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uixuezhaofeng
-
2 # 知研42791366
二、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在以色列建國以來曾經爆發過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民族以不屈不饒的民族團結精神,愈戰愈勇、愈戰愈強,打敗了數十倍中東地區各國的圍剿,取得了五次中東戰爭的勝利 。一以色列採取積極有為的以"土地換和平"的明智政策,把佔領的西奈半島土地歸還埃及,有效緩解了以色列與周邊國家的緊張關係。在1982年發生第五次中東戰爭之後至今,以色列與阿拉伯周邊各國(除巴勒斯坦、敘利亞外)之間關係在持續不斷的改善。
三、地處西亞地區的伊朗(非阿拉伯國家)屬中東地區國家,是中東地區人口最多(8167萬人)、面積最大(僅次於沙特,面積近165萬平方公里)、最具影響力的伊斯蘭教什葉派為主體的國家(另一個為伊拉克)。而除以色外、約旦外,其餘中東地區各國均為伊斯蘭教遜尼派佔多數的國家。△1979年初伊朗爆發"伊朗伊斯蘭革命"運動之後,佔領美國大使館並把使館人員扣作人質長達444天之久,伊朗成為中東地區"反美鬥士"。伊朗宗教領袖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後,伊朗成為政教合一的國家,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遜尼派少數政權)害怕伊斯蘭革命蔓延,1980年9月22日發動了"兩伊戰爭,得到了沙特、科威特等中東地區國家的支援(同樣害怕伊斯蘭革命蔓延),8年的中東戰爭的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經濟倒退廿年!2010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伊朗給予同派別的敘利亞總統(少數派政府)堅定不移的財力物力仍至派革命衛隊鎮壓遜尼派武裝,並把革命衛隊派送至敘以邊界,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力圖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葉門是沙特在中東的盟友,伊朗支援葉門胡塞武裝無疑是給沙特背後捅刀子,美國是當今世界的警察,而以色列、沙特等國家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主要盟友。而本次"中東會議"集中討論的是"中東最大的威脅是伊朗"這個議題。而中東地區各國早已"化干戈為玉帛",而中東地區各國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各個視"伊朗為主要威脅"的國家,抱團取暖可以說是見怪不怪。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
-
3 # 蕭異人視界
阿拉伯和以色列坐在了同一張桌子上,是有背景的,這說明,美國和以色列心心念念很多年的以色列與阿拉伯遜尼派國家和解程序,終於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中東問題華沙峰會
關於以色列多年來一直在推進與阿拉伯遜尼派國家和解程序,之所以一直以來效果不佳就是因為巴以衝突。但隨著美國的加入,協調和製造契機,終於互為仇敵的兩方開始冰融。
這其中實際上伊朗是幫了大忙的。伊朗是什葉派國家,由於宗教矛盾,與中東遜尼派國家互為死敵(這點從敘利亞戰場就能看出來,遜尼派反對派打出的標語是:什葉派是敵人,讓婦女戴頭巾)。拜美國所賜,薩達姆死後,伊朗接過了反以這杆大旗,和以色列成為了生死冤家。其目的就是打著反以色列的旗號(反猶太復國主義),成為什葉派的領袖。
◎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
實際上,在中東,無論是是伊斯蘭遜尼派、還是什葉派,要想成為領袖,都會把以色列當做靶子,以前伊斯蘭世界的老大埃及是這樣,後來霸主成了沙特,沙特接過了這杆旗。後來薩達姆想要稱霸,所以奪過了這杆旗。現在遜尼派中,土耳其想取代沙特成為新霸主,所以開始接過了這杆旗。什葉派這邊,伊朗也是這樣。
但不同的是,伊朗和遜尼派國家也是世仇,所以伊朗是兩面不討好。冷戰後在中東一家獨大的美國由於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深陷泥潭,在中東式微,俄羅斯、伊朗、土耳其這三股新型勢力在中東崛起,美國為了恢復以美國為主導的原有中東秩序,開始試圖聯合以色列和中東遜尼派阿拉伯國家這些本土勢力,組成聯盟來對付這些新型勢力。美國的策略是把伊朗樹立成靶子,將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矛盾轉化為伊朗和阿拉伯世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美國此舉很成功,伊朗成功的成了以色列、阿拉伯遜尼派世界共同面對的頭號敵人和威脅。
所以在美國強大的影響力和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矛盾退居二線的情況下,以色列—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反伊朗聯盟逐漸形成。
◎以色列—美國—沙特(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反伊朗同盟
這次華沙峰會,實際上標誌著以色列—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遜尼派阿拉伯國家)這一反伊朗聯盟的正式締結。實際上,該聯盟的最終目標是遏制和打壓俄羅斯、伊朗、土耳其這三股地區新型勢力,而絕非伊朗一家。伊朗只是該聯盟成立的加速器和第一個靶子而已。
相關內容
- 作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大國為什麼沙特反而開始親近以色列卻和伊朗持續對立?
- 阿拉伯世界中唯一一個能打的以色列為何把伊朗視為最強對手?
- 美國和伊朗緊張之時,為什麼感覺以色列如此的冷靜?為什麼?
- 伊朗高官聲稱美國群打伊朗,以色列只能活一個半小時,你怎麼看?
- 落井下石!以色列宣佈加入反伊朗的“護航聯盟”,伊朗會趁機狠揍以色列嗎?
- 伊朗高調錶態:若美國攻擊我們,以色列將從地球消失,這是伊朗在說大話還是實力使然?
- 美國為什麼不敢輕易對伊朗發動戰爭?其原因是否真顧及以色列的安危?
- 以色列和伊朗並不接壤,為什麼會結仇?
-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南部,炸死6名伊朗軍官,你怎麼看?
- 聲稱“以色列活不過25年”,伊朗軍方對以色列的強硬態度是從哪裡來的底氣?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當下大多數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在沙特帶領下,忘記阿以世仇,唯懼什葉威脅。以阿眼中的敵人相同,坐到一切“眉來眼去,相見甚歡”不足為奇。
細品這次派對,以色列是最大的贏家。隨時隨地敲打敘利亞,變本加厲打擊哈馬斯,對黎真主黨也不留情,上述行為基本沒有遇到譴責,而敵對伊朗竟有這麼多“知音”。
阿拉伯世界則讓人一言難盡,拉幫結夥、內訌內鬥、聯盟分裂、刀兵相見,為外族或大國當槍使。只顧當下,不計長遠,沒有原則與歷史擔當……
也許一切在應驗英國的“敵友與利益”之經典,既然一葉障目,誰念登高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