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48978485479

    中醫的火氣是指我們體內陰氣和陽氣的平衡被破壞、陽氣佔主導時,人就會“上火”。就像和諧的二重唱被出位一方帶走了音。短時間飲食過熱、身體過燥引發陽氣過多形成的上火,稱為實火,症狀重、來勢兇猛;陽氣過盛的時間太長,就會搶佔陰氣的比例,造成陰氣不足,這時的上火就是“虛火”了,症狀輕但時間長,並可能反覆發作。What因:過節有理由非常“上火”熬夜。過節休假時我們可以不可以盡情玩,超過12點才上床非常正常。中醫理論認為,睡眠不足、尤其是晚11點ā凌晨3點不睡,容易導致體內的陽氣上浮,而出現各種“熱氣”的表現。飲食過熱。節日期間聚會、宴麻煩不斷,餐餐膏腴厚味,零食不離口。煎炸燻烤的肉食、各種酒類均熱性食物,花生、葵花子、巧克力這些零食也熱量不低。100克就等於500克米飯。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也會導致“熱氣”。燥氣薰陶。過節了免不了互相拜訪。親友聚會時大多在室內,空氣乾燥,長時間在密閉房間裡享受著人氣、酒氣、煙氣、濁氣的薰陶,且有時忘了及時喝水,“上火”就會找上身。How作息:聰明熬夜熬通宵的人第二天會覺得尤其累,口氣也汙濁,甚至全身上下乏力,這就是上火的表現。休假時或工作中有時難免晚睡,我們要學會有技巧地熬夜。在凌晨1點前睡眠夜間23點ā凌晨2點是身體淺睡及肝臟工作的時間,這個時間段不睡,肝臟就會非常受累。凌晨2點-3點我們開始進入深睡期,重症病人最易在此時發病,如果熬夜千萬不要超過這個時間。熬夜補水喝涼茶我們習慣晚餐吃得豐富,脂肪攝入多,熬夜又增加“火氣”,所以應該多補水,而涼茶更有滋補身體和去火的功效,例如參菊茶、龜苓膏、酸梅湯。熬夜後儘快“補覺”為了儘快消散“火氣”,熬夜後儘快睡足,或者午間“見縫插針”地睡一會兒,且第二天晚上要比平日早點上床,把前一天的“損失”奪回來。先做晚餐正在準備打算熬夜時,晚餐不要吃得太油膩,應該清淡一些,只要有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就可以不可以了。夜間飢餓時,可以不可以吃些沙拉、水果。How飲食:配上“肉伴侶”冬天容易上火,因為天氣寒冷我們會多吃肉驅寒,放假聚會時更容易餐餐肉食,不免“火”從口入。其實,只要記得每天必吃的食物、水果、涼茶,然後均衡地吃,同時避開“生火”食物,就能非常好地抑制“火”氣。每天必吃:蔬菜。蘿蔔、冬瓜、蘑菇、苦瓜、豆芽、百合、白木耳等潤燥食物,可生吃、可涼拌、可炒菜、可做湯,每餐上一種,輪流著吃就可以不可以降火開胃,清熱解毒,吃肉無妨。水果。“去火”的有蘋果、梨、橙子、西瓜等,茶飲。綠茶、菊花茶、苦丁茶、烏龍茶、薏米水、山楂涼茶為首選,具有消食去膩作用,對因食物積滯造成的“熱氣”尤其有效。避開“生火”食物:甜食、油炸食物,以及生薑、辣椒、大蒜、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How環境:給室內加點兒醋冬天的燥氣常有,而我們也可以不可以變著法兒地冷落它。最重要的是別讓燥氣沾染情緒,中醫認為氣鬱引起“肺火”,大怒引起“肝火”,思慮過度引起“心火”。家庭聚會時人太多,時間一長,會感到頭暈頭疼,進而煩躁,這就是燥氣進攻了,此時我們最好出去走走,例如帶著小外甥去買串糖葫蘆。另外,還有個普惠大眾的方法:在室內燻點兒醋。在加溼時放一點醋在水裡,讓其瀰漫整個空間,這樣既能潤燥又可消毒,比單純加溼效果要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十三陵和清十三陵都葬的哪些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