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骨董時光微講堂
-
2 # 陽Sir的考古之眼
一、夏代青銅紋飾
夏代青銅禮器的紋飾,除了原點、圓塊和幾何紋之外,基本以乳丁紋為主,而且多裝飾於爵和斝這兩種器物之上。
(乳丁紋爵 夏代晚期)
(乳丁紋斝 夏代晚期)
二、商代青銅紋飾
①商代早期
早期的青銅紋飾,主要採用獸面紋。
所謂“獸面紋”,是指紋飾所表現的是包括各種獸頭的正檢視像,因其種類很多,形象也具有多樣化。而“饕餮紋”是古代神話中記載的有首無身的兇獸,它是集合了許多獸類固定模式的正面圖像形成的。簡單來說,“饕餮紋”是“獸面紋”的集大成者,可以用這個稱謂來概括所有的獸面紋飾,相當於一個符號。
(商代早期 獸面紋鼎)
這一時期獸面紋,其表現方式是含蓄而象徵的,連最典型的獸目和獸角,也不刻意強調區別,雙目以一對圓點代替,獸角甚至採用難以引人注目的小鉤曲狀條紋。
②商代中期
仍然採用獸面紋,但是其裝飾特點進一步加強。同時在一些大型器物如尊、罍的肩上,會有犧首或羊首的浮雕~
以獸面紋為例,變化極為明顯,那種寬線條的獸面紋被繁密的線條所替代,線條勾勒更加精工。
(商代中期 獸面紋鼎)
一個現象是獸面額頂的角被大大的擴充套件了,顯現出威嚴之感;另一個現象是它雙目的內側眼角被擴大,因此使得眼神更有兇奇之感。
商代晚期,仍然使用獸面紋,但是也沿用中期在獸面紋兩側配置的鳥紋與龍紋,而此時幾何形紋飾也有長足發展,如勾連雷紋、乳釘雷紋或者三角雷紋等。
(乳丁紋鼎 商代晚期)
以獸面紋為例,晚期的反而更容易區別,因為其目、鼻、口之類的形狀彼此大體相似,但是各種誇張的角型,是區分不同獸面紋的主要標示。
(商代晚期 牛方鼎)
同樣,“饕餮紋”也更加完善,其中那些軀幹展開不多、或完全沒有軀幹的,即所謂的有首無身的饕餮紋,這其實是“獸面紋”圖案本身簡化規律的結果。
三、周代青銅紋飾
商人敬鬼神,而周人崇禮儀。所以商代獰歷的獸面紋,被周人加以選擇和改造。
獸面紋的主要特徵被保留,但是構圖更加舒朗,線條更加柔和,沒有殷商時代那麼威嚴可怖。
(獸面紋鬲 西周早期)
除此之外,題主所說的鳳鳥紋,也在西周時期大量出現,或許與“周人之興,有鳳鳴於岐山”不無關係。
(鳳鳥紋方鼎 西周早期)四面背向鳳鳥紋飾
最後,再看一下題主所說的夔龍紋:
(夔龍紋鼎 西周早期)
綜上所述:
獸面紋和饕餮紋比較難以區分,但是鳳鳥紋和夔龍紋差異很大,是比較容易辨別的。最後,題主若是想要對中國青銅器有更多明晰的認知,為你推薦一套系列書籍《中國青銅器全集16卷全(文物出版社1996)》,細細研讀,絕對獲益匪淺!
-
3 # 風雲說收藏
你好,青銅器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一環,對於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發展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它絢麗多姿的紋飾影響了華人幾千年來的審美觀,甚至對整個華夏民族的思想和行為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是十分深遠的。
青銅器最早產生於距今5000多年前的馬家窯文化,在之後的一千多年裡,青銅鑄造技術日益成熟,到了夏代晚期已經能鑄造出用途多樣的青銅器,並在商代得以最終成熟,並形成了成體系的各類青銅器。這些青銅器有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車馬飾、農具和工具、衡器、銅鏡等等,青銅器幾乎生活中無處不在,並在整個西周東周形成了青銅器文化的鼎盛時期。
正是由於這種繁榮讓青銅器的紋飾也變得空前的多樣和精美,在早期常用的獸面紋、人面紋、動物紋、幾何紋等的基礎上發展出更加豐富而複雜的夔龍紋、鳳鳥紋、蟠螭紋以及用於次紋飾的雲雷紋、渦紋、環帶紋、竊曲紋等。
說到饕餮紋,一般青銅器學者會稱為獸面紋,饕餮紋其實和獸面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區別,只是饕餮紋更多時候會以對稱夔紋的形式存在,而獸面紋更真實一些,如果非要區分的話,也就是饕餮紋更符號化一些。
至於夔紋和鳳鳥紋,我發圖介紹下,幫你區分一下:&夔紋也叫夔龍紋,基本特徵是無腿、無頭冠,在青銅器上的形態多為雙夔紋組成饕餮紋。&鳳鳥紋有爪也有羽毛,而且頭冠十分誇張,幾乎跟尾巴羽毛一樣長,不管任何時期的青銅器,都是這種姿態。
至於什麼書,一般青銅器的書籍都比較專業,一般沒有多少經濟價值,所以沒人去寫這種銷量不大的書,都是些方面的學者才寫,所以都不會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買幾個人的書才相互補缺,會更全面。&這是我讀的關於青銅器的書,採各家之長,才不會有失偏頗。
-
4 # 垚林收藏
你好,青銅器上的紋飾,是從夏代就開始,最早出現的是實心連珠紋。夏代晚期的青銅戈上,已經有變形動物紋的出現。動物紋飾是中國青銅器紋飾的主體,在中國青銅藝術中佔主要地位。
夏代出土的青銅器至今發現的還很少,紋飾資料稀有,此處不提。
主要說說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紋飾,商周青銅器紋飾大致可以分為八類,有獸面紋類、龍紋類、風鳥紋類、其他各種動物紋類、火紋類、各種獸體變形紋類、幾何紋類和人物畫像類等等。
種類太多,不能一一細數,我就只說一下你提的饕餮紋和獸面紋,以及夔紋和鳳鳥紋的區別。
獸面紋,實際上古時候就稱為饕餮紋。
宋代時期,人們就將青銅器上所有表現獸的頭部,或者以獸的頭部為主的紋飾就都稱為饕餮紋,
實際上這類紋飾是各種各樣動物或者幻想中傳說中各種動物的頭部正面圖案。後來不少著作中稱它們為獸面紋。獸面紋這個名詞最終勝於饕餮紋這個名詞。因為饕餮紋只限於“有首無身”這樣的定義。然而大多數獸面紋飾並非如此。
夔紋,其實是龍紋的一種。自宋代以來,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紋飾,都稱之為夔,這是引用山海經中“夔一足”的記載。實際上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形象。青銅器上面的立體龍的形象,從來就有兩足,有的在尊或簋的耳部以整體龍作為裝飾的,就有兩足或者四足。
鳳鳥紋包括鳳紋和各種鳥類圖案紋飾,鳥紋的特徵比較形象。鳥紋多出現與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上,商代早期青銅器紋飾中,很少以鳥類作為裝飾主題的。雖然也有,但是常佈置在紋飾中次要的襯托地位。到了商代末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紋飾中鳳鳥紋開始大量出現。鳳紋除了華麗的冠外,它的軀體和尾巴也有很多變化。
冠大致有三種變化,多齒冠,長冠、花冠。尾部的變化有長尾、垂尾、和分尾等幾種形式,這些看圖吧。水平有限,不知道是否能幫到您,祝您收藏愉快!!!
回覆列表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四千多年前用銅與錫合制的器物,簡稱“銅器”,到商周時期,青銅的鑄造與冶煉技術達到了巔峰,中國青銅器出現時間雖晚於世界上其他地方,但不論從鑄造工藝、使用規模、造型藝術而言,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青銅器都只能望其項背,中國青銅器的創造使用為人類物質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青銅器尤以商周時期最為精美,青銅器上所特有的裝飾紋樣與器型具有統一性和協調性,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反映著所處時代的觀念形態,隨著時代的不同,又會產生不同的發展變化,因此也是各考古學家進行斷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常見的青銅器紋飾有:夔龍紋、饕餮紋、蛟龍紋、鳳紋、蛇紋、鳥紋、蟠螭紋、蟠虺紋等,不同時期有不同流行的紋樣,例如:獸面紋主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前期,作為青銅器上的主題紋飾,以陰線刻出或作陽線凸起,主體紋飾兩側以雲雷紋作輔助紋飾予以填充,具有陰陽互補之美感,獸面紋細分有牛角獸面紋、內卷角獸面紋、外卷角獸面紋、虎頭形獸面紋、龍角型獸面紋等,獸面紋於東周時期再度流行,但風格有所變化,由原來的獰厲變為華美的裝飾,同時也失去了其主題紋飾地位,主要裝飾於器足或器耳。後人將以獸頭部為主的紋飾都稱之為“饕餮紋”, 饕餮紋名稱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想要分辨不同時期的紋飾,首先要了解各時期的紋飾風格特點,仔細觀察紋飾的發展變化,再對其進行斷代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