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頭馬面兩鬼
-
2 # 南朝居士
其實士兵是沒有選擇權的,他們是被裹挾的物件,新兵聽老兵的,老兵聽班長的,班長聽百夫長,百夫長聽千夫長的,基本跟現在一樣的層級關係,
所以,軍隊裡的底層士兵基本不用管,他們沒有思想,沒有想法,只要管好軍官就可以了,就像總經理不可能管工人一樣,工人有科長、班長管。
而武將的忠誠呢?這就是皇帝關心的事了。
很多人一看到韓信、岳飛被殺,就說他們愚忠,要是我肯定造反,昏君饞臣,還忠心什麼?其實,造反的武將通常都是這樣忽悠手下的,
在皇帝眼裡,武將沒有忠誠和不忠誠這一說,只有管不好,都會造反的,
賈誼大作《治安策》說的很好了,如果你和周勃、樊噲這些人很大權力,他們一樣會造反,你要是不給韓信、彭越英布權力,他們也一樣會忠誠的,現在諸侯王權利這麼大,這樣他們必然會造反的,你應該削蕃,這樣父子兄弟能相安無事、
所以,兄弟子侄都有了權力就造反,外人又如何保證他的忠誠呢?
皇帝是不可能相信武將的,相信的結果就是造反,
韓非子說了,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親也,縛於勢而不得不事也。”
所以,建立有效的制約機制,讓他們不得不忠於自己才是王道。
在皇帝看來,將領分為武將和軍閥,武將是聽話的,軍閥是不聽話的(比如唐朝藩鎮),怎麼樣讓將領不軍閥化呢?
皇帝控制武將忠誠的地方有兩種。
一,後勤補給能力。
二,軍隊將領的人事權。
武將怎麼能讓軍隊聽他的?就是把手下將領的人事權控制在手裡,手下將領都是你提拔的,你們的利益就捆綁在一起了,你造反他們必然跟著,甚至慫恿你造反。
所以,下面將領的人事權一定不能給他們,像劉邦給韓信大將軍的名號,但韓信手下高層將領都是劉邦的嫡系,這樣韓信就沒辦法擁兵自立了,而崇禎給了袁崇煥人事權,袁崇煥就將軍隊軍閥化了。
再就是後勤補給能力,一般軍隊的後勤補給都是皇帝從外地調撥,而不能從駐地就近補給,就是防止武將造反,因為一旦後勤補給問題解決了,還能拿什麼牽制他們?
所以,綜上所述,想要武將忠誠,一般從這幾個地方下手。
一,用跟他平級的人制約他,分割權力,比如副將、監軍、中護軍、正萎等,
二,手下將領的人事權不能給,比如終會造反為什麼失敗?手下都不是他的人,韓信這因為這個而不能擁兵自立。
三,後勤補給、錢糧、軍械不能在駐地取得,不能跟駐地文官苟合,
四,將領不在一個地方常呆,三四年換個地方,不能讓他們產生感情。
透過一系列的手段,武將就很難吧軍隊軍閥化了,只能做一個武將,所以宋朝以後,武將造反的很少了,
當然,到了王朝晚期,朝廷對地方的制約能力就下降了,軍閥化也就阻止不了了,
回覆列表
自古有句話叫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帶兵打仗,講的是非常嚴明的紀律,在古時候更加是封建,各種罪行處罰。因為士兵們都知道不聽命令,不往前衝殺的後果。
就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大臣必須聽皇帝的,將軍在外打仗,士兵必須聽將軍,絕對的權威,就像皇帝身邊必定有幾個心腹,死忠大臣,他們是一幫的掌握著大權,享受更多優越性,誰敢不聽,輕者殺頭,重者誅九族,誰敢不聽。
將軍在外打仗一樣,身邊肯定有心腹,自成一系,死黨死忠,紀律嚴明,獎罰分明,士兵打仗往後退就地處絕,罪大者誅連九族,軍隊中肯定有校衛軍,督軍,就是震懾那些不忠者,怕死者,打仗死了可以領到賞錢,後退逃兵可能就地正法,也可能連累自己的族人,可能成為家族恥辱,在那個年代可能永遠抬不起頭來,這樣的後果誰敢違反。
古代去當兵可能就是為了一口吃的和軍餉,因為一些地方可能糧草被衙門朝延徵收的一乾二淨。不去當兵打仗有可能很多人等著餓死,怎麼辦只能去軍隊才有飯吃。還有可能有出頭之日,不拼命將會被就地處死,拼了命可能仗打贏了,還會有升官發財,反正都是死,還不如拼命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