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籟人2
-
2 # 鍾馗來了
其實我覺得全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相對於廣袤無垠的宇宙是十分原始落後的,連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上的很多方面的認識都還十分欠缺,就去研究什麼宇宙的這啊那的確實有好高婺遠之嫌,但另一方面也確實覺得我們人類有遠大的理想也是件好事,值得鼓勵。所以我的態度是:象對待轉基因一樣,積極研究,慎重推廣!因為一知半解的暫時性的結論就推廣的話會引起認識混亂,到了真正的成熟的結論推出時又要浪費精力糾正。最著名的就是歷史上的地心說,還有女人的裹小腳!!!
-
3 # 天高兮雲淡
中學物理課本就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一個光子可以分解成一對正負電子。這不是能量產生物質嗎?其實能量和物質在不斷的時時刻刻的相互轉變,因為生活中,這種轉變造成的質量差別幾乎忽略不計,難以測量而已。而我們人類在這種巨大轉變中,顯得力不從心,就把質子加速到亞光速狀態,就需要消耗巨大能量。
-
4 # 我都唔明點解
沒有能量就沒有所謂的大爆炸,而恆星的大爆炸,就等於打了個噴嚏而已,並非毀滅,但會噴灑巨量的粒子和高能射線,這些粒子和射線就會利用爆炸環境,自行在空間形成物質。另外,人類也掌握了利用能量去製造物質。
-
5 # mcz107436431
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宇宙大爆炸中產生的。
我們所在的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這個奇點就是一個體積極小(但有一定的體積)質量極大(但有一定的質量)的一個質點。這個奇點內就包含了我們當前宇宙中的所有物質。根據E=mc^2,任何質量為m的物體,內部都隱藏著mC^2焦耳的能量,
由此可見,這個奇點的質量極大,因而能量也極大,一定條件會發生大爆炸而產生新的宇宙。
-
6 # 海螺008
能量可以產生物質
能量可以轉變成物質,物質可以轉變成能量。這個在著名的質能方程裡,說明了質能統一本質。質能轉換在粒子加速器裡經常發生的現象,在我們身邊日常生活裡很難發現。
如果正反粒子相遇,兩顆有質量的粒子消失轉變為高能量光子。同樣,光子在能量場裡也可以轉變為正反粒子,光子消失,質量產生。
題主想追問:能量怎麼轉變成物質的?
一個γ射線光子,當能量超過2個電子質量時,它撞到原子核時,可能(有一定機率)轉變成一對正負電子,光子消失。這在雲室裡可以看到磁場背景下對稱的軌跡。
質能客觀存在質量就是能量,能量也是質量。按照今天的科學理論,質量-能量應該聯合起來看待,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變成質能守恆。那麼質能,就是宇宙的客觀存在了,它在整體上看,不會誕生也不會消失。
所以,宇宙大爆炸也不是產生了質量,只是在爆炸後,質能在不斷轉變。而且,我們今天的大爆炸理論推測,只能勉強追溯到大爆炸發生後10^-43秒,並不能追溯到大爆炸的起點。
用哲學一點的觀點看,宇宙大爆炸時的奇點,就擁有了今天宇宙全部的質量和能量。那個奇點在大爆炸發生之前,也不會是憑空誕生的,但是我們的大爆炸理論不能研究時間起點和起點之前。
大爆炸的起因並不清楚大爆炸理論已經有了很多信徒,今天也依然有人懷疑。大爆炸理論,描述了大爆炸發生後的宇宙時刻表,從最早的10^-43秒開始,到137億年的今天,並推測以後的發展。
大爆炸理論有很多證據,至少在宇宙誕生38萬年以後的時刻表都是可信的,因為這時光子開始在宇宙中穿行,誕生了今天的微波背景輻射。
從這個時刻往前推測,越靠近時間起點,推測的成分越多,可信度越低。最後只能勉強推測到10^-43秒,因為10^-43秒是時間的最小單位,即1個時子。
我們的理論,包括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理論,都是研究今天的宇宙的理論,而大爆炸時刻,則對我們來說是極端的物理條件,我們根本沒有對應的理論準備。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對宇宙誕生後的發展歷程假說,這個理論當然也就不能解釋大爆炸之前。
那麼就大膽提出新假說吧!
於是有人認為,我們宇宙之上有個母宇宙,母宇宙中有很多子宇宙,我們的宇宙只是其中之一。母宇宙的一次偶然事件,比如兩顆類似黑洞一樣的天體相撞融合成一個大黑洞。但這個大黑洞內部則顯示出一種白洞的現象,就是宇宙大爆炸。
當然你還能找到其他腦洞大開的假說。現在物理學界可能更多地把希望寄託在超弦理論上,用弦論找找到物質或能量的本源,找到量子背後的實質。
回覆列表
意識是潛動力,暗物質,是能源和資訊的統一組織,領導機關,意識的牽動力是引發天體自形產生,引導天體自行運動,安全轉移與靜止動化的兩個動力機械組織與宇宙萬物的動力聯絡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