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明妃傳》講述御醫世家出身的譚允賢,偷偷跟隨祖母習醫的故事。劇中,她既面臨著禮教嚴苛,女子地位低下的世俗現實,又需面對家族被奸人所陷害而遭滅頂之災後不得行醫的祖訓。但據劇情梗概透露:譚允賢最終憑藉著對於醫學的痴迷和熱愛,克服了重重困難,不僅自成一派,更突破嚴苛的禮教束縛,開創並建立了女醫制度,從救人身體到救人靈魂再到最終救國,成為了名揚天下的一代女國醫。 聽上去有點兒熱血沸騰啊有沒有?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女醫就女醫,明妃又是怎麼回事? 說起來,人人知道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四大美女,但若是提到中國醫學史上的四位女名醫,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這“明妃”呢,一般指王嬙,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擁有落雁之容的王昭君。 “譚允賢”也確有其人,她就是與晉代的鮑姑、西漢的義妁、宋代的張小娘子一同被譽為中國醫學史上四大女名醫之一的談允賢(1461-1556)。 至於電視劇中“明妃”的封號,以及與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的愛恨情仇,算算時間差你就懂了…… 歷史上真實的女醫談允賢 談允賢是南直隸無錫(今江蘇無錫)人,明朝天順五年出生於醫學世家。其祖父談復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的名醫,祖母茹氏對醫藥也十分精通。所以,談氏與醫結緣,可謂秉承家學。 自小,談允賢就在祖母教導下,晝夜不輟地攻讀各種醫學典籍。婚後不久開始氣血失調,她就自己試藥、自我診治,後來每當子女生病時,她也都親自為他們療疾。但這些行為僅僅侷限於自家之內。後來,談允賢的祖母去世,臨終前,將一生所收集、編寫的藥方都傳給了她,並且囑咐她為人醫病,至此,她才開始正式在外行醫。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許多上層階級的女性礙於男女之防,特別是患了婦科疾病時,不願或不便請男醫生診治,常常發生貽誤病情的情況。談允賢看診後,很多女性來找她診治。而她的醫術本身就相當精湛,所以每每可獲得奇效,逐漸的,名聲開始傳遍各地。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談允賢病逝,享年96歲。 談允賢在50歲時,想到離夢中祖母告訴她的“汝壽七十有三”已所剩不多,便根據祖母傳授的醫理和自己臨證所得,寫成了《女醫雜言》一書。此書共收載病案31例,數量雖不多,但它是中醫史上較早成書的個人醫案之一。書中主要記載了婦科病案,其中涉及經帶胎產等病症,並記載了談氏十分嫻熟的灸法應用,算得上是中國古代很少見的專科醫案書。《女醫雜言》採用追憶的方式撰寫醫案,從臨床治療角度看,過程明晰,案例成功,對於後世醫家來說很有參考價值。 《女醫雜言》醫案一則 一婦人,年三十二歲,其夫為牙行,夫故商人,以財為欺,婦性素躁,因與大鬧,當即吐血二碗,後兼咳嗽,三年不止,服藥無效。其先有止血涼血,次用理氣煎藥,再用補虛丸藥。四生丸(出良方),去生荷葉,用生地黃、扁柏葉、加黃連、山梔仁、杏仁、貝母各二兩。
《女醫·明妃傳》講述御醫世家出身的譚允賢,偷偷跟隨祖母習醫的故事。劇中,她既面臨著禮教嚴苛,女子地位低下的世俗現實,又需面對家族被奸人所陷害而遭滅頂之災後不得行醫的祖訓。但據劇情梗概透露:譚允賢最終憑藉著對於醫學的痴迷和熱愛,克服了重重困難,不僅自成一派,更突破嚴苛的禮教束縛,開創並建立了女醫制度,從救人身體到救人靈魂再到最終救國,成為了名揚天下的一代女國醫。 聽上去有點兒熱血沸騰啊有沒有?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女醫就女醫,明妃又是怎麼回事? 說起來,人人知道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四大美女,但若是提到中國醫學史上的四位女名醫,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這“明妃”呢,一般指王嬙,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擁有落雁之容的王昭君。 “譚允賢”也確有其人,她就是與晉代的鮑姑、西漢的義妁、宋代的張小娘子一同被譽為中國醫學史上四大女名醫之一的談允賢(1461-1556)。 至於電視劇中“明妃”的封號,以及與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的愛恨情仇,算算時間差你就懂了…… 歷史上真實的女醫談允賢 談允賢是南直隸無錫(今江蘇無錫)人,明朝天順五年出生於醫學世家。其祖父談復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的名醫,祖母茹氏對醫藥也十分精通。所以,談氏與醫結緣,可謂秉承家學。 自小,談允賢就在祖母教導下,晝夜不輟地攻讀各種醫學典籍。婚後不久開始氣血失調,她就自己試藥、自我診治,後來每當子女生病時,她也都親自為他們療疾。但這些行為僅僅侷限於自家之內。後來,談允賢的祖母去世,臨終前,將一生所收集、編寫的藥方都傳給了她,並且囑咐她為人醫病,至此,她才開始正式在外行醫。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許多上層階級的女性礙於男女之防,特別是患了婦科疾病時,不願或不便請男醫生診治,常常發生貽誤病情的情況。談允賢看診後,很多女性來找她診治。而她的醫術本身就相當精湛,所以每每可獲得奇效,逐漸的,名聲開始傳遍各地。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談允賢病逝,享年96歲。 談允賢在50歲時,想到離夢中祖母告訴她的“汝壽七十有三”已所剩不多,便根據祖母傳授的醫理和自己臨證所得,寫成了《女醫雜言》一書。此書共收載病案31例,數量雖不多,但它是中醫史上較早成書的個人醫案之一。書中主要記載了婦科病案,其中涉及經帶胎產等病症,並記載了談氏十分嫻熟的灸法應用,算得上是中國古代很少見的專科醫案書。《女醫雜言》採用追憶的方式撰寫醫案,從臨床治療角度看,過程明晰,案例成功,對於後世醫家來說很有參考價值。 《女醫雜言》醫案一則 一婦人,年三十二歲,其夫為牙行,夫故商人,以財為欺,婦性素躁,因與大鬧,當即吐血二碗,後兼咳嗽,三年不止,服藥無效。其先有止血涼血,次用理氣煎藥,再用補虛丸藥。四生丸(出良方),去生荷葉,用生地黃、扁柏葉、加黃連、山梔仁、杏仁、貝母各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