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DOIF裴
-
2 # 黃士徳
十二銅人並沒有被銷燬,而是被秦始皇帶到了皇陵裡。十二銅人是秦始皇的心愛之物,是他征服六國的重要物證。所以秦始皇陵建好的時候,被當成了陪葬品埋入皇陵,讓十二銅人永遠伴隨自己。也許等到開啟秦始皇陵的那一天,十二銅人一定會震驚世界。
-
3 # 香茗史館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但這十二座高大的銅人如今卻已經不知去向,它們的下落究竟如何?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而其中毀於董卓之手的說法應該是較為可信的。
兩種沒有證據的說法1、毀於項羽之說。公元前207年,項羽西入關中,與劉邦的秋毫不犯不同,《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於是,便有說法認為,秦始皇所鑄的十二銅人也被毀於這場大火。原因是,項羽極為仇恨秦國,因而仇視秦國的一切標誌和代表,如此高大的十二座銅人自然也無法逃過他的仇恨,終是難逃厄運。不過,這種說法並無任何直接證據予以支撐。
2、埋入秦始皇陵之說。這種觀點認為,這十二個高大的銅人乃是秦始皇生前的喜愛之物,因此在秦始皇陵營造好之後,便將這十二個“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寶一起作為秦始皇的隨葬品,埋入了陵墓。與前一種說法一樣,這種說法同樣沒有直接證據。
比較可信的第三種說法第三種說法認為是毀於董卓之手,這種說法倒是有一定的史料支撐,但至於董卓將十二座“金人”全部毀掉,還是隻毀掉了其中十座,目前仍有爭論。
1、毀掉十二座之說。這種說法源於《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的記載,“(董卓)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鑢。”除了《三國志》之外,《後漢書》和《資治通鑑》同樣如此記載。“悉”顯然有“全部”的意思在內,且董卓是用來鑄造銅錢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2、毀掉十座之說。這種說法則源於《關中記》的記載,“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徒清門裡。魏明帝欲將詣洛,載到霸城,重不可致。後石季龍徒之鄴,苻堅又徙之長安而毀之。”也就是說,董卓將其中十座銷燬鑄成銅錢,而剩餘的兩個則被他下令遷到了長安清門裡。之後,魏明帝曹叡又下令將兩個銅人暈倒洛陽,但僅僅運到霸城,便因為金人實在太重,不得不放棄。到了東晉十六國時,後趙國君石虎又將這兩個金人運到了鄴城。最後,前秦苻堅又將這兩個金人從鄴城運回長安銷燬。不過《關中記》並非正史,可信度要打折扣,《魏略》中雖然有提到兩個銅人,但卻並未記載是否為秦銅人。
不過,在我看來,既然董卓是要用銅人來鑄造銅錢,豈會只用掉十座而留下兩座?我認為十二座全部被董卓毀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4 # 江湖夜雨不關情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維護統治,下令將全國各地兵器集中至咸陽銷燬,並鑄成十二個銅人,關於這十二個銅人,秦亡後去向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項羽滅秦後,火燒阿房宮,連這十二個金人一同燒燬,由於史無記載,信之甚少;二是秦始皇死後,十二金人連同秦始皇的心愛之物一塊陪葬到陵墓裡去了;三是秦亡後,東漢末年權臣董卓銷燬十個銅人、把它製成銅錢,剩餘的兩個他命人運至長安城清門裡;魏明帝曹睿時,下令將這兩個銅人運至洛陽,由於銅人太重搬到中途而停止,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的石季龍又下令把它搬到了螂城,到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將剩餘兩個銅人運回長安銷燬,至此十二個銅人全部毀滅。
-
5 # 趙劉果兒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在民間流傳得甚為廣泛。史書說他既是一位功不可沒的大英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同時也記載著他是一位暴君、殘暴的代言人。秦始皇為了世世代代記住他的征戰功績,做出了很多至今為止讓世界上歎為觀止的偉大壯舉,為後世遺留了很多的歷史謎團,本文的主題;秦始皇鑄造的十二金人就是其中的一個曠世之謎。眾所周知,在秦都咸陽,秦王宮阿房大殿前面,一直屹立著12個銅器鑄造的巨大銅人銅像,銅是黃色的,金光閃閃。因此;又稱做十二金人。他們身著異族服飾,個個都非常龐大和無比沉重,難以運輸。秦始皇十二銅人每一個全身雕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耀武揚威,精神抖擻,英勇無比,日日夜夜,忠於職守地捍衛著秦王朝宮殿。銅人造形之大,工藝精巧考究,在古代歷史上實屬罕見。在這方面,有很多歷史書籍記載。詳情可查閱;史記.秦始皇本紀。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鑄造的12個銅人可能沒有被銷燬。因為史記描述說12 個銅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比較喜歡的物品,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榮譽和權利。有可能在在秦始皇陵墓完工之後,將12個銅人和兵馬俑等各式陪葬品一起跟誰秦始皇葬於陵墓之中。這個歷史上的未解之謎相信不久的將來有可能被史學專家們解開。
回覆列表
這裡的“金”,指的是銅,秦始皇把天下的青銅兵器收集起來,鑄了12個銅人,放在宮庭裡,以為天下人沒了兵器就不會造反了,可秦二世而亡,銅人成了無主之物,銅在古代,那就是錢啊,自然是誰見誰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