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維魔咒
-
2 # 產科李醫生
當然有權利
我的觀點就是醫院不是服務機構,醫生也不是服務員,醫生提供“醫療服務”這項說法並不合理。
服務的前提是滿意,但是醫療的本身並不是單純的讓患者滿意這麼簡單,因為醫療的過程是痛苦的,小到抽血大到手術,都是讓人不愉快的體驗,所以醫院裡永遠不會給你在電影院、飯店、賓館、度假區那樣的快樂體驗。醫院是個充斥著痛苦、糾結、矛盾、憤怒的地方,可以說毫無快樂可言。
所以我贊同的是醫生提供的是“醫療建議”既然是建議,那患者就有聽從的權利,自然也就有拒絕的權利。
比如一個患者自認為是感冒,去醫院檢查,醫生開了500多元的檢查,患者覺得不該花這麼多錢,就可以拒絕檢查,沒有任何人可以強制。所以治療不治療,聽從不聽從完全是患者的自由。但與此同時患者本事也是存在風險的,拒絕檢查的後果就是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誤加重,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患者自身。
既然患者有拒絕檢查和治療的權利,當然更有選擇醫生和醫院的權利。例如患者不信任目前的醫生,或者對就診的醫院水平表示質疑,隨時有更換醫生和出院轉院的權利,這是患者的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只有兩種情況,醫院和醫生是有強制患者治療和限制自由的權利的,那就是患者有“甲類傳染病”或不能控制自身行為的精神疾病。除此之外,患者有選擇醫院醫生以及治療不治療的權利。
有。問題是要有醫生可以更換。
不要說任意更換醫生,就是更換醫院,出國求醫都不在話下。只要你有錢,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或者某些背景。如果沒有錢,沒有啥背景,還是不要瞎折騰了,對自己不好。
而,現在不缺醫生,更不缺主治醫師。這種情況只在牆上,崗位照片裡你喜歡哪一位只管點。
有些醫院花點錢和名牌大學附屬醫院綜合大型醫院合作,然後搞了個聯合特色專科。把對方“支援專家”的崗位照片全部移植過來,壯壯“牆”氣。專家據說一個月半年就來那麼一兩回,估計想等也不一定等得來呢。
有些崗位照片複製貼上,使用分身術。一名醫生同時在幾個科室出現。比一個科室一個主任一個副主任有人氣些。一個科室一名醫生是最精簡的配置,光桿司令還領一兵。
現在分科更細,人員稀缺依然困境。住院指定某醫生看病有些不現實,門診“專家”專科是必須的,不致於牙痛找痔瘡科,都知道精準治療。但牙科醫生和痔瘡科醫生各自擅長的領域不同,瞎選也不妥。
幾十年前就有病人可以任意選醫生的政策,遇上沒有醫生根本不能選的問題。呼吸科住著住著,看看肛腸科醫生很好,想去肛腸科住?疾病對不上啊,同樣是臨床,醫生不允許超範圍執業的。
現在一名醫生面對太多病人及其親屬,住院醫生也疲於收治病人,只要有病床位。住院病人作為醫院一般都是醫護人員團隊協作,共同治療抵抗各種疾病。
至於為什麼醫護人員稀缺,尤其是醫生。醫療環境惡劣,醫生成為高危職業,好多放棄臨床第一線,改從事行政後期工作,名義上還算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