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歷史唯物觀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泰國在二戰時期是日本的盟友。在1941年,日本侵略野心勃勃的時候,日本盯上了泰國。泰國知道自己實力不如日本,便和日本簽訂了同盟條約,成為了日本在亞洲的盟國,並且還出兵幫助日本。

    與日本同盟,換取不被日本侵略

    泰國為了使自己不被日本侵略,開始了與日本同盟,而且為日本的侵略戰爭出財出力,還派遣過部隊跟隨日本進攻雲南。泰國真可謂是損人利己的一個典範,犧牲他國利益來換取自己的政權穩定。

    二戰時期的泰國成為了日本在東南亞最大的後勤基地,為日本前期攻取東南亞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助紂為虐的泰國此時也享受到到了好處,便派出部隊同日軍一起進攻雲南。

    二戰末期,泰國倒戈,加入盟軍

    二戰末期,眼看日軍就要撐不住了,泰國又開始了下一步打算,那就是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對日本宣戰。

    最後日本戰敗後,泰國自然成為了戰勝國,便提出了戰爭賠款。原因是日本的侵略活動,導致泰國耗費了大量錢財,所以提出了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可謂是二戰亞洲戰場最大贏家!

  • 2 # 史之策

    因為泰國牛啊!領導層更是牆頭草兩邊倒!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整個亞洲擁有主權的國家只有中國、日本、泰國,其他的都被英法這些老牌殖民統治者統治。

    是說泰國的軍事能力太強嗎?並非如此,而是他們太會搞事情。他周邊國家,諸如越南、馬來西亞、印緬都是被英國、法國殖民。

    兩個國家都想佔領泰國,結果是誰都沒有打下來。因為泰國是兩邊下注,時不時的兩邊反水。最後就是兩國約定,泰國作為殖民緩衝地帶,他們倆誰都不碰。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已經停止了對日本的物資供應。而日本想染指亞洲,就準備以泰國為支點。打狗還要看主人,英國、法國他們不敢惹。

    1941年12月7日,日本陸軍登陸泰國準備作戰。泰國在象徵性的抵抗幾個小時候,宣佈投降,並且與日本簽訂《日泰同盟條約》。叫嚷著建立“大泰亞共榮圈”,成為了日本的盟友。

    1942年泰國派遣兩個師,跟隨日本進攻緬甸。由於其戰隊中混有大象部隊,我們的遠征軍只好撤出景棟。在日本軍事高層的指揮下,泰國派遣兩個機械部隊進攻雲南,結果被我軍打至潰散。

    泰國之後還對美英等國宣戰,為何在日本戰敗後沒有被打入幫兇下場?

    因為當時泰國駐美大使,在美國宣佈與泰國政府分裂。並且要求建立“自由泰民運動”,大有法國戴高樂將軍的意味。

    除此之外,泰國跟了日本一段時間,發現日本並不把自己當兄弟。衝鋒陷陣泰國上,收尾掃蕩日本上。於是泰國很多人白天是泰奸,夜晚是特務,積極與美國、中國聯絡。

    雖然上面畢竟都是少數人,但是卻為泰國的戰後位置立下了汗馬功勞。在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泰國立刻反水,聲稱之前的對外宣戰不算。而美國為了東南亞的局勢,接受了這個說法。

    就算這樣泰國還不依,戰後關於日本賠款問題上,泰國是“為數不多”要求日本必須賠款的國家。因為日本取道泰國,強佔了他們大量物資,徵用大量勞工。泰國還真不是信口雌黃,都有詳細的賬單,結果日本不得不向泰國賠款150億日元。

  • 3 # 千佛山車神

    泰國是二戰中的傳奇國家,號稱亞洲版義大利,專坑日本沒商量,戰時還是軸心國,戰後秒變同盟國,華麗轉身戰勝國

    泰國是近代東南亞地區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雖然也是頻繁的喪土失地,但總算沒有淪為殖民地。

    (泰國地圖)

    由於泰國是本地區唯一的獨立國家,所以日本對泰國一直採取拉攏政策。畢竟在該地區日本的敵人是英、法、美、荷,對於泰國自然是能爭取就爭取,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早在二戰初期日本就調停泰國與法國之間的軍事衝突,而當時的泰國政府也希望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奪回被英法侵佔的領土。

    於是兩國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密。

    (泰國近代遭受列強侵略,損失了大片領土。二戰時日本打出的“趕走白人”的口號極大的吸引了泰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隨後日本從中國回揮師南下,進軍東南亞,很快便奪取法屬印度支那,也就是今天的寮國、越南、高棉。緊接著日本要求借道泰國進攻英屬馬來亞和英屬緬甸。

    泰國政府由於擔心引狼入室,最初不同意日軍進入泰國,於是引發了泰國與日軍小規模的衝突。

    以日軍當時的實力,雙方開打肯定是泰國吃虧。在思前想後泰國政府決心賭一把,選擇與日本合作。隨後日本和泰國簽訂《日泰同盟條約》,泰國正式加入了日本籌劃的大東亞共榮圈。到次年1月,泰國政府向英美宣戰。

    而作為回報,日本在佔領整個東南亞後將之前泰國喪失的部分領土還給了泰國。

    (二戰期間日本將佔領的英屬緬甸、英屬馬來西亞、法屬印度支那部分土地更讓給泰國)

    在整個二戰期間泰國一直作為日本的盟友,雖然合作期間泰國是處於弱勢地位,但直到戰爭末期日本大勢已去之時泰國才跟中、英、美等盟國進行接觸。到1945年,盟國的情報人員可以在泰國政府的預設下自由出入曼谷,而日本此時已經無力制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宣佈“無條件投降”。泰國隨即在翌日宣佈泰國於1942年1月25日的對英美宣戰宣言無效,並廢止了《日泰同盟條約》。

    對於泰國的首鼠兩端的行徑,英法起初拒絕承認泰方單方面的“撥亂反正”滴,倫敦和巴黎都要求嚴懲泰國。

    特別是英國,對於泰國在二戰時的表現極度憤怒,恨不得將泰國政府的所有要員都送上絞刑架。因為正是由於泰國在戰時的倒戈才使得日本可以從陸路直接進攻英屬馬來亞和英屬緬甸,使英軍遭受了巨大損失。

    但美國和蘇聯出於對戰後重建東南亞秩序的考慮,接受了泰國的解釋。於是泰國從一個法西斯國家一舉轉變成反法西斯國家,從一個戰敗國一秒華里轉身戰勝國。

    甚至在戰後,泰國還向向日本提出戰爭賠償,並獲得一百五十億日元的索賠,對此日本很無奈。

    但是壞人就得惡人磨,持有戰勝國身份的泰國向日本索賠可是名正言順,日本到最後也只能賠錢了事。

  • 4 # 雲中史記

    在亞洲幾乎都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時代裡,泰國絕對是獨特的存在,作為亞洲三個國家之一(還有中國、日本),它的東邊是法華人的印度支那,西邊是英華人的天下,南邊則是荷蘭人統治的印尼以及英華人所屬的馬來亞。

    當年,泰國在近代能保持自己的相對獨立性,主要還是它長袖善舞,再加上比較有利的地理環境,從而成為英國和法國之間殖民地的緩衝區,不過,泰國對於周邊的國家,那份領土野心,多多少少還是存在的。

    1940年夏,法華人向德國投降,法華人的印度支那頓時處於失控狀態,泰華人就開始打起了高棉和寮國的主意,而日本也正在策劃太平洋戰爭,雙方明裡暗裡達成了某種默契。

    1941年12月7日,日本正式對美開戰,並同時向東南亞各地發起進攻,泰華人很快和日本人簽訂了《日泰同盟條約》,泰國同意向日本開放所有軍事設施,泰國成為日本向東南亞進攻的重要基地。

    泰華人在戰爭中參與日本軍事行動,還幫助修築泰緬鐵路”,協助運送戰俘,向日軍提供戰爭物資,日本則用所謂的“特別日元”進行支付。1942年,泰國還向英美宣戰,而日本國內的媒體也大肆鼓吹日泰友誼。

    不過,日本人還是戰敗了,泰華人翻臉也很看,泰華人迅速宣佈和日本的同盟協議是無效的。

    為了獲得“戰勝國”的地位,泰國駐美大使四處遊說,他在之前已經成立了自由泰人運動,並在之前就與舊的泰國政府決裂,他在國際上四處遊說,說之前的泰國政府不能代表泰華人民,向英美宣戰不是泰華人民的選擇,泰國也是日本侵略的受害者,也備受日本掠奪和侵害。

    於是,泰國最後居然也獲得了戰勝國地位,緊接著,泰國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因為日本用“特別日元”掠奪了大量泰國的財富,最後,日本不得不以援助的形式賠了150億日元。

  • 5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泰國內政亂得很,一個世紀以來,發生過二十多次大小軍事政變,組成過50屆內閣;但是外交卻做的很明智,左右逢源,國際上幾乎沒吃過虧。

    而且,泰國是近現代東南亞地區唯一一個從來沒有淪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國家。在“法屬越南”、“法屬高棉”、“英屬緬甸”、“英屬印尼”、“美屬菲律賓”之中,絕對算是一股“清流”。

    當然,雖然沒有成殖民地,但是各種外國勢力的滲入是無法避免的,不過,泰政府一直掌握著實權。

    除了吸取清朝和周邊國家教訓,積極改革發展,開眼看世界以外,泰國的地理位置也特別取巧,正好夾在英法兩國的殖民之間,所以,乾脆成了緩衝區,保持著獨立。

    上世紀40年代初,日本挺進東南亞,高呼要建立一個大東亞共榮圈,趕走西方殖民者,讓亞洲人解放亞洲人,儼然一個高大上的“解放者”形象。

    果不其然,這個口號真的打動了不少人,東南亞殖民地國家湧現出了不少“聯日抗英”、“聯日抗美”、“聯日抗法”的隊伍。

    舉個例子,國際上知名的民主女鬥士,現任緬甸領導人昂山素季的爸爸,昂山將軍,就高舉“聯日抗英”的大旗,與日本侵略者開展了積極合作,並肩打咱們的中國遠征軍。因為表現突出,1943年,昂山還應日本政府的邀請,赴東京拜見了日本天皇,被天皇授予三級日升勳章和中等綬帶。同年,昂山被日軍提升為少將——“昂山將軍”頭銜由此得名。

    戰爭後期,昂山做出了拯救自己和整個緬軍的決定,轉換政策——聯英抗日。

    1945年3月,昂山正式宣佈起義,命令全體緬甸國民軍打倒日本侵略者,跳出了日本這條即將沉沒的破船。

    結果,昂山將軍將不但沒有被定義成“緬奸”和法西斯“戰犯”,上軍事法庭;反而藉助盟軍的力量最終成功建國,實現了民族獨立,成了萬人敬仰的的緬甸國父。

    而緬甸也成了戰勝國成員之一,大大方方的向日本要了筆可觀的賠款。

    類似的情況還有寮國、越南、高棉、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幾個國家,都是在二戰後期跳出的“大東亞共榮圈”,倒向了盟軍,成了戰勝國,最終獲得了大筆賠款。

    比如菲律賓,在被日本佔領期間,曾遭遇過慘絕人寰的“馬尼拉大屠殺”,多要點錢無可厚非。

    但是泰國不但沒有被虐,反而是心平氣和的把日軍迎了進來,當大爺一樣供著,還簽訂了《日泰同盟條約》,與英美宣戰,給日本大爺送茶送水送地盤送炮灰,日本甚至答應事成之後,與泰國共同瓜分中國雲南。所以,某種程度上,泰國就是日本的盟友。

    (下圖,泰國電視劇《日曆湄南河》寫的就是“泰日親善”期間,泰國女孩和日本軍官的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日本鬼子在電視劇裡面表現得跟紳士一樣。)後來,當日本優勢不再之時,泰國又開始向積極美國示好。戰後又以被害人的身份得到了賠償。原因是日本的侵略活動,導致泰國耗費了大量錢財,所以提出了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

    因此總有人說,泰國就是亞洲版的義大利,實際上還是欠妥當。畢竟人家義大利倒戈後就在盟軍的懷抱中安靜下來,沒有再伸手跟戰敗的德國“要這要那”的。

    更重要的是,義大利是在德國戰敗前就倒戈了,而泰國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終戰宣言》後,才重新宣告,本國在戰時與日本的盟友關係是被迫的,與英美的宣戰也是無效的。

    然而,國際社會真的接受了這一說法,還幫助泰國獲得了大筆戰爭賠款。

    那是因為,外交上從不吃虧的“戲精”泰國早就做了兩手的準備:在和日本打得火熱的時候,泰國也不忘在美國那裡下注,留了個後手。

    泰國宣佈與日本結盟之際,駐美國的泰國大使則宣佈與泰國政府斷絕關係(當然是在演戲,實際上就是政府授意的),不承認泰國政府與日本的一切盟約。

    後來日本戰敗,泰國憑藉著這層關係,宣佈之前政府與日本結盟等相關事宜全部無效,並開始積極尋求與美國合作,邀請美國在泰國建軍事基地、幫美國在東南亞劃勢力範圍。在各種運作之下,終於得到了美國的認可,泰國在“大東亞共榮”活動中的所作所為全部被一筆勾銷。

    泰國的這齣戲被原來的合作伙伴——英國,看的一清二楚,所以英國一開始那是跳著腳的反對,畢竟,要不是泰國出手,英軍在東南亞也不至於敗得那麼快、那麼慘,還有灑滿英軍戰俘血淚的“泰緬鐵路”等等冤仇血債.....

    所以,戰後初期,英國一直嗷嗷叫著要“法辦”泰國。無奈日不落帝國雄風不再,加上自己國家也被炸了個一片狼藉,還指望美國弟弟的援助;而且也考慮到英美團結共同對抗蘇東勢力等國際局勢,所以最終不了了之了。

    此時,西方世界的話語權在美國手中,美國同意了,基本上就沒什麼異議了。所以,泰國就大大方方的出現在了向日本討要賠償的隊伍當中,而且泰國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訛詐行為,還掏出了大量的帳本來證明日本在泰國所拿的一針一線,每筆賬目都算的清楚得很。雖然泰國把日本給賣了,還拿了大筆賠款,但是一點都沒有影響戰後的兩國關係。作者在泰國孔子學院曾經擔任過漢語教師,深刻體過日本文化和日貨在泰國的受歡迎程度,那簡直是“高大上”的存在。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二戰後的幾十年間,日語一直是泰國除英語外,最受歡迎的外語;然而,進入本世紀,日語逐漸退下神壇,換成了咱們的漢語,比如我曾經工作過的辦公室,之前就是日語外教的地盤,因為越來越沒市場,日語外教灰溜溜的走了,成了熱鬧的漢語教研室。在泰國可以明顯感覺到,中國的影響力正在慢慢的碾壓日本,不過,只是慢慢的。

    正可謂,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 6 # 史無止境

    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日本人就有一個“夢想”,用武力征服亞洲,中國等國家都被搞得元氣大傷,但是在這場浩劫中,唯獨泰國毫髮無傷,成功躲過日軍魔爪,泰國究竟靠啥保命的呢?

    泰國這塊地位於東南亞,Sunny雨水很足,土壤也很肥,種啥作物都非常合適,但是泰華人一直沒搞清,他們的祖先是怎麼抽中這風水寶地的。

    有種說法是,泰華人跟中國傣族是親戚,還有些科學家認為,七千年前就有很多原始人住在這,然後直接進化出了泰華人,雖然起源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泰華人的祖先文化比較差,連史書都沒空寫。

    直到公元13世紀,泰國才出現第一個有史可考的王朝——素可泰王朝,素可泰衰落之後,泰國又經歷了三個王朝,分別是阿瑜陀耶、吞武裡、卻克里,由於名字太拗口,中國的古人直接管他叫“暹羅”。

    古代泰國這些王朝,在亞洲沒啥存在感,主要是周圍強國太多,到了19世紀,西方人來亞洲搶錢搶地,中國作為當時亞洲第一強國,居然沒打贏!泰國這個小國家嚇得瑟瑟發抖,連反抗都沒反抗一下,直接跟西方國家簽了不平等條約。

    他一邊討好列強,保證自己不被幹掉,另一邊在抓緊時間搞改革,有一代國王叫拉瑪五世,他建起了各種鐵路、工廠,讓泰國的經濟提升了不少,還興辦各種西式學校,把好苗子都送到國外留學。

    這個人搞外交也很有一手,他發現東邊的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而西邊的印度和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於是他就夾在中間搞事,讓兩個國家都以為,他們彼此都想拿泰國當跳板,吞掉對方的殖民地。

    被拉瑪五世這麼一忽悠,英法都有點慌,於是他倆就約好,誰也不打泰國的主意,把它放那當緩衝地帶,拉瑪五世靠著這一手,不僅成功保住泰國的小命,還讓它變成了一個思想開放,朝氣蓬勃的國家。

    到兒子拉瑪七世登基時,卻碰上了世界經濟危機,拉瑪七世就炒了一批王室僕人,本來是為了幫國家省錢,老百姓卻把他當成了不管員工死活的黑心老闆,然後紛紛起來鬧革命,把國王的權給奪了。

    這事的風波還沒過去,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當時掌管泰國的人,已經變成政府的總理頌堪,他對拉瑪五世戲耍英法兩國的事,記憶很深刻,準備把這套路再玩一次。

    他先是跟英國商量一起抗日,然後他又跑去討好日本,說是要給日軍帶路,日本答應不對泰國下手,但泰華人卻沒料到,日本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流氓,它只不過想把泰國養肥了再宰。

    1941年末,日軍突然進攻泰國,泰華人反應也是快,象徵性地開了幾槍後立馬就投降了,全國投降這種事,應該是奇恥大辱,但泰華人不覺得,沒出兩個月,他們就開始興高采烈地幫日軍送水送糧。

    此後泰國為了支援日本,又對英美宣戰,還入侵了咱們的雲南,日本人本來還想,在泰國燒殺搶掠一番,沒想到泰華人會這麼配合,哪還好意思下手,所以泰國在戰爭中沒啥損失。

    理論上來說,泰國完全是法西斯的幫兇,應該受到懲罰,可日本投降的第二天,泰國就宣佈,此前對英美的宣戰無效,全是日本逼迫的,泰國還自稱是戰勝國,跑去找日本要賠錢,拿到了150億日元的賠款。

    又一次嚐到甜頭後,泰國決心把牆頭草當到底,誰強就跟誰混,二戰結束時,美國成了全球霸主,泰國直接抱美國大腿,後來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泰國意識到中國才是明日之星,又趕緊跟中國建交。

    很多人都鄙視泰國,覺得它是個沒骨氣的國家,誰強就跟誰混,不管怎麼說,泰國怎麼幹是它的事,我們鄙視也沒啥用,倒不如把它當成一面鏡子,從泰國對咱的態度,就能看出國家有沒有變強。

  • 7 # 周方851

    泰國一開始接受日本援助驅逐英國佔領者並積極配合日本封鎖中國。後期形勢逆轉他們又開始反日,最後成了二戰戰勝國

  • 8 # AlexanderG

    二戰剛爆發的時候,泰國處於軍政府統治時期。總理頌堪在全國範圍內宣揚軍國主義、民族主義、個人崇拜、反法國情緒。外交上支援監國的獨立運動,與日本親善

    1940年,法國被納粹德國打敗,頌堪挑起第二次泰法戰爭

    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第二天即入侵泰國。最後日泰兩國簽署同盟條約。

  • 9 # 媽媽羅薩19

    長文警告!我保證讀者讀完泰國的二戰外交史,一定會對小國的國際關係有更深的認識。

    以前記得小時候看袁騰飛老師書好像提過,“在二次大戰前,亞洲只有三個獨立的國家:中國,日本和泰國”,這話其實如果細細分析雖然有誤(南亞西亞的尼泊爾,阿富汗,波斯,沙烏地阿拉伯,甚至地理上的土耳其等國當時也是獨立國家),但評價中日泰三國得以維持獨立的原因時卻大致無誤:“中國太大,日本太強,泰國太巧”。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泰國以極為靈活的外交技巧反覆橫跳於列強之間。雖然在經濟上難以避免地淪為西方的半殖民地,但仍保住了相對獨立地位。

    戰前泰國-風中蘆葦般保求獨立

    進入19世紀,西方列強開始在東南亞爭奪殖民地 民地,泰國不得不在列強間尋求生存的空間,防止 淪為殖民地,以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與獨立自主。在這樣的情況下泰國逐漸形成了保護自己的外交政策 策略,使一切外交政策服務於國家的發展。曼谷王朝的拉瑪四世就曾經指出“我們唯一可以拿來保護自己的真正武器就是我……充滿著健全思想和智慧的心。”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泰國運用靈活而實用的外交手段,以犧牲部分 領土或者主權作為代價,妥善利用列強之間的矛 盾,以一個大國牽制另一個大國。這種在幾個大國之間維持均勢的外交策略通常都取得了成功, 因此從英法在中南半島殖民時期到二戰勝利後泰國始終能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

    當時的泰國周邊被英法的殖民地包圍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泰國為了避開戰禍,防止列強趁火打劫,在海牙發表了中立宣言。一戰中後期,在經過多方觀望、權衡利弊之後,泰國於 1917年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奧宣戰。戰爭結束後來,泰國作為戰勝國收回了很多權益。它以主權國家的身份站在協約國一邊,獲得戰勝國的待遇 並趁機在政治上取得獨立的地位。這是泰國靈活外交政策的一次較大的勝利。

    海牙和平會議:列強們對和平的一次虛偽的努力

    戰時軍政府上臺,加入侵略陣營

    1932年政變以後,披汶為首的少壯派軍人上臺後極力鼓吹“大泰族主義”隨著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的加劇,為使泰國成為日本侵略東南亞的突破口和前進基地,日本隨即利用了泰國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在泰國政府中大力培植親日勢力,泰國當局也欲利用日本在亞洲的影響力以收復中南半島上的“失”地,。雙方在共同的需要下關係日益密切。二戰爆發後,泰國 宣佈中立,此時局勢未分明,日本亦不好把泰國拉入戰場。而1940年6月德國的閃電戰,讓法國出人意料地迅速潰敗,致使法屬印度支那處於孤立的境地,泰國國內激進派看到了收復失地的曙光。

    披汶祖先是華人,祖籍廣東潮州,父親姓“吳”。但是這貨竟然還極端排華

    1940年9月28日,披汶總理向法國維希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有朝一日法國放棄對印度支那的主權,那麼寮國和高棉就必須割讓給 泰國。披汶隨後向全國發表廣播宣告,稱“法國已經無力進一步控制印度支那了。們在高棉和寮國的泰族兄弟很快就會自由。了…他們將加入到我們的立憲制社會中來,並將受到國王陛下的保護,此舉頗有趁火打劫之意,因此惹惱了西方盟國,美國當局立即在馬尼拉扣留了泰國空軍購買的12架飛機便趁此機會極力拉攏泰國,機會主義與野心亦促使披汶政府跟日本更加接近。不久以後披汶政府 與日本達成秘密協議,披汶私底下許諾只要日本人支援泰國收復中南半島上的失地,那麼泰國政 府將在日本的南進中提供協助,允許日本借道透過泰國,並在日本發動對新加坡的軍事行動時,立 即簽署日泰軍事同盟條約。

    事實上,從二戰爆發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 以前,披汶政府都在靜觀其變,不輕易丟擲手中的橄欖枝。但隨著日本在東南亞勢力的不斷增強,披汶政府對領土的野心促使其認為一方面可以與日本合作,藉助日本在東南亞的勢力收回“失地”,而另一方面為了不激怒英美等西方國家,暗中又與其保持聯絡,從而使這些大國對泰國問題上維持一種均勢。因此,對於泰國的觀點,日本和歐美應該維持平衡。因此1940年底披汶政府與日 本秘密達成的協議,並非只是簡單的日泰親密,而 是出於一種實用主義的觀念。當泰國在日本的幫 助下得到了一部分土地以後,披汶就開始想方設 法擺脫這個協議的束縛了。為了穩住日本人他不 斷向其表示忠誠,但是暗中卻與英美聯絡,希望英美能阻撓日本的南進。但披汶沒有料想到的是, 歐洲戰場的慘烈使英美已經自顧不暇了,加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致使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防禦暫時毀於一旦,因此在當時情況下,西方盟國根本沒有餘力去阻撓日本在東南亞的進攻,披汶政府所希望的勢力均衡是無法實現的。

    年份為周邊鄰國被英法吞併時間,泰國:“瑟瑟發抖”。

    果不其然, 1941年7月22日,日本外務省代表加藤外松在與維希政府首腦達爾朗海軍上將 法國維希簽訂《關於共同防禦法屬印度支那的協議定書》後,日本軍隊據此進駐印度支那,進一步逼近泰國邊境,在泰國水域和領空內開始時常出現 擅自越境的日本軍艦和飛機。1941年12月7日晚,日本襲擊珍珠港前的一個半小時,日本駐泰國大使坪上貞二向泰國政府遞交最後通牒稱:日本將向英美宣戰,為了“大東亞戰爭”的需要,日軍必須借道透過泰國前往馬來亞和緬甸,要求泰國政府兩個小時內批准。在未得到泰國政府答覆之前,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8日凌晨擊退了泰國海岸炮 兵的零星抵抗之後,陸軍越過法屬印度支那與泰 國的邊境,並解除了邊境泰軍的武裝,迅速向泰國中部推進。

    戰中,沒有退路,日泰同盟

    此時,披汶政府認為若是不與日本結盟,也逃脫不了被侵略的命運,與日本結盟反而能儲存力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免受日軍鐵蹄的踐踏,還能借助日本的勢力收回“失地”,在日本侵略其他國家的時候順便撈點好處。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 與日本結盟又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日本已跟英美 等盟國宣戰,與日本結盟必然會把自己放到英美 等國的對立面,這無疑是與泰國曆來從不過分親近 某一強國,也不過分疏遠某一強國的外交做法 相背道而馳的,也會遭到國內親英美派的反對。

    在德國高歌猛進擊敗法國後,日本和泰國試圖瓜分其東南亞殖民地。

    最終當權的軍人政府決斷放棄抵抗,允許日借道透過泰國並給予幫助.1942年12月11 日上午,披汶。頌堪與日本大使簽署了臨時的協議同盟協定,並於12月21日在曼谷玉佛寺內籤 署了正式的《舊泰同盟條約》,根據《日泰同盟條約》秘密議定書,日本將幫助泰國“收”復割讓給英國的馬來省和緬甸的撣邦。日本在開戰初兩個月橫掃駐守東南亞英荷美軍隊的“戰果”,令泰國的親日派陶陶然,為了在與日本的同盟中爭取有利地位,以獲取更多的戰爭果實,披汶政府於1942年1月25日向美國和英國宣戰。1月底從 馬來亞起飛的英國轟炸機對曼谷進行了轟炸。

    泰國參與日本侵略對英屬印度獲得的土地

    從整個局勢看,如果泰國能憑藉與日本一貫 的友好關係而堅持只允許借道,不參與戰爭,那麼 也許可以部分地拖延日本切斷滇緬公路,橫掃東南南亞的計劃,為盟軍和中國的抗日戰爭取到了一定時間,減少這些國家的損失,這樣戰後再與英法交惡在外交活動中也不會這麼棘手,但是披汶政府 因為自己的野心而把泰國引上了與日本為虎作倀這條道路,給亞洲人民帶來極大的傷害,這不能不說 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日本陸軍正在執導泰國部隊的訓練

    戰爭進行到1942年下半年,日軍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島和瓜島的戰爭中接連失利,其在太平洋 戰區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戰爭形勢的轉變 向泰國的親日派表明他們可能上錯了船。加上英美飛機開始對泰國進行轟炸,泰國的英鎊儲備也 在倫敦被凍結,致使流通中的紙幣缺乏保證金,從 而引起了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成千上萬的人民生活得愈加的困苦不堪。19而野蠻跋扈的日軍在泰國的暴行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等泰華人民認識到日本人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帶來的不是“共榮”而是剝削和奴役時,國內民眾反對日本人的呼聲也愈漲愈高,政府內外親英美的民主人士組建了一個地下抵抗組織——“自由泰運動”與日軍和倒行逆施的披汶政府對抗。1943年國際形勢朝著有利於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方面發展,太平洋地區戰略形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日軍喪失戰略進攻的主動權而退居守勢。

    日本在太平洋的節節敗退,造成泰國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位置。

    時局的變化讓泰國的政治也造成泰國的混亂。1944年7月25日,泰國國民議會拒絕了披汶政府的兩項提案,一度威風凜凜的披汶總理被迫宣佈辭職,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泰運動“秘密成員,保皇派寬。阿派旺,此外還有一批著名的反日派代表人物也加入內閣。實際上泰國這個文官政府是反日、 親英美的。新政府成立後,最突出的成就是重新實施泰 國的兩面外交策略。 1944年底,建立了和美國、英國、中國的秘密聯絡通道。由於不受新政府 控制的陸軍的影響力還很強,在大量日軍駐紮的狀態下,直接與日本撕裂,很可能造成日本對泰國毀滅性的打擊。為了避免國 的損失,新政府宣佈繼承前任政府的政策,即堅持 大東亞的理想並與日本合作。比裡開始施展泰國 新的兩面外交,讓總理和外交部長負責繼續和日本人周旋;自己則負責與英美聯絡,向英美表示決 定在適當時機公開與同盟國合作。他們默許英國 和美國的特工在泰國降落,併為他們提供任何可能的幫助,以準備發動一場起義來反抗日本人。

    自由泰國的國旗

    而在泰國自由政府在分析了當時形勢後,認為發動武裝起義驅逐日本侵略者的時機已經成熟,派駐美大使 向美國政府表達他們的願望。反法西斯盟國認為 泰國的反日武裝起義要取得成功必須要有強有力 的外部支援,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來,盟軍還無法 立即提供這種支援。美國出於戰略考慮,要求自 由泰起義的日期必須徵得美軍司令部的同意。因 為英國所採取的政策關係到泰國的戰後地位,因 此也不支援這次起義。這樣直到日本投降,泰國 也沒有組織起反日武裝起義,但是透過各種渠道, 泰國向盟軍表達了他們的抗日願望,這在戰後盟 國對泰國的處理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一天終於在全世界人民 的期盼中來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接受 《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泰國面臨重新調整與同盟國關係的任務,泰 國領導人竭盡全力結束與盟國的戰爭狀態,爭取同盟國的諒解,以改善泰國國際地位,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

    二戰結束後:

    美國國務院早在1945年2月就發表宣告,由於駐美大使巴莫親王從未將泰國的宣戰宣告送交,因此美國一開始就不認為它同泰國之間存在著戰爭狀態,並考慮到“自由泰運動”為盟國做出的貢獻,因此寬宏大量地決定不將泰國視作戰敗國。

    1945年同中,美軍人合影的自由泰國士兵

    儘管美國不將泰國視作交戰國,但曾直接與泰國軍隊交戰的英國和法國卻不這麼看,因此在 與英法簽訂和約時,泰國政府頗費了一番功夫,但 他們儘量利用美國對東南亞的企圖,降低英法對 泰國的懲罰。在美國的壓力下, 1945年11月17 日,法泰在華盛頓簽署了協定,泰國把1941年佔將寮國、高棉的土地移交給法國,並賠償法國 在1941年時法泰領土糾紛中的損失。1946年11月又分別與英國、印度和澳洲簽署了停戰條約:泰國退出兼併的馬來亞北方四州並歸還所有被掠財產,賠償英國公民因泰國的戰爭行動 而造成的損失,保證未經英國同意不得開鑿克拉運河,並向正處於戰後飢餓之中的英國賠償150 萬噸大米,還必須將國名恢復為"泰國"而非暹羅。

    因此,戰後的泰國政府秉承了國家一貫靈活多變的外交策略,經過這一番艱苦的博弈,加上美國的扶 持和調停,泰國並沒有因為和日本結盟而受到太 多的懲罰,儘管對英法兩國的和約頗費力氣,但是 相對於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這樣的軸心國加盟國來說,泰國受到的懲罰無疑寬大得多。如果想了解其他軸心國小國的歷史,可以關注筆者,筆者會在之後為大家娓娓道來的。

    結語:

    地理位置和大國之間的博弈給了他們機會,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如“風中之竹”一樣的特性讓他們把這種機會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統一,並最終發展為東南亞最富庶繁榮的國家之一。或許有些人覺得 他們缺乏原則,不值一提,但是也透露了自己小國的無奈也會給我們某些不一樣的啟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高計算機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