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人草堂

    這裡,首先先明確一點,此題所說的“童謠”,應該並非是所謂的“國事童謠”,即,由小孩之口,透過兒歌形式,來評述當時社會、朝堂的時事的。

    這種童謠,在明朝以前,是非常普遍的,基本都是前朝末代,街頭巷尾,孩童傳唱的所謂的“更迭預言”,當然,現在大家都是知道的,這些童謠都是為了後朝天子,做思想、文化宣傳的。

    比如:元朝末代皇帝順帝時期,當時天下已然大亂,各地起義軍突起,元朝帝國已是分崩離析。這時,在元朝的大都,流傳著這樣一首童謠:

    一陣黃風一陣沙,千里萬里無人家。

    回頭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馬。

    大家知道,朱元璋家境貧寒,曾經在皇覺寺裡當過和尚。

    這“三眼和尚”,自然是指的朱元璋,三眼的涵義,便隱喻其非比尋常;而“瞎馬”,則指的是已經窮途末路的元朝,為什麼是瞎馬呢?因為,蒙古人被稱為馬上民族。現在來看,很明顯,這是朱元璋暗地裡所做的思想宣傳而已。

    而,這種所謂的國事童謠,從明代之後,便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自從明代呂坤於 1593年編成的《演小兒語》之後,真正意義上的,適合小孩聽、傳唱的童謠,才算發展起來。

    我想七、八十年代的人,應該記得:《讓朋友》、《丟手絹》、《拍手歌》這些傳唱度非常高的歌曲吧,這些都應該是童謠的範疇,而近些年,也有著比如:《數鴨子》、《野牽牛》等,也是非常受小孩子喜愛的。

    所以,這種小孩童謠,並不會消失。

  • 2 # 逸凡小驛站

    童謠是流傳於民間的歌謠,專為兒童而寫,他讀起來朗朗爽口,很受小孩子們的喜愛。他通俗易懂,同時也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現在孩子們的遊玩空間很小,我認為童謠文化不會消失:

    我還記得幾首我們小時候當地的童謠:

    胖子胖,打麻將,輸了錢,不還帳,年年是個痞子相。

    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見了千萬要躲開,千萬要躲開……

    現在還在小‘朋友中口口傳唱的:

    .丟,丟,丟手娟,輕輕的丟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

    現在幼兒園裡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謠呀,比如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媽媽要回來。

    還有比如《拍手歌》,《找朋友》等都是經典的童謠,他並沒有消失。

  • 3 # 有話心說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童謠,簡單一點說吧,童謠就是民間的一種知識教育,它包羅永珍,語言簡短,切又朗朗上口,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童謠,比如說:搖籃曲,乖寶寶,快睡覺,一覺睡到大天亮~。

    數數歌,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猜迷歌,麻房子紅帳子裡面有個白胖子。

    問答歌,什麼紅,廟裡的門。

    遊戲歌,丟呀丟呀丟手絹輕輕的放在小朋友的身後,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它。

    繞口令,一隻黑烏鴉飛過來,嘴裡叼著一個發灰的石頭。

    字頭歌。小珍子,擼袖子,幫著媽媽擦桌子,媽媽誇她是好孩子。

    顛倒歌,等等現在回想起來幾乎人人都會幾個歌吧有沒有回到童年的感覺。

    童謠不但不會阻礙孩子發展,反而更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語言能力。童謠文化也不會消失的。

  • 4 # 時尚育兒圈子

    童謠對幼兒、特別是低齡幼兒的身心發展非常有益,不僅是因為它能促進孩子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在聽家人念童謠的過程中,能讓孩子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增添生活樂趣的同時也滋養了心靈。

    無論是媽媽哄睡時隨意哼唱的搖籃曲,還是根據生活場景編排的童謠,只要是有韻律節奏的聲音都能讓他們感到愉悅。因為,對於語言還沒有足夠掌握能力的低齡幼兒來說,對童謠內容的要求並不明顯,但對於語言的形式卻具有更強的感受力。

    而童謠,正是暗合了幼兒這樣的語言心理,為了讓他們透過“富有韻律感的聲音”而感受到純粹的快樂,會特別注重語言節奏感和美感的打磨。所以,作為一種輕鬆快樂的傳遞,給孩子念童謠,無需停頓下來對內容做太多的解釋;只要在共讀過程中,孩子能感受到語言的美感和家人濃濃的愛意,這就足夠了。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用方言唸的童謠,也是給孩子的一種很特別的體驗和薰陶。日常生活中不防請年長者和孩子一起唱唱他們小時候曾唱過的童謠,讓孩子感知童謠質樸的魅力和長久的活力。與孩子共讀童謠,有利於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葡萄酒,真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