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姒莞萱
-
2 # 影視凌凌漆
幾年前在電影院看過《心花路放》,當時是把它作為一部喜劇片來看的,隱約記得幾個劇中的場景,比如黃渤徐崢的雙雄會,阿凡達的造型,周冬雨的髮型,大理的酒吧,洱海,公路上的風景等,其它的印象都不太深。最近又在網上看了一遍,似乎對它又有了一種更深的理解。我覺得,《心花路放》是一部帶有甯浩強烈個人風格的公路愛情電影,它表達出一種獨特的愛情觀,那就是包裹在喜劇外殼下的愛情文藝範兒。對於耿浩來說,愛情是一種對於過往的執念與放下,是在3000公里路程上的理解與頓悟,是一種重新找尋自我,認可自我的過程。對於郝義來說,愛情是一種對於以往的顛覆,是在旅途中的重新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定義自我的過程。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解讀下:
1.愛情是虛幻的,也是現實的。面對愛情,首先要誠實,最重要的還是誠實。
黃渤飾演的耿浩,是劇中的靈魂人物,電影《心花路放》從他的視角,來看待愛情,認識愛情,也讓觀眾跟隨著他的角度,對愛情進行了重新的審視與甄別。
耿浩原來是一名歌手,他和康小雨相遇之前,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無拘無束,不受束縛,既有對於音樂的執著追求,也有一定的文藝範兒,從他的身上,能夠看到那種不受世俗約束的行雲流水與風淡雲輕,這是他的魅力之所在,也是精神上的超脫之處。
但是,與康小雨結婚之後,他轉行賣起了二手音響,從精神層面放棄了音樂,開始過上平淡的生活,正是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他慢慢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感情。
那麼,這種既充滿虛幻,也充滿現實的愛情,最需要耿浩反思的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就是他對自己的誠實,對內心的誠實。因此,失去康小雨後,他踏上了治癒之旅,也是一次尋找自己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他重新找到了那個誠實的自己,那個愛音樂,瀟灑,幽默,灑脫的自己,那個無拘無束,敢想敢做的自己。
他透過尋找愛情的方式,重新找到了自己,那就是勇敢地做自己,誠實地面對內心,誠實地面對自己。當耿浩成為一個誠實的人時,他也將重新收穫自己的愛情,這也是電影所表達的一個愛情觀。
2.愛情是滾燙的,也是冰涼的。面對愛情,要做好保鮮,也要保持冷靜。
電影《心花路放》的謀篇佈局很值得細細品味,它把耿浩與康小雨分開,踏上旅程重新尋找愛情的治癒之旅,與康小雨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因為一首音樂前往大理,和耿浩相遇的治癒之旅,很好地穿插到了一起,無縫銜接,自然流暢。
這兩個故事本來在時間上,是存在前後關係、因果聯絡的,但是在電影裡面,變成了一個齊頭並進與相向而行的平行結構,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呢?
在我看來,它是導演的一次跨越時空的結構調整,傳遞給觀眾的是一種深層次的愛情觀,那就是偶然邂逅的愛情固然浪漫,但是也需要後期的用心經營。
無論是耿浩,還是康小雨,男女都會期盼浪漫愛情,也會在旅途中邂逅美好的愛情,但是愛情就像那杯用橘子皮泡出來的水,有溫馨的一面,也有冰涼的一面。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就像那杯水一樣,留下了酸酸的皮?卻丟掉了裡面飽滿的果肉?究竟哪個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呢?
這個問題,也是導演留給觀眾的一個思考題,面對愛情,既要做好保鮮,也要保持冷靜,用心經營,既要看外在,也要關注內在。這也是電影想傳遞的一種愛情觀。
3.愛情是透明的,也是深邃的,是轉瞬即逝的,也是潛移默化的。面對愛情,既有一種不確定性,也有一種永續性。
說完了耿浩,下面來談談郝義。如果說耿浩的旅途是一次尋找自我的過程,那麼,郝義的旅途就是一個不斷定義自我的過程。
可以說,旅途開始之前,他是一個沉溺於虛無的網路世界的人,在他看來,愛情就像那虛幻卻又無窮的網路世界一樣,處處充滿誘惑,也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真實感,他一方面滿足於這種虛幻的想象,一方面又在不停地告訴自己,這個是不真實的,不能動感情的。
他在天門山遇到“阿凡達”東東的那一瞬間,他內心的這個理念還是像往常一樣,愛情是不真實的,透明的,來得快去的也快,不會過多在這裡停留。
但是,後來東東一直跟著他,從周麗娟的理髮店,再到馬蘇飾演的莎莎那裡,彷彿一直在提醒他,你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再問問你自己,到底什麼是你想要的?你有沒有一種認定的東西?
其實,這更像是一個哲學命題,時不時地就衝進了郝義的大腦,逼迫著他去思考,琢磨,反思自己,雖然每次見到東東,他都會摸著他的腦袋,一臉懵懂的樣子。
但是,東東一次次地出現,就像一粒種子,潛移默化地,在他的心裡開始生根發芽,最終開出絢爛的花朵。最終,他和東東也走到了一起。
在郝義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那種從不確定到確定的變化過程,也看到了那種從不屑一顧到慢慢重視的轉變歷程,這是一種頓悟,也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返璞歸真。
回覆列表
乍一看來,《心花路放》這部影片距今也有5年的歷史了,還記得當年在電影院中看這部影片時的歡笑場景,幾乎每隔個三兩分鐘,影院就能集體爆發一次歡笑。
的確當徐錚和黃渤在一起,總不會給人帶來失望,我們有時也不得不去承認,好演員真的是很重要,至少在現在的這個院線市場中,演員的票房號召力的確是非常可觀的。
可是如果我們忘記當年在影院時的感覺,現在回過頭再來看這部影片,我們會發現這部影片有不少的現實意義,至少它想為我們展示一下,當下時代中的愛情觀,婚姻是什麼?就是一場說散就散的騙局。愛情是什麼?就是在滿足自己荷爾蒙需求時的放縱和任性,快餐時代我們選擇了速食愛情,走心的人往往都被傷得最深。
對主人公情感表現的鏡頭刻畫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的比較精彩的鏡頭,對這些鏡頭的運用讓我們感受到了主人公耿浩的情感變化。
在天門山的片段中,郝義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輕而易舉的泡到了阿凡達小妹妹,而此時耿浩的心情是充滿著嫉妒,同時也很落寞。
幾個小朋友追著拉車的玩具熊喊著“大笨熊”,而在一旁的耿浩就真的如同一個大笨熊一樣驅趕著嬉鬧的孩子,但是他卻發現,“大笨熊”已經拉著車走遠,於是耿浩又趕忙上前追趕“大笨熊”。這一處鏡頭很精彩,將耿浩現在的狀態描繪的很好。
再就是耿浩與殺馬特女孩周麗娟相遇,在髮廊一樓門前的鏡頭中,導演反覆的運用鏡子去拍攝耿浩的面部表情,這也是場景中的道具給拍攝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條件。
於是我們看到大量從鏡子中呈現出來的耿浩面部中景,這給人的感覺非常舒服也非常的自然,從鏡子中耿浩不斷變化的面孔,我們也看到了耿浩此時的心裡變化,面對殺馬特女孩,他的心裡本來是拒絕的,但是因為不瞭解年輕人的心裡想法,所以耿浩此時的內心也是非常的尷尬。
緊接著告別的周麗娟,耿浩從髮廊中走出來,他路過一個廣場,廣場上是跳著廣場舞的大媽們,音樂是《最炫民族風》,可是再看車裡竟然是郝義與阿凡達女孩滾床單的場景。
於是導演用了一個大景別將所有的這一幕都包括在內,相信這一段鏡頭讓很多網友都笑出了聲。
車外是一人一狗,車內是一對偷情的男女,而後面則是熱鬧的廣場舞小分隊,在這個大景中雖然處處都是喜劇元素,可是我們卻感受到的是耿浩此時孤獨的內心,這幾個鏡頭的運用足見甯浩的導演功底。
情感的解脫其實就是對感情的看透去大理的這一路,其實是屬於郝義的尋歡之旅,但是卻是屬於耿浩的學習之旅。
在還未踏上這條路之前,耿浩耿耿於懷為何康小雨離開了自己,他也始終無法從感情中解脫出來,在這一路上,他遇到了殺馬特、遇到了按摩女,然後是同性戀美女思晴。
這些經歷讓他明白一個道理:當下時代壓根就沒有什麼走不出來的感情。及時的告別過去,享受當下的生活,這才是人生的意義,所以後來在回到梧桐客棧的時候,他就打算與過去告別。
最終當面對酒吧老闆拿他的感情取笑,而耿浩則是勇敢的摔掉了老闆的平板,然後一路被一群人圍毆,這其實就是一場耿浩自我的救贖,他救贖了自己總也無法走出來的內心,最終在腦袋捱了一酒瓶後還能跟郝義開玩笑,這也說明他開始正視起了與郝義朋友之情。
當然喜劇的結尾總是閤家歡的,耿浩遇到了小北,雖然沒有交待他和小北的結局,但是相信大家也清楚最終的結果,這一切都表明耿浩擁有了重新開始的勇氣。
當然這也是導演的目的,他希望告訴大家的就是現代社會的感情沒有什麼大不了,因為感情而折磨自己這根本沒有必要,鼓起勇氣重新開始這才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每個人的權力。
感情,你認真你就輸了。
多情而非濫情,這並不是毀三觀很多人看過這部影片之後都直言這是一部毀三觀的影片,這難道不是教當下的年輕人學會如何濫情麼?
我覺得並不是,其實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一點,無論是阿凡達小妹妹還是一路尋歡的郝義,又或是耿浩一路上遇到的每一個女人,雖然她們的生活各有不同,可是對於感情她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然後康小雨卻並不是,作為一個文藝女青年,康小雨雖然看上去很文藝,可是她真的是壓根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所以當她和耿浩結婚之後,感覺這種生活她並不喜歡,而耿浩也不是自己需要的男人,所以她才會出軌,才會尋找別樣的生活。
同樣,郝義雖然看上去在感情中不靠譜,可是最終在面對執著的阿凡達小妹妹的時候,這樣一個不靠譜的人也被感動了,於是兩個人結婚了,有了事實有了結果。
所以每一段感情都並不盲目,每一個遭遇也都不是獵豔,而對於耿浩,他自然最終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我認為這部影片並不毀三觀,同樣也並不是一部濫情片。
當下時代對待感情可能都是這樣,面對分分合合的情侶,面對生活了半輩子卻因為小事而離婚的夫妻,其實這一切本來都並沒有什麼。
任何人都只是自己人生中的過客,過好當下的生活才是每個人最明智的選擇,在面對情感的挫折時我們要更有勇氣更加灑脫,只有這樣才能過好屬於自己的生活,我想這也是我對這部影片最真實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