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安南本來是獨立於明朝之外的小國,由陳氏統治。明初,安南權臣黎氏篡權,並不斷騷擾明朝的與安南接壤的廣西和雲南一帶。當時正值永樂皇帝在位,為了勸說黎氏罷兵,明朝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安南,但是黎氏非但沒有停止兵戈,反而公開殺害明朝的使臣。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永樂皇帝,永樂四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大軍征討安南,並抓獲了黎氏父子。次年,明朝在新得的安南之地上設立交趾布政使司,試圖把安南納入明朝的統治範圍之內。然而到了宣宗時期,明朝卻宣佈從交趾撤軍,承認黎氏對安南的統治,並封其為“黎利權署安南國事”。那麼為什麼明朝會撤出用數十萬將士鮮血換來的安南呢?

    黎利

    首先,當然是軍事上的失敗。永樂時期雖然平定的安南,並且設定了行政機構,派遣官員治理,但是當地的叛亂此起彼伏。永樂十六年(1418年),當平定安南的老將張輔離開一年後,安南大規模的叛亂就徹底爆發,叛亂的頭領是交趾清化府俄樂縣土管巡檢黎利,他自稱平定王。針對黎利的叛亂,時任安南總兵官的李彬雖多次進剿,但均成效不大。永樂二十年,李彬病故,明朝讓陳智行代替李彬之職,由都督同知方政輔助,繼續圍剿黎利。誰知道陳智行、方政兩人都非帥才,多次敗給黎利。剛剛登基為帝的朱瞻基只好重新調兵遣將,宣德四年,他命令太子太保王通充任總兵官前往交趾,平定叛亂。王通毫無實在經驗,只是仗著父輩的餘蔭才能獲得高位。寧橋一戰,明軍損失兵力30000多人,王通自己也負傷逃走。王通戰敗的訊息傳回京師,朱瞻基又命安遠候柳升帶兵進駐交趾。然而,雖然再次加派兵馬前往交趾平亂,但是非但沒有取得預期的戰果,柳升大軍70000多人卻遭遇埋伏全軍覆沒。軍事上的一敗再敗,再加上每次出兵,耗費巨大,據統計僅在永樂朝對交趾用兵數就達100多萬。

    明宣宗

    其次,和明朝的對外的總體策略有關。縱觀整個明朝,尤其是明代的中前期,北方的蒙古一直是明朝統治的一個巨大威脅。因此,明代的對外策略一直是努力維持與南方諸國的友好關係,集中精力應對北方蒙古的入侵。面對黎利的叛亂,明成祖朱棣雖然一方面派軍進入交趾,但是另一方面也採取懷柔政策,對黎利許以官職,希望他能主動歸順。後來繼承皇位的新君朱瞻基,雖然嚴令限期平叛,但是私下裡卻跟大臣說:當初父皇(明仁宗)跟朕說,當時太祖高皇帝(明成祖)只是苦於找不到陳氏後人,這才將安南直接併入明朝版圖,現在倘若找到陳氏後人,我們可以立他為安南國王。現在朕又想起了父皇的話,你們說,假如陳氏後人真的還在的話,我們還政於他如何?這實際上也是太祖高皇帝的本意。從這可以看出,從明成祖起,到後來的明仁宗、明宣宗,明朝的三代皇帝實際上就存有還政與安南的打算,溯其本源,與明朝對外的總體策略有關。

    參考文獻:

    1. 張廷玉:《明史》

    2. 《明宣宗實錄》

    3.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安南叛服》

  • 2 # 直江信綱

    為什麼漢唐守得住交趾,元明守不住?(此處@北宋,丟人玩意,簡直中國對外戰爭之恥)

    令現代人很意外的一點是,漢代的紅河三角洲比嶺南珠江三角洲要發達。根據《漢書·地理志》的記載,漢代南海郡(治今廣州)有9.4萬人,交趾郡(治今河內)有74.6萬人。

    1是交趾郡,2是南海郡。

    珠江三角洲反超更適合農耕的紅河三角洲,是從南朝開始的。南朝“衣冠南渡”,加速了對江南的開發,孫恩、盧循能從廣州起兵震動江南半壁,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加之對外貿易的發展,當時廣州一帶,不用銅錢而用金銀。這對於一個自古缺金銀的國家而言,足可作為對外貿易繁榮的證據。到了隋唐兩代,人口數的比例就已經掉了過來。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之後的中原王朝(宋、元、明、清)為什麼對鎮南關以南的土地缺乏興趣了——因為這地方的吸引力只限於以下幾種東西:

    永樂中,既得交阯,以絹,漆,蘇木,翠羽,紙扇,沉、速、安息諸香代租賦。——《明史·食貨志》

    這點東西對於一個龐大的帝國而言,自然是可有可無。

    到了今天,廣州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河內?誰在乎它?

  • 3 # 小院之觀

    明成祖朱棣曾經興兵8萬討伐安南,將其併為明朝的一個省,並設定官吏,加以統治。然而安南並未臣服於明朝的統治,起兵反對明朝的戰爭時有發生,成祖曾多次派兵鎮壓。

    成祖死後,安南的局勢更不穩定,而明朝連年興兵,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到了明仁宗時期,朝廷改變了成祖一味剿滅鎮壓的政策,改為以招撫為主。

    明宣宗則主張剿撫並用的政策。而事實上,宣宗內心是想息兵安南的。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四月,宣宗與內閣上衣,說他“反覆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樂初,使(安南)自為一國,歲奉常貢,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這種想法是要改變直接通知安南的做法,恢復安南為附屬國的地位。

    內閣學士中,二楊(楊士奇,楊榮)持贊同和支援的態度,其他二人則持反對態度,擔心“若以二十年之勤力,一旦棄之,豈不上損威望,願更思之”,因此宣宗的這個想法並沒有立即實行。其實宣宗是在等待一場軍事上的勝利,然後才好招撫、談判,以便體面地從安南撤兵。

    宣德二年,明軍擊敗了黎利,斬首萬餘人。九月,黎利上疏朝廷,聲稱找到了陳氏後人(當年成祖起兵的名義就是為原國王陳氏報仇復國),請求罷兵,冊立陳氏後人為君。宣宗有意答應,但是英國公張輔等人認為明廷如果沒有合適的藉口就答應,天下人會以為朝廷軟弱。

    宣宗召見二楊,尋求對策,二人贊同宣宗的想法,認為這是體恤民情,不算示弱。宣宗在楊士奇等人的支援下,欣然同意,並派特使恢復陳氏政權,宣佈撤兵。然而黎利推說陳氏後裔已死,請求朝廷冊立自己。宣宗沒有理會,派人繼續尋找陳氏後人。

    宣德三年,黎利再次進獻貢物,請求冊封,宣宗仍不理會。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黎利再次請封,宣宗考慮到陳氏後人已經無從找起,黎利署理國事已成事實,就同意了他的請求,冊封黎利為國王。

    這樣,安南再次獨立,脫離了明朝的直接統治,但任然是明朝的附屬國。從此到明朝末年,明朝和安南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放棄安南,免除了連年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也為明朝節省了大量的開支,去除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從明宣宗的角度來說,很難說他放棄安南是個錯誤,對當時的明朝來說,安南似乎是可有可無,讓安南獨立,天下息兵,未嘗不對。

    然而之後史多的事實證明,宣德“棄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長期的和致命的。這一事件沉重地打擊了明朝在西洋地區的國際聲望,動搖了明朝的宗主國地位。失去了安南意味著失去了西洋,這一點恐怕是朱瞻基也沒有料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剛五個月,長了兩顆牙齒了,能給寶寶買磨牙餅乾吃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