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慶華大夫
-
2 # 羊奶穎姐
孩子出汗多可能是生理性,如果小時候沒有囟門久不合禿枕乏力,食慾不振,低熱等症狀不用擔心,兒童病理性盜汗可能是缺鈣或者結核,要去醫院確診
-
3 # 純鈞LHGR
小兒盜汗是一種症狀,指小兒夜間睡覺時出汗。多數寶寶盜汗是正常現象,如伴有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可能是疾病所致。
生理性盜汗主要與小兒發育特點有關。《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盜汗候》:“盜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小兒陰陽之氣嫩弱,腠理易開,若將養過溫,因睡臥陰陽氣交,津液發越而汗自出也。”這也就是“將養過溫”,是生理性盜汗的主要原因。睡前活動量過多、高熱量飽食、室溫高、被子過厚都可導致盜汗,去除誘因後盜汗停止。病理性盜汗往往是由引起夜間神經系統興奮性升高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疾病導致,如結核病、缺維生素D、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等,都會引起夜間盜汗的症狀。
1、缺乏維生素D
可以造成孩子夜間的出汗,是以頭部出汗為主。最常見的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孩子生長髮育比較快,家長如果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不及時,孩子很容易出現佝僂病,從而導致出汗嚴重。
2、結核病
這需要去醫院就診,由醫生進行確診。
3、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
由於體溫調節中樞還不是特別的完善,所以孩子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多餘的熱量和能量就要表現在排汗方式來進行排出。而且孩子活潑好動,也容易出現出汗多的表現。
4、飲食
有些小兒可因過食奶粉等出現陰虛症狀,從而盜汗。
一般來講,家長不能自行判斷小兒盜汗的原因,應及時就醫診治。可針對具體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一些有健脾益氣、扶正養陰功效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啟脾丸、玉屏風顆粒等。小兒應多飲白開水,不飲或少飲飲料,忌食辛散食品及藥物。
此外,可用糯稻根鬚煮水治療小兒盜汗,療效可靠,無副作用,最好用鮮品,幹品效果要差一些。用量每次40~150克。
又或五倍子研粉敷肚臍。此法來源於明朝龔信《古今醫鑑》中所介紹的簡便方。其以“五倍子末,津調填滿臍中,以絹帛縛定,一宿即止;或加枯礬末尤妙”。用此方治療各種汗證,不論盜汗、自汗,亦或手腳心出汗。尤其是小兒服藥困難,用此法更方便些。此外,本方可治療小兒久瀉不止。凡是小兒久瀉不止,檢視肛門不紅則,此法屢用屢效。
回覆列表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盜汗在臨床上指的是下半夜小孩入睡後,身上出汗異常。普通的晚上汗多和白天出汗不叫盜汗。 小孩子體質處於發育階段,肌肉、面板都還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孩子只是單純少量出汗,生長髮育良好,精神活潑,而無其他症狀,屬正常的現象。
小孩的新陳代謝較旺盛,活動後及入睡後半小時有少量的出汗是正常的。 因為兒童汗腺較發達,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後,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後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如果睡後一直出汗,而且量比較大,有可能是植物神經功能性紊亂,部分可能是缺鈣所致。
在排除環境因素導致的出汗過多之外,兒童出現盜汗的情況,最常見的原因是佝僂病,即由於維生素D攝入不足,導致鈣吸收不良出現的一系列症狀。有些寶寶可能已經按時補充了維生素D,但是忽略了飲食中鈣的攝入,鈣的吸收和利用仍舊是不理想的,這時兒童也容易出現盜汗的情況。
另外,患有結核病的時候,或者因為某些疾病導致寶寶出現體質相對虛弱的時候,也是容易出現盜汗的。如果是真的盜汗,又有消瘦丶低熱等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排除其它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