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天的夜有多美

    膝關節是人體內最大和最複雜的關節,也是人體主要的承重關節。與膝蓋密切相關的人體組織有:骨骼、半月板、韌帶、髕下脂肪墊、肌肉。想要解決彈響,我們需要先知道所謂彈響是如何產生的。

    正常關節之間的縫隙,稱為關節腔,關節腔裡面有關節液,起到保護、潤滑關節面的作用。關節腔內部是負壓的,當關節受到外力牽拉或者屈折時,力量是超過關節腔內負壓的,從而導致關節間空間加大,氣體溶解在關節液中產生微小的氣泡,這些微小氣泡逐步合併成大氣泡,在更多關節液流向並填補被加大的關節空間時產生破裂發出響聲。

    當關節受到擠壓發出響聲後,將在15分鐘內無法再次作響。這期間,關節間隔將恢復正常,更多氣體溶解在體液中,為下次作響做準備。

    以上所說的響聲就是生理性彈響,生理性彈響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僅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

    2、兩次彈響前關節必須有一定時間的休息期

    3、響聲清脆、單一、不重複

    4、伴有輕微疼痛或不適感,彈響後常有輕鬆感

    我們要清楚的一點就是生理性彈響是有益無害的。

    但如果不符合上述4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即為病理性彈響。比如常說的彈響膝,在膝蓋活動時可以不斷地響,就屬於病理性彈響。造成病理性彈響的原因不一,如下列出常見原因及症狀:

    一、退行性骨關節炎

    特點:彈響低鈍且頻繁,響聲發自骨外側的髕股關節,同時伴關節腫脹。MRI可看到關節退變,半月板呈“孤島樣”。多出現晨僵、無力、怕冷等症狀。

    常規原因:

    (1)由於膝關節軟骨半月板被過度使用,磨得又薄又粗糙,表面出現裂痕,導致的骨膜發炎。

    (2)臀大肌無力,內側內收肌群緊張的話,就會形成X形腿,行走站立過程中極易導致關節磨損。

    (3)扁平足,足弓塌陷,伴隨著足外翻,距下關節旋前,跟骨外翻。從關節鏈的角度從下往上看,此時脛骨發生內旋,而脛骨與股骨之間的髕骨為了維持身體重心,向外偏移,導致骨盆前傾。此時若做站立、跑步等需要膝關節負重的運動時,力量不能均勻分配到內、外半月板上,而僅僅集中在內側。久而久之,膝關節內側半月板很容易損傷,繼而發生病理性彈響。

    二.髂脛束攣縮(跑步膝)

    特點:膝關節伸直時發生彈響和錯動,發生頻率高,無痛。關節內結構正常,系髂脛束張力瞬間變化導致脛股關節撞擊。

    常規原因:髂脛束緊張時,隨著屈膝會沿著股骨外側髁向後移,當髂脛束拉直、緊張後,就會與外側髁磨擦,在膝關節屈曲20 °~ 30°時,摩擦最明顯。反覆、過度的磨擦,會刺激髂脛束及其內側滑囊組織。

    三. 髕骨軟化

    和骨關節炎的成因相似,也是因為運動中太多的磨損,不正確的關節扭轉,導致髕骨軟骨過度磨損,產生損傷。

    四 半月板損傷

    特點:位於脛股關節內側或外側間隙,聲音清脆,發生頻率高,常伴關節交鎖(卡住、疼痛),較輕的半月板損傷並無痛感,走路甚至慢跑都不受影響。

    五.膝關節不穩

    韌帶鬆弛:關節活動幅度過大時,韌帶拉長後再回復時會發出悶響,通常兩側都會發生,容易出現於瘦弱人群。

    遇到病理性膝關節彈響問題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人設是否過於單一臉譜化?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