動頻繁的中亞,沒有強大的武力是根本難以生存 的。至於要建立幅員遼闊的勢力範圍,就更加仰仗軍隊的戰鬥水準。
伽色尼人就用自己精銳的奴隸軍團作為核心武裝,動員了大量的突厥部落騎兵與各定居區域內的半伊朗-半突厥騎兵部隊,加上很多城市人口的職業化民兵與印度的徵召部隊。這讓他們幾乎擁有了當時實際上所有的武裝系統。重騎兵、輕騎兵、重步兵、輕步兵、象兵和工兵,無一不有。
當然,加茲尼在內部的權力結構妥協之餘,還是有很多弱點存在。一旦中央勢力麾下的奴隸軍隊不再唯命是從,蘇丹的權威甚至個人安全就會出大問題。後來的加茲尼帝國也因此失去了對邊緣地區的控制,逐步走向衰亡。但在公元1000年,他們的帝國正值盛年。
也是在公元1000年,地中海東部的拜占庭帝國迎來了自己歷史上的最後一個輝煌時期。透過著名的軍區制改革和同阿拉伯等強敵的長期戰爭,拜占庭在進入馬其頓王朝後,出現了數位武功赫赫軍人皇帝。這些皇帝不僅有能力震懾地方勢力,也有足夠的能力帶兵出征。甚至在面對強敵時,可以力戰而勝。
無論是傳統的阿拉伯對手,還是北方的保加爾人和羅斯人,甚至西方的匈牙利人,都在這個時期倒在了拜占庭軍隊的腳下。可以說,自東羅馬帝國建立以來,還沒有哪個時期能像馬其頓王朝一樣,擊敗如此多的死敵。
然而,拜占庭非常不利的地緣形式,還是註定了帝國無法進一步復興或擴張。他們隨時可能面臨義大利、匈牙利、色雷斯、安納托利亞等多個方向的進攻。敵人既包括強大的陸軍,也可能是規模巨大的艦隊。這讓拜占庭人不得不常年為戰事消耗自己積累的財富。
在拜占庭以西的歐洲,建立不久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也具有比較強的勢力。幾十年前,奧托一世剛剛在萊茨菲爾德戰役中,完敗了以中歐為基地的馬扎爾人。後者被迫臣服於羅馬帝國,並改宗基督教,成為今天的匈牙利先祖。
神聖羅馬帝國也開始將源自法蘭西北部的封建采邑制度,逐步向東面的德意志等地推廣。只是這一切都需要漫長的過程。而皇帝不得不和各地的諸侯保持妥協,並隨時要面臨如何處理同教皇的關係。德意志地區在當時並不發達,所以皇帝們都希望對義大利進行控制。但當地的自治城市扎堆,小的封建領地數不勝數。要這些人不抱團反對皇權,是很難做到的事情。而皇帝要用兵,或者僅僅是維護統治,也需要翻越阿爾卑斯山脈,耗費巨大。
所以,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就處於一個外敵絕不敢碰,但自己也無力繼續擴張的微妙處境。他逐步加強的防禦體系,在很多方面比其他幾個帝國更強。但在對外遠征方面,則又非常弱勢。
綜上所述,公元1000年的世界,並不存在所謂的第一強國。中世紀的漫長歲月才僅僅過去一半,更大規模的洗牌尚未來臨。各地區的強權,都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
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用人口和經濟總量去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弱。彷彿任何東西在表面上多多益善,就是實質上的繁榮昌盛。然而,看看今天的世界就知道,這是站不住腳的事情。而在公元1000年的世界,由於各種原因,讓當時的世界並不存在所謂的第一強國。
公元1000年的世界,實際上處於一個漫長的重組階段。而且還是在這個過程中的前半段,距離下一個幾大帝國瓜分勢力範圍的階段,還差的老遠。
當時在世界範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性帝國,包括早期的神聖羅馬帝國、中期的拜占庭帝國、伽色尼帝國、遼帝國和北宋帝國。
先說很容易被人當做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北宋。表面上看,北宋的人口和經濟總量,甚至軍隊的總人數,都是世界第一。城市經濟與對文人士大夫的特殊關照,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但僅僅從宋朝的對外戰績來看,你就不會覺得宋朝是第一強國。不僅被北方的遼帝國壓制,還讓西北的党項人做大,甚至被西南邊境的部落給弄的很不踏實。
軍事實力與戰爭水平,恰恰是反應一個帝國綜合實力的最好考量。這不僅反應了帝國內部的經濟與組織水平,也折射了內部社會結構的健康程度。凡是能競爭第一強國的王朝和帝國,無一不是赫赫武功。僅僅從這點來看,北宋就可以被淘汰出局了。
讓北宋非常憋屈的一個原因,就是北方的鄰居遼帝國。這個國家被很多人當做是契丹人獨霸的王朝。但在實際上,遼帝國其實是一個由契丹、渤海、蒙古、突厥、奚、女真、漢,甚至部分沙陀人和回鶻所共同構成的一個聯邦制國家。每個群體都在自己的內部,擁有很大的自主權。遼國皇帝則是所有人的共主與保護人。
遼國壓過宋朝的原因,就在於強調平衡的內部機制。相比喜歡欺壓底層並人為排斥非編戶齊民人口的開封朝廷來說,在中都坐鎮的遼國皇帝實在是看上去更為仁慈一些。這也是很多人,甚至早期的党項勢力都要去依附他們的原因。他們的勢力範圍也從東北亞、燕京地區、山西北部,一直延伸到幾乎整個蒙古高原。向西最遠已經觸及了今日哈薩克境內的七河流域。他們和中亞的東喀喇汗國聯姻,並有著非常穩固的外部環境。
大量的商販其實從他們的控制區進入東亞和東北亞貿易,讓遼國的貿易非常興盛。很多宋朝需要進口的物品,也是透過遼國再轉手倒入的。所以,遼國在經濟結構、內部政治和軍事實力方面,都明顯壓制了宋朝。
當然,稱雄當時的中原與北印度地區的勢力,是突厥奴隸軍建立的伽色尼王朝。這個王朝的發源地是今天阿富汗城市伽色尼,並掌握著地區內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在勢力眾多、地形複雜而人口流動頻繁的中亞,沒有強大的武力是根本難以生存 的。至於要建立幅員遼闊的勢力範圍,就更加仰仗軍隊的戰鬥水準。
伽色尼人就用自己精銳的奴隸軍團作為核心武裝,動員了大量的突厥部落騎兵與各定居區域內的半伊朗-半突厥騎兵部隊,加上很多城市人口的職業化民兵與印度的徵召部隊。這讓他們幾乎擁有了當時實際上所有的武裝系統。重騎兵、輕騎兵、重步兵、輕步兵、象兵和工兵,無一不有。
當然,加茲尼在內部的權力結構妥協之餘,還是有很多弱點存在。一旦中央勢力麾下的奴隸軍隊不再唯命是從,蘇丹的權威甚至個人安全就會出大問題。後來的加茲尼帝國也因此失去了對邊緣地區的控制,逐步走向衰亡。但在公元1000年,他們的帝國正值盛年。
也是在公元1000年,地中海東部的拜占庭帝國迎來了自己歷史上的最後一個輝煌時期。透過著名的軍區制改革和同阿拉伯等強敵的長期戰爭,拜占庭在進入馬其頓王朝後,出現了數位武功赫赫軍人皇帝。這些皇帝不僅有能力震懾地方勢力,也有足夠的能力帶兵出征。甚至在面對強敵時,可以力戰而勝。
無論是傳統的阿拉伯對手,還是北方的保加爾人和羅斯人,甚至西方的匈牙利人,都在這個時期倒在了拜占庭軍隊的腳下。可以說,自東羅馬帝國建立以來,還沒有哪個時期能像馬其頓王朝一樣,擊敗如此多的死敵。
然而,拜占庭非常不利的地緣形式,還是註定了帝國無法進一步復興或擴張。他們隨時可能面臨義大利、匈牙利、色雷斯、安納托利亞等多個方向的進攻。敵人既包括強大的陸軍,也可能是規模巨大的艦隊。這讓拜占庭人不得不常年為戰事消耗自己積累的財富。
在拜占庭以西的歐洲,建立不久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也具有比較強的勢力。幾十年前,奧托一世剛剛在萊茨菲爾德戰役中,完敗了以中歐為基地的馬扎爾人。後者被迫臣服於羅馬帝國,並改宗基督教,成為今天的匈牙利先祖。
神聖羅馬帝國也開始將源自法蘭西北部的封建采邑制度,逐步向東面的德意志等地推廣。只是這一切都需要漫長的過程。而皇帝不得不和各地的諸侯保持妥協,並隨時要面臨如何處理同教皇的關係。德意志地區在當時並不發達,所以皇帝們都希望對義大利進行控制。但當地的自治城市扎堆,小的封建領地數不勝數。要這些人不抱團反對皇權,是很難做到的事情。而皇帝要用兵,或者僅僅是維護統治,也需要翻越阿爾卑斯山脈,耗費巨大。
所以,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就處於一個外敵絕不敢碰,但自己也無力繼續擴張的微妙處境。他逐步加強的防禦體系,在很多方面比其他幾個帝國更強。但在對外遠征方面,則又非常弱勢。
綜上所述,公元1000年的世界,並不存在所謂的第一強國。中世紀的漫長歲月才僅僅過去一半,更大規模的洗牌尚未來臨。各地區的強權,都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