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塘影視
-
2 # 獸醫師老徐
近期小鵝痛風症又呈現爆發趨勢,養鵝的朋友都有經歷過。
原因:1.日糧中鈣磷比例失調,缺乏維生素A等,導致尿酸鹽沉著。
2.濫用藥物,長期大量使用磺胺類藥物注射或拌料,使腎臟受損,尿酸鹽排洩受阻。
臨床症狀:鵝食慾減少,不願運動,排白色石灰樣稀便。許多鵝腿部關節腫脹,站立不穩,觸控有痛感。
防治措施首先降低飼料中蛋白質、鈣的含量,調整鈣磷比例,使其合理;及時發現病鵝並挑出,多喂青飼料,使用中藥肝腎寶預防。
總結分析:肉仔鵝痛風病是一種慢性經過的代謝疾病。患鵝只要尿酸鹽未完全阻塞輸尿管,鵝仍會存活。
仔鵝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雙側輸尿管阻塞和由此引起的腎衰竭。
在防治過程中,除加強飼養管理外,要在飲水中新增純中藥製劑保肝護腎中藥提取物,促進體內尿酸鹽排出。同時可以消除腎腫解毒,可促使鵝體迅速康復,一般在4天之內有95%的病鵝都可痊癒,大大縮短了療程。鵝發病後,將會對腎臟造成永久性損傷,腎功能降低,對高蛋白、高鈣及鈣磷比例失調的飼料特別敏感,極容易復發。
痛風可謂是養鵝業的一大危害,這幾年來發病率逐漸增高,而且還越來越難以控制,具有發病早、發病急的特點,往往令養殖朋友措手不及,而且死亡率還相當的高,傷亡的一般還都是比較肥胖的鵝,有的甚至批批都有,用過很多辦法治療,也用過抗體,但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花了不少錢,鵝依然死亡。嚴重影響了雛鵝的成活率、均勻度和後期出欄率,給養鵝業造成重大損失。養鵝人都絕望了,把痛風病稱之為不治之症。
一、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雛鵝行動遲緩,縮頸。大群糞便發白,外裹白色尿酸鹽,採食相對正常。
發病中期受驚嚇應激時奔跑單側瘸行,腿肘部紅腫,糞便發白且稀薄,大群採食量開始下降,食慾不高。
發病後期站立不穩,喜臥,受驚嚇時也不能行走,雙側腿肘紅腫明顯,喙發紅,體溫升高,脫水。腿肘部手感發燙,觸碰時雛鵝疼痛感強烈。食慾廢絕,死亡前水樣稀便。
鵝痛風也稱為尿酸鹽沉積症,是由於採食大量的高蛋白飼料以及代謝紊亂,導致體內生成過多的尿酸鹽,並以鹽的形式在關節囊和內臟表面沉積。臨床上的主要特徵是關節腫大,走動緩慢,跛行,排出白色稀糞,關節腔以及臟器內沉積大量的尿酸鹽,一般分成關節型和內臟型。鵝痛風的病因 鵝痛風的臨床症狀與治療措施。
養鵝:母鵝補料要三看
一、病因分析
1、營養因素
鵝飼餵高鈣日糧是引起發病的一個主要原因,這是由於機體吸收的鈣進入血液迴圈會引起高鈣血癥,再加上存在含硫氨基酸的最終產物即氫離子和硫酸鹽,導致腎小管區域性減少鈣重吸收。正常情況下,一個健康的腎臟能夠將體內全部尿酸排洩出去,但只要能夠導致腎臟發生損害的因素,如飼餵含有大量蛋白質的日糧,就會導致其容易發生內臟痛風。
另外,鵝飼餵尿素等非蛋白質氮源的日糧,會導致機體容易發生內臟痛風,還能夠引起代謝性鹼中毒,導致血液中含有的陰陽離子比例明顯增大,促使尿酸鹽膠體的穩定性被破壞,容易引發尿石症,從而也可能發生痛風。另外,如果鵝飼餵過少的青飼料,必然會增加精飼料的喂量,如果飼料發生黴變,就會嚴重影響排洩,從而引起發病。
鵝日糧中長時間新增較少的維生素A會促使輸尿管、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角質化,並損傷腎臟,影響尿酸鹽排洩,從而引起痛風。新增較少的維生素D,會導致體內礦物質尤其是鈣磷的代謝發生紊亂,比例不合理而發生痛風。
2、管理因素
舍內環境過熱或者過冷、地面潮溼陰暗、衛生條件惡劣、飼養密度過大、通風較差、空氣汙濁、長時間含有高濃度氨氣等,都會損害腎臟,從而引起痛風。鵝缺乏飲水或者攝取過多鹽分而促使尿液濃縮,尿量減少,容易發生尿酸血癥,這也是引起內臟型痛風的一個常見原因。部分地區,地下水發生汙染,其中含有高水平的鎂鹽和鈣鹽,尤其是硫酸鹽、氯化物和重碳酸鹽,從而引起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