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得觀史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有兩個主要目的。

    一是為了延緩曹魏的發展。劉備夷陵之戰幾乎把蜀漢的老底打沒了,蜀漢當時的實力和曹魏相比相差很多。而且,曹魏所佔中原是當時的發達地區,如果沒有戰爭,讓曹魏恢復生產,經濟實力很快就能把蜀漢拉下一大截,這樣就會非常危險,為了延緩曹魏發展,諸葛亮北伐中原,對曹魏進行騷擾。

    二是為了緩解內部矛盾。蜀漢內部,特別是益州士族早有投降曹魏的想法,並不停地製造矛盾,在夷陵之戰後,劉備死了,國力弱了,這種聲音更大了,為轉移矛盾,諸葛亮北伐,把矛盾引到外部,以實際行動告訴蜀漢士族,自己有希望有能力恢復漢室,實現目標。

    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是一種政治手段,是有目的的,不是胡來。

  • 2 # 小鎮月明

    六出祁山這個自然是《演義》的虛構,但是歷史上諸葛亮卻有七次伐魏。不論是六還是七,都能說明諸葛孔明曾多次對魏用兵。

    自劉備夷陵之戰後,蜀國元氣大傷,雖然經過諸葛亮的勵精圖治有所恢復,但已經不復一統天下的實力。但是諸葛亮不得不選擇頻繁的對魏用兵,原因有二。其一,以攻為守,先發制人。蜀國是三國鼎立實力最為弱小的那一角,魏國對其虎視眈眈。諸葛亮心裡很清楚,以蜀國的實力,遲早會被魏國慢慢蠶食掉。與其被動等死,還不如主動去騷擾魏國的邊境,壯大聲勢,讓魏國疲於奔命去應付。所以我們也看到了,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小勝即退,達到戰略目的即可。

    其二,諸葛亮北伐,其實被道德綁架。劉備有著皇叔的名頭,蜀漢也是一直打著光復漢室的名頭立國。如果諸葛亮按兵不動,自然是會失去天下黎民百姓的支援。因此,諸葛亮頻繁北伐,其實也是給天下人看的。雖明知事不可為而為之,實乃不得不為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孔明一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算不負劉備三顧之情。

  • 3 # 勇戰王聊歷史

    大家好,我是老王。先說下六出祁山的事。《三國演義》中說六出祁山,其實不對。諸葛亮總共五次北伐,再加一次曹魏反擊蜀漢,這樣才有六次對魏戰爭。

    至於出祁山,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兩次是真的出了祁山!就是第一次和第四次北伐,其他都沒有出祁山!第五次,五丈原對陣司馬懿,諸葛亮病逝。

    迴歸正題,題主問諸葛亮北伐是不是自己找死。我覺得,不是,而是在拖延蜀國的滅亡。我曾經在文章裡分析過,曹叡登基以後,策略是把蜀漢和東吳熬死。小農經濟社會,任由和平發展,蜀漢和東吳加起來都不是曹魏的對手。東吳和蜀漢都是佔了有天險,論人口土地比不上曹魏。任由曹魏和平發展,不出二十年,蜀漢必亡!這就是說,打比不打活的久!所以,諸葛亮聯合東吳必須打曹魏。

    (大家想想,只有曹魏是全靠實力立國,東吳有長江,蜀漢有蜀道天險,後兩位是易守難攻。)

    再者,諸葛亮也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荊州丟了以後,蜀漢國內東州和荊州等勢力矛盾更加激化。北伐可以轉移內部矛盾,一致對外!

    最後,劉備在位時,不認可諸葛亮聯吳抗曹。所以,荊州才會丟,劉備自己才會在彝陵敗給東吳陸遜。現在,劉備死了。諸葛亮是有實權的託孤丞相,必須儘快北伐,實現自己一統天下的夢想。

    北伐第六年,諸葛亮勞累成疾,病逝五丈原。

  • 4 # 小刀三國

    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而他的責任就是發展蜀漢,提高國力。他的夢想就是北伐中原,興復漢室。難道諸葛亮就不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嗎?難道他就不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嗎?我們普通人尚且有夢想,就算遙不可及,但也為之奮鬥。

    那諸葛亮北伐中原真的是不可能嗎?先潑一盆冷水,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滅掉曹魏,一統中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曹魏是個大國,小國要滅大國,必須是一步步來侵吞的,故諸葛亮想侵吞掉長安以西的地區是有可能的。

    最有可能佔領雍涼地區的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關鍵性戰役街亭之戰,如果街亭守住,那對蜀軍是很有利的,蜀軍就能站住腳,和曹魏繼續抗爭,而此時司馬懿在宛城,曹魏的總指揮是坐鎮長安的曹睿,主要是張頜為主將。

    諸葛亮如果用計策打敗張頜,極有可能佔領涼州地區,再籠絡當地百姓,發展兵馬,圖謀關中地區。

    還有可能爭取勝利的是,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蜀軍在渭水河邊種植糧食,準備和魏軍相持,如果碰上的不是司馬懿,是個沒耐心的將領,諸葛亮就可以對付他,再加上諸葛亮壽命不長,蜀軍再無希望。

    故諸葛亮的幾次北伐,確實勝算挺小,但他也並沒有大的損失呀。政治帶動軍事,國家治理的好,軍隊自然就多。諸葛亮牛掰的政治才能,使得蜀國的國力並沒大損。

    所以,諸葛亮北伐是在朝著希望渺茫的夢想前進,你說他有鬥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你的人生觀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你說他是不是找死,那您的人生觀可能是消極的。

  • 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從來都不是自己找死,北伐中原是諸葛亮未寫進隆中對,面對當時現實的一種無奈的戰略選擇。

    劉備死後,蜀漢國力消耗較大,三國中屬蜀漢實力最弱。自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大敗,諸葛亮的隆中對此時己無法實現,失去了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隆中對最終目的是統一全國,實際到諸葛亮主政時,這一戰略己無法實現,魏強吳中蜀弱,諸葛亮實際上己無法統一全國,那為何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呢?

    這是諸葛亮的大智慧。

    其一、維持三國鼎立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諸葛亮不北伐,曹魏肯定優先對付東吳,實際上曹魏也一直是這麼做的,魏強吳弱,蜀漢如果不在西線出兵,消耗曹魏的實力,那曹魏遲早把東吳打垮,東吳一垮,蜀漢難免唇齒寒亡,被逐個擊破,那麼三國鼎立遲早會變成曹魏一統。

    其二、諸葛亮北伐並不是真打。諸葛一生唯謹慎,名為北伐,實為襲擾,因為諸葛亮的目的並不是真的打過去,而是消耗曹魏的實力,同時儲存蜀漢的實力,歷次北伐並不見蜀漢有大的損失,而且諸葛亮撤退曹魏追擊的話必竟損失很大,第二次曹魏將領王雙追擊被殺,第四次曹魏名將張郃追擊被殺,可見諸葛亮都是有計劃的後撤,導致後來諸葛亮死了,司馬懿也不敢追。

    其三、借戰穩定蜀漢內部政權。蜀漢內部政權一直不太穩定,有四大派系:劉備直系、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外部戰爭轉移了內部矛盾,並且戰爭時資源集中於諸葛亮之手,有利於掌控蜀國的穩定。

    其四、向天下人表明諸葛亮的忠心。天下皆知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建議劉備先三分天下,再尋有利時機統一全國,如果諸葛亮不動,那談何統一?先不論實力強弱,至少也要打出口號拿出行動來,從實際行動向天下人表明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

    所以,諸葛亮北伐中原,從來都不是自己找死,而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公主))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