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夥計162720415

    關羽成神首先與《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無關,在羅貫中沒出生前關羽已經是神。這說明史書上的關羽,民間傳說的關羽,統治階級所讚揚的關羽,都比《演義》中的關羽強。所以關羽的神位,不光是封建統治者宣傳物,也是民間的讚揚物,更是他自己忠義仁勇的自產物。

  • 2 # 五色土聊歷史

    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他們統治地位,而樹立的標杆。

    對於大漢來說,因為關羽是維護派,而曹操是顛覆派;統治階級為了維護他們自身的統治,必然標榜關羽,貶低曹操。

    把關羽推上神壇,是歷代統治者不懈的努力,才達到的結果。 也就是現在說的明星效應。

    關羽是明星,統治者希望普天下的百姓都是關羽的粉絲,像關羽學習,不管主子如何,也要保主子,而且不離不棄,忠心不二, 並且能做到誓死如歸更好!!!

  • 3 # 戴草帽的小老鼠

    如果人物本身沒有實力,再怎麼被統治者有意抬高,老百姓也不會承認。至少可以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就已有供奉關羽的做法,比如湖北玉泉山關帝廟就是三國時所建。

    隋唐時期,統治者開始把歷史上有名的戰將,比如上至孫武、白起、樂毅,下到那時的郭子儀、李光弼等多人集中起來放武廟裡供奉,到了後來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武廟72將。這其中屬三華人物最多: 關羽、諸葛亮、張飛、周瑜、張遼、陸遜、 呂蒙、陸抗、鄧艾等九位均入選。

    由於那時民間不認官方的那套,仍堅持認定關羽是武廟唯一的神,繼續信關公,所以,歷史上出現了兩個武聖,一是姜子牙,二是關公。

    到了後來,由於唐代傳奇小說和宋話本等文學形式的豐富,關羽的故事得以流傳並得到藝術加工。明朝時期,文人羅貫中根據史料和民間的傳說,寫出了《三國演義》,他本人也因尊崇,不可避免的對其中一些人物進行加工。

    的確,《三國演義》看起來誇大了一批歷史人物,但對照《三國志》、《世說新語》和《晉書》這些史料來看,三國演義裡對個別人物的描寫,只能說是在人物實際能力的基礎上做的一些藝術加工,不能一概而論說是誇大。比如關羽,其所在時期的很多人,對他的評價就已非常高,看以下幾個評價關羽的例子: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劉曄: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

    廖立: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 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然羽剛而自矜……。

    郭嘉: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

    傅幹: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

    以上評價,雖然也有不喜歡關羽,認為他驕傲自負之類的,儘管如此,在個人能力上均承認關羽是非常勇猛的將領。

  • 4 # JACK傑克

    實話實說,關羽是被誇大了,歷史上有多次被"晉升",都是含水份的職遷。第一次,被漢獻帝加封“漢壽亭侯”,是因為“降漢不降曹”的美談,其實在歷史書中確實投降了,在晉朝史學家陳壽寫的《三國志》,以及裴松之寫的《三國志注》中寫了關爺投降的史實,而不是巜三國演義》中的"降漢不降曹”,使人們大跌眼鏡。,小說不是歷史,誇大或虛構關爺的偉大和忠義,是篡改歷史,`義辭曹公,刀挑戰袍,殺文丑,過五斬六將,華容道,單刀赴會等情節是虛構的,溫酒斬華雄假的,刮骨療毒的華佗醫生是假的,只有斬閆良是歷史記錄有,《三國演義》把關爺說成一身正氣,武功蓋世,忠義雙全的神人了,史書《三國志》說關羽並沒有"青龍偃月刀”,又是假的。關羽第二次晉升,是宋徴宗加封關爺為“忠義永安王”。關爺是山西運城解州人士,解州有一個天然鹽湖,所產鹽是宋朝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可有幾年鹽產量巨降,政府財政收入大降,皇上束手無策。這時有一個叫張天師的道長晉見皇上,可以解決問題,加封晉升關爺,讓他的神靈去打敗佔領鹽湖的鬼怪。皇上就下召全國修關帝廟,再造金身,加“赦造忠義永安王"大帝,果然關帝天神大敗鹽怪赤尤,鹽湖重新產鹽,皇上龍顏大樂,從此關老爺在中國確立了神壇地位。第三次加封,是晉商,是關爺的同鄉,晉商在清朝作生意,為保安和發財,常把關爺像帶到全國各地,又一次加深了民眾對關爺的拜謁,。明清兩朝對關爺也有加封,鞏固了他在神壇的地位,這都是他在道教界的地位,另外佛教界也看到了他無可憾動的神壇影響,決定封其為“伽藍菩薩”,這樣在人間的黑白兩道中,在宗教界的佛道兩教中,關爺如日中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術起源中的巫術說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