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圈T社群

    其實還好吧。

    畢竟你是剛畢業,或者還沒畢業。公司也不可能對你的實踐經驗有太大的要求。基本上很多公司會看你的在校成績,以此來評估的你的未來發展。

    1.你的畢業成績

    有的學生說,大學沒掛過科就算沒上過大學。

    但是,如果你畢業掛科甚至只能肄業,你這大學還就真白上了。

    試想,你連大學生最基本的考試都過不了,畢業證都拿不到,你這幾年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勢必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一個學生最重要的是什麼?還是學習能力和成績啊。你別不服氣,在中國這個社會,學習成績,真的會說明很多問題。

    我上學的時候,班裡至少有10個人拿不到學位證,因為學分沒修夠,學位英語沒考過,論文沒完成或者不合格。這些都是考察你個人學習能力的基本證據,你連這個都拿不出手,你說人家企業還怎麼敢相信,面對你根本沒做過的工作,能夠有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呢?

    2.你的社團活動,課餘生活

    有的人屬於社團積極分子,各個社團都有他的身影。這種人最起碼說明,他的溝通能力,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是不錯的。

    在職場上,技能可以慢慢學,畢竟孰能生巧嘛。但是,會說話,會溝通,會跟領導打交道,會跟同事維護好關係,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照著課本學來的。

    這個就是去參加社團活動,面試的時候能加分的地方。

    還有你的課餘生活。你是每天打遊戲,談戀愛,逛街花錢,攤在宿舍,還是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組織同學活動,幫老師跑腿,或者去做兼職、當家教等等。

    時間花在哪,哪就能給你帶來一些收穫。

    HR不會對一個剛畢業的學生要求有社會工作的經驗,但是肯定不會對只會窩在宿舍打遊戲的人感興趣。

    除非,你應聘的是遊戲公司,或者韓商言的俱樂部,靠打遊戲能為中國拿冠軍的。

    3.照實寫就行,不用瞎編亂造

    成績好就多注重你學習能力強;

    社團活躍分子就多寫你溝通能力外聯能力強;

    沒工作經驗影響真不大,要是一個HR對你一個剛畢業的小孩兒要求一年以上專業工作經驗,那這個HR才是真的不專業。他就想花低的錢白撈一個有經驗能幹活的,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兒?

    所以,好好準備,多看看面試技巧,多梳理自己學習過的內容,最起碼要做到,人家問你專業理論的東西,你能對答如流有自己的見解。

    招聘應屆生,很多情況是在堵,你慌,他們更慌。萬一識不出英雄,他們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就得損失更多。

  • 2 # 暖通設計杜老師

    簡歷是求職者叩開用人單位的敲門磚,也是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第一印象。寫出一份讓人一目瞭然、簡潔漂亮的簡歷,會給畢業生帶來更多的機會。那麼,用人單位的HR們(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喜歡看什麼樣的簡歷,畢業生寫簡歷容易進入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不用數字論證

    簡歷上的獲獎情況、學習成績、社會活動/社團經歷,是展現畢業生能力的重要內容。畢業生們都注意了這一點,在這幾個部分濃墨重彩。但是,一條條內容的羅列未必會給招聘人員一個直觀的印象。簡歷中經常出現:

    “曾獲得班級一等獎學金兩次,班級二等獎學金三次。”

    “擔任校學生會××部部長,組織過多次大型活動,組織能力突出。”

    專家點評:

    簡歷要用事實說話,事實要靠數字支援。HR與求職者是完全陌生的。他不可能瞭解畢業生學校的具體情況。從第一個例子看,班級一、二等獎學金很能突出畢業生的學習成績,說明他在學習方面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學校不同、專業不同,獎學金的發放數量不一樣,光寫出幾等獎學金,還是不能讓HR對你建立起直觀認識,這個求職者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如果畢業生在一等獎學金後面標上獲獎的機率,如一等獎學金(1/25),這就說明25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能獲得,那麼一個班級一般50個人左右,這個求職者絕對是班級的尖子了。

    第二個例子中,雖然求職者強調有組織大型活動的經歷,但是HR看不出求職者到底組織過多少次活動,活動規模怎麼樣,當然也不清楚組織能力到底如何了。如果畢業生改寫成:“擔任學校口才協會會長期間,曾組織過校級演講比賽兩次,參賽人數達300人,是在校期間的第二大規模社團活動。任職期間,協會會員達到100人,成為全校第三大社團。”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誤區二:自我評價十全十美

    自我評價經常是畢業生簡歷上的最後一項內容。寫還是不寫,很多畢業生把握不定。不寫呢,覺得簡歷上的事實羅列缺少情感色彩,沒有展示個性魅力;寫呢,總覺得幾句話難以全面描述自己的性格特點,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哪種人。幾經琢磨,畢業生們往往在簡歷的自我評價中出現這樣的語句:

    “本人性格開朗、穩重、有活力,待人熱情、真誠;工作認真負責,細緻踏實,對工作精益求精、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勇於承受壓力,勇於創新;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樂於助人,具有較強溝通、協作能力;意志堅 強,具有較強的無私奉獻精神。”

    專家點評:

    從簡歷上的自我評價上看,這個求職者簡直就是一個“完人”,基本具備了一切職場人士的美德。

    用人單位招聘時看重自我評價(簡歷模板)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看求職者適合做哪項工作。比如性格沉穩、做事細緻的人大多能勝任行政管理、助理等工作,勇於創新、喜歡接受挑戰的人,比較適合做銷售等職位,而態度溫和有耐心的人適合做客服等工作。

    二是用人單位透過日後的面試,對求職者得出一個企業評價,企業評價與簡歷上的自我評價比較,兩者較為一致,說明求職者自我評價較客觀,而兩者差距較大,用人單位就要考慮求職者的誠信度了。

    明白了用人單位看自我評價的目的,畢業生在寫簡歷時就要相對客觀地寫出自己的突出特點,最好結合職位要求,突出某個能勝任職位的優勢。

    誤區三:只有態度沒有結果

    畢業生由於沒有工作經歷,求職的資本除了專業基本只剩興趣和態度了。在畢業生簡歷上,往往會看到這樣的語句:

    “喜歡接受挑戰,對市場營銷工作感興趣。”

    專家點評:

    這些話語透出畢業生只關注自我,自說自話的思維定勢。興趣、愛好是幹好工作的前提之一,可是空說無憑,HR喜歡看到畢業生興趣、愛好的結果。比如自幼立志從事新聞事業的人,在上大學期間是不是掌握了新聞專業基本知識,是不是有過新聞採寫的基本訓練,有沒有在相關的媒體或者校園活動實習,有什麼作品發表。沒有結果的興趣和態度,會被HR當作沒有相關素質、能力的表現。畢業生們其實不乏類似事例,只是思維沒有扭轉過來,沒有好好地蒐集、準備。

  • 3 # 攻略發現者

    參與校招的企業,也明確的知道你們沒有什麼工作經驗,所以寫簡歷的時候工作經歷聊勝於無是很正常的,這樣也有很多的好處,很多企業都喜歡這種新人,因為還沒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可塑性比較強,而且現在當代的大學生的素質也比較高,你的技術水平不算低的話更是一種優勢。

    作為過來人,我建議給你點建議。

    你可以多寫一寫你在校園的經歷方面的事情,比如參加過什麼社團,在校園內參加過什麼大型活動,培養了什麼樣的習慣或者能力。豐富的校園經歷是會讓HR值得高看一眼的,因為一個人興趣愛好或者對生活的態度,在HR眼裡是可以看出很多你自己都想不到的細節,畢竟眼光毒辣是做HR必備的一項技能。

    還有就是明確一個概念。先就業後擇業,不要眼高手低的覺得自己多麼多麼厲害,其實剛步入社會的你們真的不知道社會中的水有多深。所以,你們應該想的是怎麼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而不是覺得這家企業不好,你想去哪家哪家的,先就業,把自己變的強大起來,才有資格擇業。最後要記得多看多聽少說,這是哪裡都得要做到的事情。

  • 4 # HRBP毅先生

    如果您的學校非常知名,並且您有獲得過技術相關的獎項,您的求職單位也不是那種“萬人過獨木橋”的企業,可能影響就有限

    但如果您學校一般,專業一般,各方面都比較平庸,可能實習/專案經驗就可以比較重要了......

    當然,我不能只打擊你,所以給你兩點建議:

    1、關於你真的無實習/專案經驗寫嗎

    應聘工作要求你具備策劃組織的能力,但你只是請過同學吃飯,這算不算呢?

    算,你可以寫成:

    負責班級團建活動的籌劃與組織,帶領xx人團隊制定了xx主題的活動,並根據活動內容和形式編制不超過xx的預算;負責團建活動的外部對接,開發了xx活動專案和場地;最終有XX位同學參與了團建活動,活動取得圓滿效果,費用嚴格控制在預算內,同學們對於活動效果給予高度評價。

    這樣想想是不是還是可以繼續挖掘一下自己的經歷呢!

    2、如果你真的無經歷可寫

    好吧,你真的無東西可寫,我在分享兩招:

    ▌“創造經歷”,親身體驗

    以上“經驗”,雖沒辦法作為工作經歷直接寫進簡歷,但作為實踐經歷,是不是也加分不少呢!

    ▌ 做足“調研”工作,呈現你的“態度”

    面試時,態度往往和能力佔據同樣重要的地位,那如何證明我們“態度很端正”呢?光說可不行,做足調研工作才是王道

    或者我們還可以就需求崗位針對的客戶型別做個客戶調研(不用想的太複雜,你可能也是他們的目標客戶之一),如果這個客戶由我們來負責,我們會怎麼宣傳呢?撰寫一篇分析文案,和簡歷一起投遞,這樣是不是會顯得有誠意多了!

    花點功夫,你就會與眾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柿子用硫磺怎樣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