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愛情筆記》這本書。這是阿蘭·德波頓的第一本小說,雖然出版至今已經十幾年了,不過讀完還是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看這本書,完全不像是看小說,倒像是在看一個“愛情案例”的深度剖析。
基本的愛情故事是這樣的:年輕的建築師在飛機上遇到女設計師克洛艾,兩個人一見鍾情,下飛機後開始約會,然後正式確定情侶關係,陷入熱戀,遭遇感情平臺期,克洛艾移情別戀,分手,失戀,男主角重新開始一段新戀情。
這個愛情故事聽起來沒有絲毫的新意,完全就是絕大多數人戀愛的翻版。也正是因為這個愛情故事的普遍性,德波頓對愛情從頭到尾的分析也顯得更接地氣。
裡面有關愛情的哲理太多,讓愛情這層迷霧散去不少,一邊拍案叫絕,一邊又在得知真相後,有些失落。
有時候,人們喜歡愛情、文學和藝術,就是喜歡那種朦朦朧朧,說不清講不透的感覺,看破而不說破,留有餘地,也許更讓人收穫美感。其實越是這樣想的人,越是傾向於“浪漫主義”和“虛幻主義”。
愛情的產生,也多半跟幻想有關。德波頓指出,人們對愛的需求總是先於愛情。也就是說,先有愛的渴望,對愛的幻想和憧憬,才會產生愛情,愛上的人是人們的幻想對外界的投射。
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國》裡,島村對葉子的喜愛,就是他內心對美的一種投射。徐志摩當時瘋狂地追求林徽因,也受到了浪漫主義思想的影響,以致於林徽因後來也說,“徐志摩愛的是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
愛情初始,兩個人瞭解的不多,於是幻想的空間就多,等到兩個人瞭解的多了,什麼都熟悉了,幻想也破滅了,或者停滯了。所以德波頓說,人們陷入熱戀通常是在彼此知之甚少的時候。
陷入熱戀的人們,都好像給對方用了一個“美圖秀秀”,一切缺點和瑕疵都被視而不見,剩下的只有美好。在熱戀期,想要跟對方融為一體的感覺最為強烈,愛情的浪漫主義也在熱戀期達到頂峰。
熱戀期的愛情最撩人心絃,讓人徹底地忘記自己,讓人純粹地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自己被愛、被接納、被欣賞的本能需求,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寵幸”。
也許這正是愛情最迷人的地方,也是人們容易在愛情中失去自我的原因。
太喜歡對方,太沉迷這種被愛的幸福,所以願意為了心上人做出妥協和讓步,他喜歡什麼我就喜歡什麼,他喜歡我什麼,我就給他什麼,而不管我內心是否真的喜歡。
感情是需要些許妥協的,但過分的妥協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就連張愛玲這樣的大才女在愛情面前也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這種“低”相比愛情帶來的幸福似乎不值一提,所以“從塵埃裡也能開出花來”。
月有陰晴圓缺,愛情也一樣有著它自己的節奏,熱戀期過後,感情就進入平臺期,德波頓認為,這個時候具有“馬克思兄弟式思維”的男人和女人就會露出“真面目”。
什麼是“馬克斯兄弟式思維”呢?就是一旦真正地佔有了一樣東西,就瞬間對這個東西失去了興趣。
比如男人在追求一個女人的時候,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等到真的如願以償變成女朋友了,就失去了愛情的動力;再比如一個人沒錢的時候對某樣東西特別虎視眈眈,等有錢買到了,又覺得這東西其實也就那樣。
現實生活中,擁有“馬克斯兄弟式思維”的人不佔少數,他們一方面對慾望有著強烈的追求,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希望破壞一種“隔空對望的美感”。
就像一條掛在房樑上的臘肉,餓的時候特別想吃,垂涎欲滴,用一切美好的詞語來形容它的美味都不為過,但一旦開吃,臘肉就被打入“冷宮”,也許對待“馬克斯兄弟式思維”的正確做法是,不停地調高“臘肉”的高度,調他們胃口。
男主角和克洛艾的愛情,自熱戀期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各種摩擦不斷又無法很好地解決,再加上兩人無法再像熱戀期那樣,製造出讓人興奮的感覺,最終克洛艾移情別戀,與男主角正式分手。
德波頓在書中提到了戀人分手的問題。他認為,提出分手的一方往往會被看做“邪惡的一方”,之所以被視為邪惡,其實是“付出未得到回報”的一種怨恨心理,潛臺詞就是,我為你付出或者犧牲了那麼多,你怎麼好意思跟我分手?
如果要算“愛情賬”,那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踐踏或者玩弄他人感情自然是該被譴責的,但是德波頓認為,因情感問題而不是經濟利益問題的分手,如果雙方都在愛情中獲得了真實的巨大的快樂,那麼所謂的“邪惡的一方”就站不住腳。
小說中的男主角因為分手痛苦不堪,最終無法釋懷而選擇了自殺,不過僥倖的是,他吃的是維C泡騰片而不是安眠藥,逃過一劫。
德波頓在這裡“刻意安排”一出自殺未遂的戲碼,其實是想警告人們,採用極端的手段來逃避痛苦,或者讓心上人內疚,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行為。
他指出,人們無法在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是因為他在自我珍視和自我厭惡中,選擇了後者。
分手幾個月之後,男主角成功走出失戀的痛苦,並開始和新女友開始約會,新的戀情又拉開序幕。
愛情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如同哲學中的“我到底是誰”一樣難以解釋。但轉念一想,事實上,也只有真正地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才能發展出一段成熟的愛情。
人們對愛情的看法和定義也多半是來自一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樂觀的人偏向於愛情是甜蜜的,悲觀的人偏向於愛情是苦澀的,放蕩不羈的人偏向於愛情是激情的,喜愛幻想的人偏向於愛情是浪漫的。
每個人的愛情經歷都是他人生的寶貴財富,都是他人生中珍貴的愛情筆記。
知道的小說裡包含著愛情故事,但可能不是以愛情為主的,比如《島上書店》、《陸犯焉識》、《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挺多的吧
友情推薦,望有幫助!
最近讀了《愛情筆記》這本書。這是阿蘭·德波頓的第一本小說,雖然出版至今已經十幾年了,不過讀完還是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看這本書,完全不像是看小說,倒像是在看一個“愛情案例”的深度剖析。
基本的愛情故事是這樣的:年輕的建築師在飛機上遇到女設計師克洛艾,兩個人一見鍾情,下飛機後開始約會,然後正式確定情侶關係,陷入熱戀,遭遇感情平臺期,克洛艾移情別戀,分手,失戀,男主角重新開始一段新戀情。
這個愛情故事聽起來沒有絲毫的新意,完全就是絕大多數人戀愛的翻版。也正是因為這個愛情故事的普遍性,德波頓對愛情從頭到尾的分析也顯得更接地氣。
裡面有關愛情的哲理太多,讓愛情這層迷霧散去不少,一邊拍案叫絕,一邊又在得知真相後,有些失落。
有時候,人們喜歡愛情、文學和藝術,就是喜歡那種朦朦朧朧,說不清講不透的感覺,看破而不說破,留有餘地,也許更讓人收穫美感。其實越是這樣想的人,越是傾向於“浪漫主義”和“虛幻主義”。
愛情的產生,也多半跟幻想有關。德波頓指出,人們對愛的需求總是先於愛情。也就是說,先有愛的渴望,對愛的幻想和憧憬,才會產生愛情,愛上的人是人們的幻想對外界的投射。
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國》裡,島村對葉子的喜愛,就是他內心對美的一種投射。徐志摩當時瘋狂地追求林徽因,也受到了浪漫主義思想的影響,以致於林徽因後來也說,“徐志摩愛的是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
愛情初始,兩個人瞭解的不多,於是幻想的空間就多,等到兩個人瞭解的多了,什麼都熟悉了,幻想也破滅了,或者停滯了。所以德波頓說,人們陷入熱戀通常是在彼此知之甚少的時候。
陷入熱戀的人們,都好像給對方用了一個“美圖秀秀”,一切缺點和瑕疵都被視而不見,剩下的只有美好。在熱戀期,想要跟對方融為一體的感覺最為強烈,愛情的浪漫主義也在熱戀期達到頂峰。
熱戀期的愛情最撩人心絃,讓人徹底地忘記自己,讓人純粹地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自己被愛、被接納、被欣賞的本能需求,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寵幸”。
也許這正是愛情最迷人的地方,也是人們容易在愛情中失去自我的原因。
太喜歡對方,太沉迷這種被愛的幸福,所以願意為了心上人做出妥協和讓步,他喜歡什麼我就喜歡什麼,他喜歡我什麼,我就給他什麼,而不管我內心是否真的喜歡。
感情是需要些許妥協的,但過分的妥協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就連張愛玲這樣的大才女在愛情面前也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這種“低”相比愛情帶來的幸福似乎不值一提,所以“從塵埃裡也能開出花來”。
月有陰晴圓缺,愛情也一樣有著它自己的節奏,熱戀期過後,感情就進入平臺期,德波頓認為,這個時候具有“馬克思兄弟式思維”的男人和女人就會露出“真面目”。
什麼是“馬克斯兄弟式思維”呢?就是一旦真正地佔有了一樣東西,就瞬間對這個東西失去了興趣。
比如男人在追求一個女人的時候,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等到真的如願以償變成女朋友了,就失去了愛情的動力;再比如一個人沒錢的時候對某樣東西特別虎視眈眈,等有錢買到了,又覺得這東西其實也就那樣。
現實生活中,擁有“馬克斯兄弟式思維”的人不佔少數,他們一方面對慾望有著強烈的追求,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希望破壞一種“隔空對望的美感”。
就像一條掛在房樑上的臘肉,餓的時候特別想吃,垂涎欲滴,用一切美好的詞語來形容它的美味都不為過,但一旦開吃,臘肉就被打入“冷宮”,也許對待“馬克斯兄弟式思維”的正確做法是,不停地調高“臘肉”的高度,調他們胃口。
男主角和克洛艾的愛情,自熱戀期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各種摩擦不斷又無法很好地解決,再加上兩人無法再像熱戀期那樣,製造出讓人興奮的感覺,最終克洛艾移情別戀,與男主角正式分手。
德波頓在書中提到了戀人分手的問題。他認為,提出分手的一方往往會被看做“邪惡的一方”,之所以被視為邪惡,其實是“付出未得到回報”的一種怨恨心理,潛臺詞就是,我為你付出或者犧牲了那麼多,你怎麼好意思跟我分手?
如果要算“愛情賬”,那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踐踏或者玩弄他人感情自然是該被譴責的,但是德波頓認為,因情感問題而不是經濟利益問題的分手,如果雙方都在愛情中獲得了真實的巨大的快樂,那麼所謂的“邪惡的一方”就站不住腳。
小說中的男主角因為分手痛苦不堪,最終無法釋懷而選擇了自殺,不過僥倖的是,他吃的是維C泡騰片而不是安眠藥,逃過一劫。
德波頓在這裡“刻意安排”一出自殺未遂的戲碼,其實是想警告人們,採用極端的手段來逃避痛苦,或者讓心上人內疚,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行為。
他指出,人們無法在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是因為他在自我珍視和自我厭惡中,選擇了後者。
分手幾個月之後,男主角成功走出失戀的痛苦,並開始和新女友開始約會,新的戀情又拉開序幕。
愛情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如同哲學中的“我到底是誰”一樣難以解釋。但轉念一想,事實上,也只有真正地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才能發展出一段成熟的愛情。
人們對愛情的看法和定義也多半是來自一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樂觀的人偏向於愛情是甜蜜的,悲觀的人偏向於愛情是苦澀的,放蕩不羈的人偏向於愛情是激情的,喜愛幻想的人偏向於愛情是浪漫的。
每個人的愛情經歷都是他人生的寶貴財富,都是他人生中珍貴的愛情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