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扣扣小

    首先我自己就是位寶媽,我家寶寶一歲半斷的奶,斷奶之路非常的艱辛。首先是寶寶這關,如果下決心要斷奶,就一定要斷徹底,斷乾淨,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投降,這樣的話後期再斷奶的話會非常辛苦的,大人孩子都挺受罪的。還有就是寶媽要承受斷奶時漲奶的難受過程,非常的痛苦,動都不敢動,晚上睡覺也要特別注意,用大麥芽熬水喝有回奶的功效,要不然中藥房有專門熬製好的回奶中藥,可以買幾副回來喝,一般情況炸兩天就有效果了。當了媽的人都非常的勇敢,相信你也可以做到的,加油!

  • 2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寶寶斷奶艱難?教媽媽幾種方法,給娃科學、輕鬆、快速斷奶

    聽蟈蟈媽媽說:“孩子1歲多了,想給娃兒斷奶。可是,給孩子斷奶期間,一方面,自己漲奶漲得疼得受不了;另一方面娃一到時間,就朝著自己喊咪咪,我躲進房間裡把門關上,娃就趴在門上哭。”

    真是即漲奶難受,又心疼娃哭著要奶喝。斷個奶怎麼這麼難啊?

    給娃斷奶,是每位母乳餵養媽媽必須要做的。有的寶寶沒哭沒鬧自然離乳;有的寶寶哭幾天,就斷奶成功了;還有的寶寶斷了好幾次,沒斷成還感冒了。

    這其中的差別在哪兒?為何斷奶有難有易?本文從斷奶會產生的相關問題上,幫助爸媽關鍵掌握幾種方法,給娃科學、輕鬆、快速斷奶。

    1、斷奶導致媽媽乳房疼痛

    給娃斷奶的時候,媽媽產出的奶水不能給娃吃,容易漲奶、堵奶,導致乳房疼痛。因此,對於奶水多的媽媽,漲奶要學會自己用手擠,或者用吸奶器抽出適量奶水;堵奶造成乳房有硬塊,要找專業催乳師按摩乳房。以此來緩解疼痛,等待回奶。

    2、斷奶引發寶寶情緒焦慮

    母乳與孩子的吃、睡以及心理狀況等息息相關。突然斷奶,對寶寶而言,不僅是斷了口糧,更是被硬生生地改變生活方式和習慣,自然容易出現身體上的不適應和心理上的落差,從而引發焦慮。

    所以,媽媽給娃斷奶,得循序漸進地來,不建議直接採用母子隔離的“粗暴式”斷奶,或者給乳頭塗上辣椒水等刺激物的“酷刑式”斷奶方式。

    3、斷奶導致寶寶情感缺失

    媽媽拒絕給寶寶母乳,容易讓寶寶不安,產生“媽媽不愛我”的錯覺。

    此時,媽媽要做的就是補足情感依戀。特別在寶寶哭鬧時,媽媽最好陪在他身邊,嘗試解釋斷奶這件事,並輕拍安撫其不安情緒,讓寶寶知道斷奶後,媽媽也是愛他的。

    同時也要讓爸爸或奶奶多陪伴寶寶玩,轉移寶寶想吃奶水的注意力,讓寶寶仍然有情感滿足感。

    4、斷奶導致寶寶營養失調

    斷奶太早,寶寶消化功能不足;斷奶太晚,奶水質量下降,這都容易引起寶寶營養不良。所以什麼時候給娃斷奶很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6個月,母乳可持續2年及以上。一般媽媽可在寶寶10個月至1歲左右斷奶,並選擇在春季斷奶比較容易。

    講了4點寶寶斷奶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那麼具體該怎麼給娃斷奶呢?建議媽媽遵循這幾點。

    首先,媽媽要放好心態。

    媽媽要知道,給娃斷奶是必然的,是為了有更好的精力照顧寶寶。雖然有諸多不忍心,但只能堅持而溫柔的實行,重要的是不要遺漏讓寶寶感受到家人的關愛。

    其次,讓寶寶嘗試其他吃法。

    用小勺給寶寶喂輔食,奶瓶給寶寶餵奶粉,吸管給寶寶喂牛奶等方式,讓寶寶逐漸淡忘媽媽的乳頭,不再像從前那樣迫不及待地需要。以便寶寶斷奶後依然願意攝入充足的營養。

    然後,建議先斷白天再斷夜間。

    因為寶寶早晨和夜間對媽媽的依戀比較大,需要從吃奶中得到慰藉。所以,斷奶最好從白天的幾頓奶中開始減,再慢慢停止夜間餵奶,直至過渡到完全斷奶。以此來減少寶寶的情緒焦慮。

    最後,遵循“此消彼長”原則。

    “此消彼長”即給寶寶減掉一頓奶後,輔食量應相應增大。如果過一週左右,寶寶的消化和吸收情況正常,再減去一頓奶,並加大輔食量,依次逐漸減奶,來保證寶寶健康發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借東風有什麼科學依據嗎?