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三國演義》中有有令人扼腕的人物

    王允拜求貂蟬施巧計

    《演義》第8回裡面提到董卓專權後,百官一籌莫展,其中司徒王允似乎更甚。於是乎另出奇招,即所謂“美人連環計”是也。但當我們認真看看過程,又不得不感慨王允之處心積慮。他藉著家中歌妓貂蟬的長吁短嘆做文章,利用愛國心和報效心,一步步誘使她走入圈套。當貂蟬說出“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時,說出這麼一句話:“誰想漢天下卻在汝手中耶!”然後,入閣拜求,立馬把一串完整巧妙的美人計+連環計一股腦兒全部講出。能說這不是王允早就想好的麼,但是為何此時才用呢?正是別無選擇,出此下策,豈非可悲可嘆麼?而貂蟬一弱質女流,人在屋簷下,負有報國報恩心,雖知前面是個火坑,卻也毅然跳下去,這不也令人悲哀麼。起碼當時她的內心是煎熬的,需要做出犧牲的是她,結果如何卻非她所能左右。

    陳宮白門樓赴死

    事見《演義》第19回。當年的階下囚和堂上人,相互掉了個。想當年為惜才,棄官同逃,卻令無辜者白死,從此分道揚鑣。在曹操日漸發達時,陳宮勸呂布以雷霆的手段給了曹操幾乎致命的一致,差點端掉他的全部巢穴。誰料所託非人,終為曹操所敗。而今面對勝利者的得意,除死還有何路可走?但是,曹操問及老母妻子時,作為孝子的他卻只能寄託於對方的手軟,不能不說是極為痛苦滴。當得到保證時,再無牽掛,赴死不回頭,“眾皆下淚”非虛也!

    田豐獄中知死至

    事見《演義》第31回開頭。官渡一役,袁紹以多輸少,全線崩潰,這是身在囹圄裡的田豐早預料到的,坐觀勢態發生而無能為力不能不說是種悲哀。而當兵敗後,獄吏前來道賀重生矣,獨笑死期至,因為他對袁本初的外寬內忌的個性瞭如指掌。可以說,從入獄的那一刻起,他就在走向死亡。真正這一刻到來時,還是令人愈加的悲憤,善良的獄吏從不信到方驚,可見一斑。

    孔融二子坦然面死

    事見《演義》第40回。孔融言語舉止不謹慎,招致滅門之禍。而倆年幼子,雖知死期將至,而坦然對弈。面對左右的驚報,“覆巢無完卵”一語展現出非常人的冷靜。這種與年齡不相稱的早慧,雖木頭人也不能不為之唏噓。

    孔明知曉龐統死

    七夕佳節,荊州眾人痛飲,而正西星斗墜。什麼徵兆呢?鳳雛墜於落鳳坡!而這正是孔明一直擔心的事情。不僅意味著劉備傷折一臂,更意味著孔明從此多事矣,再也不能親守荊州了。而對於繼守的關羽,他內心裡是極不放心的。因此,他的大哭,痛哭實際上是對未來走勢的悲哀和無奈,不能放心的看到隆中對宏圖大業的順利實施了。(見《演義》第63回。)

     伏後泣別眼迷惘

    人人盡說帝王好,可是沒有爪子的老虎就連貓都不如了。堂堂的國母,面對權臣的手下,絲毫的尊嚴都當然無存了。且看《演義》第66回裡經典的一段:“後哭謂帝曰:“不能復相活耶?”帝曰:“我命亦不知在何時也!”甲士擁後而去,帝捶胸大慟。見郗慮在側,帝曰:“郗公!天下寧有是事乎!”哭倒在地。”這種場面可以想像得出,身為傀儡帝王的漢獻帝是多麼的無助,應了書中評論的那句“可憐帝后分離處,不及民間婦與夫!”

     諸葛亮臨終觀營

    《演義》第104回講到魏延踏滅七星燈,孔明祁禳求壽失敗,意味著蜀國的擎天巨擘失卻了。在安排一系列後事後,“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嘆息良久。”杜工部所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謂道出這種壯志未酬的哀愁哪!

    姜維巧計成虛話

    蜀國已亡,姜維還抱著復國的幻想,以為假投降利用鍾會,大事就可諧矣。殊不知鍾會等人都早在司馬昭的掌控中,他是根本不會給鍾做劉備的機會。因此當姜維攛掇鍾會殺陣前諸將時,就已經註定是敗筆了。而在此時,心疼發作而昏倒,更增添了天數的色彩。鍾會身死而再度身疼病發作,唯有自刎而已。一句“吾計不成,乃天命也!”的感嘆,其實道出了多少的無奈。身死而家滅,可惜可憐可嘆!(《演義》第119回)

  • 2 # 不懂球愛聊球

    要說最令人扼腕的首選馬謖失街亭了,我們之前也曾經分析過為什麼諸葛亮要派馬謖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去守街亭?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平衡蜀國內部各派系之間的鬥爭,我們都知道,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鬥爭,那麼在蜀國劉備帳下的人也肯定不會是相安無事的,至少我們可以分為三派,一為荊州派,代表就是諸葛亮,二為益州派,如法證張松等人,三為從龍派,也就是劉備最早的班底,如張飛,關羽等。

    這三派之間可以和睦相處嗎?那肯定是不能的。在入西川之後,荊州派的勢力顯的有些弱勢。

    所以諸葛亮在認為守街亭是會是輕而易舉就能拿下的一份大功勞的情況下,選擇了馬謖。

    諸葛亮知道馬謖的才能只限於紙上,所以在出發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馬謖到了街亭該怎麼做,甚至還給他派了一個比較穩重的王平。

    事實證明,馬謖才是哪個扶不起的阿斗,在諸葛亮給考慮的如此全面的情況下,馬謖一意孤行,導致街亭失守,可謂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也不會知道如果街亭守住的話會有什麼樣的結局,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諸葛亮後面多次無功而返來腦補一下,我們都知道,在以後的多次北伐上,諸葛亮沒有任何一次的戰果可以和他第一次北伐所取得的戰果相提並論,這個時候我們大概能明白馬謖失去街亭是多麼讓人心痛的一件事了。

    在我們的腦補下,街亭沒有丟,那麼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即便是不繼續進攻下去,只要把當時所拿下的土地全部劃入蜀國的版圖,你能想象到這會給蜀國來帶什麼嗎?大片的土地,大量的人口,大量的食物,大量計程車兵,大量的經濟收入。久而久之,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我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無法想象的到。但我們現在只知道的是這一切都因為馬謖的無能而全部化作泡沫了。

    要知道,如果僅僅是丟掉一個街亭的話,以諸葛亮對馬謖的愛惜程度是絕對不會斬馬謖的,正因為諸葛亮知道,馬謖丟的不是街亭,而且蜀國統一天下的一個最佳機會,也就是說你馬謖把諸葛亮一生的奮鬥目標給丟了,而且是丟的再也找不回來的那種。諸葛亮只能是揮淚斬馬謖了。那個夢再也回不來了。

    街亭的丟失,可以說是改變了整個三國曆史的走向,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其實三國中讓人扼腕的事情真的有很多,但是我覺得馬謖丟掉街亭是最讓人扼腕的,沒有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秋天景色的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