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浸淫之辭
-
2 # 琴簧汗舞
謝博學書院之邀!
首先講,兩者的觀點並不矛盾,而是要人們審時度勢,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做出個人合理的決定。孔子主張“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指“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是為了其政經主張,敢於擔當,勇於爭取勝利的決心和堅定意志。而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是要人臥薪嚐膽,蓄集力量,以求以逞。過去人的常講“良心易喪於困境”、“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總之,做事需要理由,但理由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守住做人的底線。
-
3 # 陳廣逵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不是孔子的主張,是當時有人評價孔子的一種觀點。
孔子的思想學說的核心是仁和禮。仁是內涵,禮是形式。
孔子所宣揚的“仁”就是“博愛”,就是“以人為本”。從小飢寒交迫的生活經歷也是孔子以人為本的“仁愛”思想形成重要因素。他把“仁”放在“禮”之上,認為“禮”是為“仁”服務的,反對沒有仁愛之心的禮。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八佾》第3章)“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里仁》第13章)“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陽貨》第9章)“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八佾》第4章)“仁”體現在為政方面就是統治者要以仁義之心待民,要勤政、節用、有信,要愛護百姓、安撫百姓,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第1章)他還說“修已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憲問》第43章)季康子向孔子問政說:“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回答:“子為政,焉用殺?”(《顏淵》第19章)孔子反對不經過教化就讓民做事,他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子路》第30章)孔子主張的“仁”的理念是“以人為本”的理念,表現了對人的尊重,這正是孔子和儒學的偉大之處。
孔子強調的“禮”實則是“周禮”,是周代社會行為規範的總稱,它是周公旦借鑑前代禮儀傳統而制訂的用以規範人們的行為,協調社會關係,維護周朝統治制度的禮法。孔子推崇周禮,崇拜周公。他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第14章)孔子用周禮教育弟子和引導教化百姓,也在遵循周禮、宣揚周禮過程中擴大了周禮的內涵,形成了儒家的思想學說。可以看出,孔子強調的禮實際就是有序安定利民的社會秩序。
孔子是一個“無可無不可”的人,他主張“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他”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孟子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正是孟子承繼孔子衣缽的主張,這個主張與孔子的一貫思想不矛盾。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個說法呢?孔子一生為宣揚仁和禮奮鬥,辭官去國周遊列國十四年,途中歷經坎坷,一行遇長沮桀溺、荷篠丈人、楚狂接輿、石門守門者,這些人對孔子不能理解。石門守門者說的“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 。
-
4 # 大秦鐵鷹劍士
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反應了他追求大道的堅韌不拔,所以他是先師聖人!孟子“窮則獨善其身”反應了他潔身自愛的高貴品質,所以他成了儒家亞聖。儘管我不喜歡孔孟之道,但是對他們的為人還是尊敬!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當時禮崩樂壞,諸侯相互攻伐兼併,周天子無力約束,五霸粉墨登場,君臣相互傾軋,講求“以力服人”。孔子對春秋亂世不作本質分析,而堅定的認為是人心壞了才導致了諸侯兼併。
於是孔子四處奔走,到處宣揚他的仁政禮治,在陳國時被農民驅逐,惶惶如喪家之犬。春秋時生產力提高,人口增多,經濟活躍,人的慾望被放大,大家都用拳頭說話。但是孔子仍然堅持以感化世人為原則,要求人們各安天命,恢復到夏商周三代的和平年代!在強國圖霸,弱國圖存的大環境下,孔子的理念確實不可行,但是他堅持到死,給華人留下了一份大道,一份善良。
孟子的戰國時代兼併更加嚴重,周朝八百諸侯只剩下大小三十個了,而七雄統一天下的戰爭更加頻繁與殘酷。孟子作為儒家大儒,待遇比孔子強多了,魏國、齊國都把孟子當上賓對待。魏惠王父子,齊威王父子都禮遇孟子,但是不用孟子執政。
孟子深知戰國七雄相爭是不能阻止的,戰國是法家、兵家、縱橫家的戰國,不是儒家的戰國。因此孟子退而求其次,達不了不能兼濟天下,但是他可以窮而獨善其身,為儒家在太平盛世發揚光大留下火種!
-
5 # 平凡2850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強行者有志...”
《禮記·大學》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以天下為己任,以王道為己志,是內聖外王之道。
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後面還跟著一句“達則兼濟天下”,意思是說,一個人,能修得一身浩然正氣和習得一身天人之道,就可以在身修身,在家齊家,在國治國,在天下平天下。
在孔子和孟子的身上,都體現著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儒精神,一個人,尊道而貴德,便可以成為大丈夫,可以成為君子,可以成為志士仁人,可以成為賢達,可以成為聖王。
這才是儒家的精華,真正的大儒之道。
-
6 # 亮月半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積極心態,理想目標遠大,知道實現不了卻也去為此而實現。這是孔子自身行動來說明,周遊十九年,四次衛國,遇到過命將不保,被追殺,挨凍捱餓,只為了實現心中以自己的方式治國,國家好轉。然而處處不被重用,碰壁。為此競然想見叛臣陽虎,以期得到一個施展才能治國之地。孔子的意思為追求理想目標不惜力氣追求。不可能實現也要去做,萬一實現了呢?
而孟子認為的與孔子認為的正好相反。做不來的事別硬做,自己貧乏保持好自己。但事實上孔子比孟子出名,一出出了幾千年。漢武帝以儒學為一統文化基礎,而未取老子或孟子。孔子的人生信念含積極成分,而孔子本人也是信念的代表,提出了理念又踐行。越王勾踐甘當馬伕,不可為而為之才有東山再起。
施政治路途盡己心,雖然未成功人生不懈怠。也可以說他施政也成功。把治國思想傳與弟子,弟子中有許多為官的。倡導學而優則仕。他的政治思想一直在傳承。告誡學生做好官,對不合禮法的事提出意見。把個人價值體現出來,利於社會。做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孟子侷限於自我,個人與社會脫離開來。孔子執外十九年,在向前進中不太執,孟子窮則獨善其身再向前進,不執於固守,取其中為最好。但二位思想家以自身經歷說明這些,人取中什麼是心之所至,路之所至。心到身到。心不到身不到。心愈也是身也愈止。人必然是盡了己心所興而行止,盡了己身之力方止身。
回覆列表
知其不可而為之,愚也!窮則獨善其身,愚人也!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個看門人對孔丘的評價。這裡不知道儒生為何把此句歸入論語,多半歸納為契而不捨的精神。此句卻是對孔丘的客觀評價,其背叛脫離華夏正統古之道術而自創儒學,但做法又不如後世法儒堅決極端,註定一生所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後世儒家獨大,這句話又有了堅持就會成功的意味,但要注意的是,堅持的事情,一定要是正確的事情。如果是錯誤的事情,堅持後取得的成功,就會遺禍千古。
【窮則獨善其身】後一句為【達則兼濟(善)天下】這是孟軻對窮富兩種人的觀點,純屬愚人而已。他只告訴窮人不要鬧事,但不說如何改變。他只告訴達人要濟世,這正是他希望中的主子最喜歡的事。相對於愚民的孟軻,墨子對窮富也有建議【貧則見廉,富則見義】其中很明確的提出窮要如何去改變,富要如何去做。(廉~自我反省,義~規矩)和說空話愚民的思想完全不同。
從孔孟這兩句話可以看出,儒家發起者信奉一個準則,那就是【強行干涉】也就是儒家所謂的教化,強行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為。發展到法儒階段,已經達到令人髮指的地步。而這一點,甚至一直髮展到如今,小到婚姻的父母之命和望子成龍的填鴨式教育,大到干涉他國內政甚至派軍隊直接教化。
不過世界已經如此,我們平民也不能改變什麼。至少我們可以做到不干涉他人,試著互相接受,而不是互相強制。正如儒家認為愛是有干涉意味的施予,而墨家認為【愛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